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
2021-08-30芦学枝
摘 要:在当前的教学教育过程中,随着我国教学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意识到灵活变通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养成正确学习习惯,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向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更加离不开分类指导教育。本文主要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分类指导 创新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13
大多数的小学生正处于心智不断成熟的阶段。对于他们的教育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正是在这一因素的驱动之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顺应教学潮流的影响中,越来越注重站在学生的学习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开发出分类指导教学这一优质的教学方式,并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目前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现状分析
1.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生缺少积极态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前教学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学生启蒙时期的小学教育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中。这也就导致了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过程中,许多任课教师只是单纯以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安排和计划的唯一准则。对于探索新鲜事物兴趣强烈的小学生而言,长时间处于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只会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于写作的学习态度越来越消极。
2.学生的课堂地位没有得到凸显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事者开始逐渐意识到学生才应当是课堂的真正主体。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一直奉行“以师为本”的教学宗旨,因此也就间接导致即使在目前的新课程理念驱动之下,大部分小学教师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涉学生的学习思维。小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地位,从而越来越难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小学生学习压力过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强度,高压力”逐渐成为当前社会中的热词。也是在这种社会主流风气的影响之下,在我国现今的教学体制中,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往往都十分复杂且繁重。但是,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无法承受过高的学习压力。如果此时任课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只是一味注重对学生进行“一股脑”的知识传授,却并不重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则会使得小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对小学语文中的作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二、对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
1.以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提高分类指导教学的效率
古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的日常语文学习而言,从他们的学习特征出发,其实不难发现他们在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时总会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当授课教师在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之时,不妨以此为入手点,进而在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课堂创新。
例如,在五年级第一单元的习作练习过程中,从作文的主题“我们,长大了”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写人为主的作文练习。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可以让同学们在正式动笔写作之前,先在班级进行一场限时为15分钟左右的介绍环节,并积极鼓励学生以自身或者要好的同学作为介绍的主体,向其他同学和老师阐述其自己所介绍的对象的特征。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小学生对于写作学习的浓厚兴趣,然后再由老师进行人物写作特点的补充,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效率。
2.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推进中,肯定学生的课堂地位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作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缺少主动学习的习惯。所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的教师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师而言,就更加需要他们适应新的教学趋势,继而在课堂授课当中,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当老师在进行读后感类的作文指导教学时,可以用学生学习过的“草船借箭”作为教学案例,带领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回顾,并在回顾的过程中对其中的经典之处如“孔明借东风的过程”进行详细赏析,从而引导学生记录文中的细节,为后续的写作积累材料。然后教师趁热打铁,为学生布置“读后感”的写作练习。从而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之下,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3.优化备课环节,丰富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我国已经逐步进入科技大国的行列当中。也正是在这一因素的驱动之下,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当教师在对作文分类指教学进行相关备课时,应该充分利用当前便利的教学设备,丰富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环节。
以教材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写作教学为例,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来看,许多学生往往并没有机会去见识和领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指导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类的作文创作,老师可以在课前备课时,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从而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原来传统教学中没有的环节,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4.通过小组合作,提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整体水平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不够的,而团队的力量通常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启蒙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就更加需要相关教师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团队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例如,当学生学习半命题作文时,老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为每一个小组安排最适合的半命题作文题目,并通过进一步的举例指导,帮助学生对半命题作文有初步认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任务的讨论和完成。并由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展示每个小组的写作成果,让大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优秀的文章进行展览。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团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小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环节,从而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素质,推动和促进我国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敏《解析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创新策略》,《好家长》2019年第12期。
[2] 薛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实施与创新》,《作文成功之路》2017年第5期。
[3] 徐鸿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6期。
[4] 杜波波《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祖国》2017年第2期。
(芦学枝,1972年生,女,山东淄博木李镇赵安村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