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1-08-30张慧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语文过程课堂

张慧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学的主体地位属于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26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学生能够接触到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倘若教师未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就不容易注意到学生对语文科目是否存在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把握学情。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未来社会的主流教育需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陈旧,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学科近年来不断受到社会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社会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被动接受来自教师或课本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教学观念做出调整,摒弃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实施正确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分数成为判断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分数高低的过分执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唯分数”论致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在学习过程中过于的劳累,学习效果差强人意,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巨大打击。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学生难以主动地开展学习,建设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自然也变成了一纸空谈。

2.教学内容单一,教师缺乏拓展性意识和思维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也十分旺盛,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开展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课本知识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教师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上,那么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另外,语文是一门需要知识积累的学科,只有足够的阅读量才能确保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顺利展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提升知识储备量。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活动拘泥于课本,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限制。教师应当拥有拓展性的教学意识和思维,在讲解课本知识时进行伸展和衍生,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内容。

三、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

1.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课堂。教师应当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

为了确保语文教育在小学课堂中顺利开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校方应当积极开展语文学科竞赛活动,例如写作、阅读、综合知识竞赛等,让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对语文学科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语文知识,培育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充分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还应当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工作,合理应用课前时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个人心得,使课堂导入变得更加顺利。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能对学生的大致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学生的不足之处,明确教学方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营造情感教学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是一个难点。老师可以采用情感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语文教师在教授一篇新课文的时候,可以向同学们简要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十分的强烈的,只有当他们对一个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去自觉主动地学习。

小学生一般都比较贪玩,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有时候教师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体会这个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建构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

3.更新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构建高效学习课堂的认知产生偏差,与新《课标》的指导意见大相径庭,部分教师认为,只要降低课堂中理论知识讲授的比例,就是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了。这样的错误认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严重的影响,和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背道而驰。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极为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有足够引导,否则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涣散、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不良教育现象。高效语文学习课堂特别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开展教学,在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制定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

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意与学生的相处模式,改变以往高姿态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领悟到语文学科的魅力。

4.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评价考察,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并提出建议。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明确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针对学生的性格等个性化需求,做出更加优质的教学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当一视同仁,对优等生和后进生不应存有心理上和态度上重视程度的偏差,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现有的教师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例如,在课堂教学后,教师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让学生对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后还应当及时进行随堂检测,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做出指导,便于学生及时改正。

综上所述,建设小学语文高效性课堂,既离不开教师的付出,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永亮《从符号到意义:课堂知识教学的本性回归》,《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28期。

[2] 李宁全《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分析研究》,《长江丛刊》2018年第29期。

[3] 陈璐蓉《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中华少年》2018年第25期。

[4] 卢明端《会阅读深意,得语文要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年第7期。

[5] 屈秀琦《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的探究》,《作文成功之路》2018年第2期。

(張慧,1987年生,女,甘肃庆阳人,汉族,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过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