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混合教学模式在农业高校 俄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30张雪萍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

张雪萍

摘 要:俄语语法是俄语学习的必修课程,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俄语语法学习和掌握能力并不理想,这就使得高校俄语语法教学质量并不给力。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农业高校学生的俄语掌握能力和俄语实际应用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农业高校俄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以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为例,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对其应用于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的作用作了分析,提出混合教学模式在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为提高农业高校俄语掌握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

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各国之间关系愈发密切,混合教学模式已成功步入高校俄语教学。混合教学模式借鉴传统教学方式,优化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俄语的效果,逐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学俄语教学更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翻译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高校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混合教学模式内涵

经济全球化及中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混合教学模式获得教育界广泛认可,将传统教学优势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探讨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作为新颖的教学理念,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引导和启发学生,还能够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以及学习主动性。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混合学习,也就是选择在合适时间下利用合适的学习技术为合适的人提供更合适的学习风格,优化技能,提供对应学习目标的学业成就。混合学习实际上就是整合了传统面对面课堂与数字化学习。传统课堂优势在于发挥教师课堂主导作用,学生在集体学习氛围下效率更高,情感交流更便捷,但無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资源严重受限,对教师的个体行为依赖性较强。网络学习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核心作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多向交流,资源丰富,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更加灵活,有利于开展个别化学习,但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作用,并且明显受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网络交互限制。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中的混合实际上就是教师课堂和资源课堂的混合,借助一定方法与手段将两种课堂有机结合,对于不同问题与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借助不同媒体和信息的传递方式来解决问题,旨在通过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益。

二、混合教学模式在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一)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中,旨在培养农业高校学生的阅读能力。农业高校在传统俄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在班级内统一授课,学生俄语成绩不统一。在成绩不统一情况下,一部分学生很难掌握大学俄语语法,这就为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将教师课堂与资源课堂相融合,结合俄语不同层次分配,着重培养农业高校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俄语语法,并提升高校教师的俄语语法教学水平。

(二)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过程中,通过语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农业高校学生的交际能力。根据传统教学优势,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结合生活实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俄语语法,培养高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三)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农业高校在俄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但俄语翻译大多较为困难,农业高校学生需要从两个语种内翻译更加合适的语言,优化和创作语言。传统教学过程中,高校农业俄语语法教学并没有合适教材,这就使得农业高校学生缺乏俄语和汉语翻译的技巧。很多农业高校学生无法理解俄语,不具备将俄语翻译为汉语的能力。因而,为了有效弥补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可以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培养农业高校学生的俄语翻译能力,让他们理解农业高校的俄语翻译知识。

三、混合教学模式在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教师课堂教学手段

农业高校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解细化俄语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教师作为指导,在课堂上发挥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与引导者的作用,利用情景环境、会话环境、协作环境等,激发农业高校学生的首创精神、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促使农业高校学生更有效构建知识框架。在俄语语法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归纳法,让学生先了解含有某一项语法规则的语言材料,根据俄语教师的启发诱导,观察、分析和归纳材料特点,对语法规则进行总结,利用语法规则融入语言实践,实现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应用归纳法时,第一,创设情境,在情境氛围下提出语法例句。第二,在情景内接触、体会、观察与理解例句。第三,教师启发与诱导下,学生可自主分析例句。第四,教师根据学生总结给予评价与补充。第五,引导学生利用语法规则练习,对学生语法规则掌握情况进行检查。例如,在俄语语法“形容词比较级”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学习情境,诸如课件里展示两个西瓜图片,两个西瓜大小、花纹不一,那么教师可提出疑问“这个西瓜比那个大”。借助实物来创设情境,教师还可选择班级内高矮不一的两个人,教师可提出例句“李同学比张同学高半头”。在教师反复举例后,农业高校学生经过看与听对形容词比较级语法规则进行总结,这样俄语语法掌握更加容易。高校学生在掌握了语法规则后,可在课后进行语法练习,最终习得语法知识。从目前来看,归纳法在俄语语法教学中备受高校俄语教师的青睐。为了更好地归纳俄语语法知识,俄语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创设俄语学习情境,启发和诱导学生,让他们借助俄语情境细细体会和观察,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俄语语法例句,最终对俄语语法规则进行总结。

(二)资源课堂教学手段

资源课堂中,高校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借助网络平台学习俄语语法。在学习过程中,若是出现疑问,那么可借助微信、QQ、钉钉、飞书等形式与俄语教师、外教等在线交流。为了提升所学知识自我检测效率,学生可借助网络自我测试系统开展测试。为更好拓展高校学生俄语知识面,农业高校可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搭建院校网络资源平台,专门开设俄语新闻板块、俄语电影板块以及俄语歌曲板块等,提供给高校学生日常使用。学生可根据需求随时下载,不断丰富高校的课余生活,强化高校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尽可能弥补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监控农业高校学生的网络平台利用效果,网络平台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学生的使用情况记录,其中包含上下线时间记录、使用板块记录等。为检测高校学生资源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通过课堂限时测、口试等方式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点掌握情况。为了让高校学生更加及时复习所学俄语语法知识,网络平台还可以专门设置文件分享板块,供学生随时下载。高校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开展课余时间的网络自学,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有效弥补课堂学习时间不足与学习空间受到的限制,培养高校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结 语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农业高校俄语教学,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还拓展了俄语语法教学空间,提升了高校学生俄语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混合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教学模式优势,取长补短,经过探索激发高校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经过研究和优化,丰富混合教学模式实践,为未来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提供全新思路,为农业高校俄语语法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因而农业高校俄语教师需要重视混合教学模式,深入探讨分析,将混合教学模式更好地应用于俄语语法教学,切实提升农业高校学生俄语学习能力和俄语掌握能力,切实提升农业高校俄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薇,陈思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俄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22(05):46-50+71.

[2]阳会兵.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应用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1):130-133+144.

(作者系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
探讨校内SPOC教学平台的功能与实现
MOOC在地方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
翻转课堂在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索
贫困地区高校中计算机课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