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塆管家”集结,向“最后一百米”挺进

2021-08-30欧阳吟子李欢

党员生活·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红房子黄冈老屋

欧阳吟子 李欢

为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今年以来,黄冈市委组织部探索加强塆组党建,充分发挥“塆管家”作用,着力打通党建引领现代乡村治理的“最后一百米”。

塆组有了“红星之家”

走进浠水县绿杨乡绿杨桥村谢老屋塆,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眼前的谢老屋塆,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一片整洁的休闲广場格外醒目。

可是5个多月前,这里还是村民口中的“脏乱差”塆。而改变则源于一座“红房子”。

今年3月,绿杨桥村谢老屋塆党小组进行了重组,村党支部书记谢先宝任党小组长,塆里7名党员为成员。党员程莲生主动把自家闲置的红砖房捐出来,作为党小组的活动场所。由于这座“红房子”建于改革开放初期,谢老屋塆党小组便被称为了“春风党小组”。

恰如其名,“春风党小组”为塆里带来了一股春风。小组党员们决定从群众反映迫切的环境问题开始干起,将村民呼声最高的的塆落改造要求申报到上级党组织。

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6月1日,谢老屋塆环境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短短10天,700米道路拼宽、硬化、刷黑,绿化、亮化、美化一气呵成。

71岁的老人谢正安看到塆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每天自发地维护塆组环境。有人乱扔烟头,他主动上前制止。党员吴毛毛主动到镇上学习广场舞,回来教塆里乡亲们一起跳。她说:“现在塆里环境好了,我想着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带着大家一块跳跳舞。大家生活变舒服了,矛盾也少了。”

“红房子”不仅是党小组活动阵地,还成了党群连心室和快递代收点。以前,村民取快递要到两三公里外的镇上。现在,快递由塆里党员集中取回“红房子”集散,村民们取快递再也不用出塆子了。

眼下,更多的“红房子”正在黄冈涌现。黄冈市委组织部加快建设“行政村党组织—塆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同时,在有条件的塆组建立“红星之家”,为塆组党组织提供必要阵地,真正把乡村治理体系延伸到塆组这个“神经末梢”。

党员家门口亮身份

麻城市郝铺社区的铁牛小区,是由附近5个小区合并而成。名为小区,实则仍属塆组。2020年以前,这里由街道和村里共同管辖,管理主体不清晰,群众办事难,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

2020年12月,铁牛小区成立了综合党支部,韩启福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月党支部就向小区居民提出了禁鞭、禁止乱停乱放、爱护环境等九条倡议,小区党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遇到居民家有红白喜事,包户党员就主动前去宣讲倡议精神,引导居民自觉禁鞭。半夜有人打牌扰民,居民们直接找包户党员上门协调。“自从有了这个党支部,党员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都成了小区名副其实的‘管家。”韩启福说。

胡应文是小区党支部支委,在一次外出学习无烟灶台改造时,他看到别的社区改造后“干净得烟头都不好意思扔”,感慨万千。回来后,他不仅主动拆除自家灶台改造为无烟灶台,还联系自己包户的居民,上门给他们做思想动员。有党员中心户带头,小区无烟灶台改造工作完成得很顺利。

“小区现在变化很大,居民们从看着党员干到跟着党员干,这其中,党员中心户发挥了重要作用。”郝铺社区党支部书记郝碧文说。

在黄冈市推进党建进塆组过程中,凡有正式党员的家庭,均在房屋门前显眼位置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标牌内容不仅涵盖着党员基本信息、联系方式,还包含着每名党员公开承诺事项等内容。

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4组村民周红英,通过网络直播出售传统手工艺品,是一位有着 10万粉丝的“网红”。如今,她多了一个身份——堰头垸村第二党小组党员中心户。

作为“党员中心户”,周红英自觉多了一份责任。了解到村里留守妇女有就业需求,她利用自己做电商的经验,带领着50多名留守妇女在直播平台卖起了当地土特产。

周红英的联系户周想荣,如今也学会了接单、发货,生意好时最多一天出货1000单。联系户陶小燕现在干起直播出镜游刃有余,田间、大棚……哪儿都是直播间。去年,堰头垸村的土货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一举跻身麻城“网红直播第一村”。

党员中心户的带动,激活了塆组“一池春水”。党员面向群众的零距离联系、心贴心交流、实打实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

“四型塆组”图景正铺开

端午节一大早,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大黄格湾“老人食堂”的厨房里格外忙碌,大伙儿把火的把火、切菜的切菜、掌勺的掌勺。老人们早早来到食堂,各自落座,一边闲聊,一边等着开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柏林寺村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多,老人吃饭成为难题。于是村理事会将一间闲置房建成了老年人共享食堂,发动村民们捐钱捐菜、轮流做饭。食堂里还设立了亲人视频角,方便老年人与在外子女沟通。

“老人食堂不单单是吃饭的地方,更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幸福之家。有很多老年人自发到这里来,自己带米带油,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则捐钱捐物。大伙儿都积极参与,把这个共享食堂办好,让老人在塆里感受到幸福。”柏林寺村理事会理事长黄忠红说。

以大黄格湾“老人食堂”为缩影,塆组作为乡村基层治理单元的活力在黄冈日益彰显。眼下,黄冈市委正持续开展文明塆组、和谐塆组、宜居塆组、幸福塆组的“四型塆组”创建,以期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活力,全面提升塆组的服务力。

垃圾治理问题一直是罗田县胜利镇大竹园村夏家湾的难题。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老大难”塆。

今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在塆里成立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由塆组党员分别包保一个责任路段,负责日常环境卫生。同时,塆里还成立了垃圾分类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进行垃圾治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党员和村民的共同参与下,夏家湾的垃圾治理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眼下的夏家湾,开门见绿,出门即景,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夏家湾的嬗变,是塆组党员带头引领自治的生动图景。在黄冈,党组织征召的号角已吹响,“塆管家”涌现集结,正向着连通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全力挺进。

猜你喜欢

红房子黄冈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保卫红房子
不倒的老屋
“黄冈密卷”:教辅材料“造神”的不良示范
《黄冈密卷》究竟从何而来
该写句号了
老屋
驰名中外的上海红房子西菜馆
能文能武,必须骄傲 好斗的黄冈人
黄冈电信中兴固网软交换SS设备1:0容灾机制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