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导入,让理想在语文课堂放飞
2021-08-30马敏丽
马敏丽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为今后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对小学生来说,这是尤为重要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需要在课堂开始的瞬间就抓住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这一方面来讲,良好的新课导入方式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还可以使学生更加专注的听课,激发学习热情,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导”说得最为切中:“‘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课前导入的时间不要过长,2~3分钟刚好。导入要简洁,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那么怎样的导入更有效,更节约时间呢?通过反复实践研究、修正和认真总结提炼,我探索出了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技巧最行之有效的“六法”。
一、猜谜导入,走入新课
简短、精炼的导入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关于导入,不见得谈话越多效果就越好,反而是讲得越多,学生越感到云里雾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有效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我就利用了与花生相关的谜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学生在互相探讨的同时,也更加迫切地想知道文章到底讲了什么,跟花生有什么关系。于是,我接着说:“有一位作家,他竟然用‘落花生作为笔名,你知道他是谁吗?比比看谁的学问大?”“他为什么要以‘落花生为笔名?”“这花生有什么特点?”自然也成了本节课探究的起点。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也激发了他们在课下想读书、多读书的浓厚氛围。因为,课堂上的这一“比”,着实比出了差距,比出了竞争。这样的教学导入方式,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你一言我一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完成了学习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高质量的教学。
二、巧设悬念,带入新课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意思是读书、做学问要勇于发现问题,学习中要不断提出疑问,带着疑问去学。悬念可以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本身好奇心就很强,对未知和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在进行新课导入时,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富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可以有效的启其心扉,促其思维。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和字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处世智慧,也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上关于和的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那将指的是谁?相又指的是谁呢?哪个故事写的是他们的和?哪个故事写的又是他们的不和呢?”通过这样巧设悬疑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其对新课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提供契机。再如,在导入五年级下册《清贫》一课时,我是这样说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位英雄的狱中之作——《清贫》,根据你的积累,说说你对‘清贫的理解。”没想到,这个问题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好回答。因为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我只是引导学生从字面意思上去体会。那么,具体文中是怎么理解的呢?接下来,我又让学生一起阅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感悟“清贫”就是洁白朴素的生活,全文围绕这一中心句展开教学,提纲挈领,层次清楚。
三、故事导入,引入新课
小学生爱听故事,故事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丰富的语感,还有助于他们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解了它是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三分天下,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刘备联合抵抗曹操的时候发生的。诸葛亮没费一兵一卒,三天之内就“造”好了十万支箭。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领略一下军事家的神机妙算。这样的导入,不仅能够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课堂,也能够使学生对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多一份崇拜与敬畏。
四、游戏导入,投入新课
小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新课导入中适当创设一些游戏内容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比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接着,我拿出了两组扑克牌,一组数字3、5、8;另一组4、6、9;我随即讲了一下游戏规则:每组一个人各出一张牌,比谁的数字大,三局两胜,看谁先取胜。然后,叫一名学生选择了一组牌4、6、9,我选择了剩下的那一组。最后,我和学生当场演示,当学生出6,我出8,我胜;学生出4,我出5,我胜;学生出9,我出3,这局我输;但最后的结果是我大获全胜,全班学生目瞪口呆。在这种情况下,我接着说:“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就可以转败为胜。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看看田忌在赛马场上是如何转败为胜的。”这种利用游戏导入新课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里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五、情境导入,深入新课
小学生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教师在教新课时可以通过给学生观看图片、播放音频等媒介,使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其营造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主题,形象、直观的图片、音频等也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与愿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更深入地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一诗时,我一开始就将边塞恶劣环境的图片展示了四五张,使学生带着和边关将士一样受命于危难的复杂心情,领悟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决心。又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军神》时,我用多媒体播放的是红军严守阵地的艰难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将军身先士卒、身负重伤。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去课文中感受將军“为什么堪称‘军神?”。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六、激情导入,进入新课
课堂的有效引导,最为重要的就是激情。想要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首先要自己感动自己,融合情感,这样才能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教师在语文课中,一定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自己”,陪伴着学生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作为孩子学习的引导者,我真切地感受到要让孩子感悟,就先得自己感悟;要让孩子感动,就先要让自己感动。用激情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因此,在讲授《慈母情深》一课时,我用了两种方法导入:一种是以汪国真的诗《母亲》进行导入,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同学们,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学生有感而发,在说自己感受的同时,联系实际畅谈母亲对自己的爱。说到这里触碰了我的泪点,也谈及了母亲与我的往事。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的教学:作家梁晓声的母亲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走进《慈母情深》。第二种方法就是用学生学过的、耳熟能详的诗《游子吟》导入,我指名让学生背诵。另外,让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学生在这一节课中,慢读细品静静地思索,无疑是一次别样的体验。当我提到“那一刻,作者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时,我引导学生,“他心里有多少话要对母亲说,如果你是作者,请把他要说的补白在这里。”学生文思泉涌,感慨万千,有的说:“妈,我知道您的不容易了。”有的说:“妈,我要好好读书来报答你。”……如此,学生不仅学会了迁移运用,而且还让他们有了一次深切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导”无定法,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我们还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语言素养和敏捷的思维能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跟随我们的脚步去开启课堂的宝库,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放飞理想的乐园。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