APP下载

红船,在这里启航

2021-08-30晨光

时代报告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

晨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这本杂志更名为《新青年》,鼓吹新思想、新文化、启发新觉悟、造就新青年的宗旨一目了然。

新文化运动能够蔚成风气,还得益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教育改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提倡新文化的新派人物执教北大,培育了北大的一代新风。《新青年》杂志也由上海迁到北京。自此,新文化运动迅猛发展起来。

新文化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文学革命”,其意义并非仅限于文学方面。如果没有白话文的流行,外国的新概念、新思想便无法比较准确地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并为国人所理解。革新思想与革新文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新文化运动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启蒙运动。

1919年初举行的巴黎和会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先进分子的“猛醒”,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明显动向是转向社会主义。相当一部分人在批判封建主义的同时,也怀疑甚至放弃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李大钊是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第一人。1919年秋季他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表明他已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在新旧思潮交锋的漩涡中逐渐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和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也转变成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据统计,当时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开始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心声。

经过辛亥革命后10年的积淀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在中国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政党的条件逐渐形成。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为书记。该组织成立后即通过写信联系、派人指导或具体组织等方式,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1920年10月,北京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最初成员只有李大钊、张申府和张国焘三人,以后又陆续发展了一些党员。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以及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两项工作。

一项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1920年9月,上海的共产党组织将《新青年》改为党的公开理论刊物,又创办半公开的刊物《共产党》,并出版了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译本。

另一项是开展工人运动。这时,中国产业工人的数量已达到200万左右。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出版工人刊物,利用“提倡平民教育”的合法名义创办各种劳动补习学校,以通俗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经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联系,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在兴业路7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召开。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这次大会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在社会上没有引起任何注意;但从这时起,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革命者爱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关怀青年的李大钊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李大钊资助北大贫困生
HOW TO REANIMATE 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