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影响
2021-08-30李云鹏
李云鹏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弘扬文明乡风的作用,又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唯成绩论的现象司空见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忽略了孩子个人素养的培养,对孩子的创造能力及全面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
(一)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同样,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认知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家长的儿童发展观是指家长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认识;教育观是指家长自身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和自身能力的认识。这两种观念直接内化于家长的日常教育行为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影响最明显。
实际上,家长的教育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内部机制依次为引发内在需要—升华系统—感染系统—实践导向系统,只有确保这些机制的有序建立才能真正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二)乡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1.乡村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未成年缺乏理性认知和辨别能力,如果学校和家长的引导、教育出现了缺失,孩子就极容易向负面发展,导致各种问题少年的出现。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身体成长、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和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逐渐发生了变化。若较早地进入社会成为“廉价劳动力”,那么未来他们也只能从事一些相对基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这对他们的综合发展,以及今后的生活质量、幸福感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
2.乡村家长教育素养的现状
在长期与100位乡村家长沟通交流、跟踪调查孩子的教育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方法选择上,大部分农村家长极少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处理孩子的问题简单粗暴,他们忽略了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导致孩子出现了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不高、创造能力缺乏等问题。调查发现,农村家长认识不到自身教育素养对孩子的影响,只是关注学校能否承担起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尤其是在孩子品行和成绩的问题上,他们认为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唯一主体,而忽略自身的重要性。
二、家长教育观念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影响
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对研究数据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我们利用统一的测试题对两所农村乡镇小学的学生进行成绩测评,主要以学期结束时的考试成绩作为指标。研究中,我们将被试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的成绩合并为一个指标,用以体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是因为考试成绩具有客观性,能够量化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我们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两所小学1—4年级的100位学生家长,对其开展教育观念调研。再次,我们利用“创造力信念调研问卷”“小学生创造力评估测验”对选取的1—4年级100名学生进行评估。同时,为了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对小学生成绩及创造能力发展的影响,我们还以走访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一些研究资料,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家长教育观念对小学生成绩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针对“您认为孩子的成绩能决定一切”这个问题,回答不同意的家长占84.3%,比较同意的占9.2%,完全同意的占6.5%,這说明很多家长在潜意识里十分认同“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决定一切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对于“您认为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成绩与能力是否同等重要”的问题,持肯定态度的占64.5%,持否定态度的占35.5%,这说明在家长的教育认知里,成绩和能力基本是同等重要的,他们并不会刻意完全偏向某一方面的培养。但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大多数乡村家长过于看重可量化的学习成绩这种短期效益,往往会一味地要求孩子成绩的提升,过于看重成绩,将压力强加给孩子。
研究数据表明,唯成绩论的家长教育出的孩子成绩普遍处于中等水平,且学习灵活性、积极性不足。这是目前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矛盾现状,他们将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准确地应用于实际教育管理中。因此,只有家长真正地将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落实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才能真正促使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家长教育观念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针对问卷中“您认为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并不重要,是可以进行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回答不同意的家长占86.6%,回答比较同意的占7.5%,回答完全同意的占5.9%。横向对比后,我们发现家长还是比较认可孩子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对于“您认为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否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这个问题,持肯定回答的家长占73.6%,持否定回答的占26.4%。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已经认识到自身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是有决定性影响的。通过对家长教育理念的调查,我们发现家长理论上是不愿意“唯成绩论”的,但孩子每个阶段的评价方式都是以学习成绩呈现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得不把压力施加给孩子,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孩子文化课的辅导、督促上,这相应地就减少了孩子创造能力培养的时间。
调查数据表明,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创造能力培养的家长,教育的孩子普遍测试成绩较低,创造能力欠缺,思维过于固化,缺乏该年龄段应有的基本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孩子从被动地参加趣味活动,到主动发散思维深度思考、创新,这是创造能力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过程,需要家长循序渐进的引导。
三、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措施
(一)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作共同体
学校不是全部教育工作的唯一主体,成功的教育需要家校携手合作,家长与教师形成统一联盟。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学校,学校也不能忽视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而应与家长携手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教育成长。
(二)家长要提升自身素养,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
1.学校应该采用电话、网络、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定期将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汇报给家长,帮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动态的了解,以便家长及时调整教育方法。此外,家长要加强自身教育主体的作用,避免在孩子的教育中出现缺位现象。
2.学校应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切实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临其境地观察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与其他孩子相处的情况等,帮助家长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同龄人的差异,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3.学校也应树立优秀的家长典型,通过举办现身说法活动,让那些热爱教育、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家长,为其他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提供参考,使得其他家长的教育方式有据可依、有据可循,这对家长教育素养的整体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4.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教育素养讲座、论坛,为家长介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规律等专业知识,对家长进行系统、持续的指导,以此提升家长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帮助家长改变传统的经验式育儿方法,使家长形成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规范的教育行为,能够积极主动采用严谨、科学的方式教育子女。
总之,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落实,补齐乡村教育的短板,学校应该与家长携手合作,密切联系,共同助力孩子成长,尤其是家长要形成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进而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创造能力,激励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尉家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