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1-08-30温光辉
温光辉
网络为教育赋能,创新助推教育发展。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防止疫情扩散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少走动,宅在家里。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疫情,在抗疫的严峻时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坚守教育的根本,反思教育目的,把灾难当作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用心重新构建我们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防疫安全教育,有序、有效地组织语文线上教学。
一、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钉钉在线课堂是一个很好的网络教学平台,针对教学特点,其软件设计功能全面、简洁、应用方便。疫情导致开学延迟,但教育教学不可推迟。长期以来,我们对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习以为常,对手机在线教学比较陌生。我和同事讨论、交流后,通过仔细琢磨很快便掌握了钉钉在线课堂的操作步骤,利用钉钉在线课堂,为学生组织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讲座》《疫情期间情绪管理》《战“疫”好心态》等讲座。通过这些网课,让学生安心在家,重视线上教学,提前预习课文,自觉完成作业。
二、精心设计线上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是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线上教学有别于课堂上的面对面教学,除了教学方式不同之外,教学设计也有很大的不同。
1.遵从最优、最清、最简、最缓原则
在小学语文线上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最优质的导学案和清楚明了的课件。线上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后,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了解到线上授课有“滞后”现象,在此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会刻意放慢语速,这样学生就能听得清楚一些。
2.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线上教学,面对着手机屏幕看,哪个学生听懂了或没听懂,教师很难判断。因此,讲到重点或难点处时,我都会问学生听明白了没有,不懂的学生就会提问,我会再次讲解。例如,讲授《劝学》一文时,“吾尝终日而思矣”“参省乎已”“而见者远”“生非异”中的“而”“乎”“而”“生”等,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且要区分其中的两个“而”字,学习难度又增加了很多。我采取多次提问、反复讲解的方式,教会学生字义,如果学生不理解字义,他们就很难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教师、学生、家长很不适应
2020年对我们来说,大范围的线上教学还是第一次,教师、学生、家长很不适应。开始,我的线上教学速度会慢一些,讲授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时,我用了两节课才讲完的。例如,在第一节课中,我为学生播放了朗读视频,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个环节在线上教学中很重要。
4.备课组相互交流,共享教学资源
线上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得不是很熟练,他们经常向年轻教师学习网络技术、了解在线教学平台的功能、学习功能键的使用等。此外,在线教学课件要与电脑相匹配,课件中的图形和文字要大一些,这样不仅教师能够看得清晰,学生也能看得清晰。
三、在线教学反馈,适当布置作业,坚持批阅评比
线上教学,教师与学生不是面对面的,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如何,这就成了一个问题。每节在线课后教师必须布置作业,限时让学生发到班级群里打卡,教师要及时批阅,及时反馈。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通过电话通知家长,让家长督促完成;作业做得好的,网上表扬。例如,线上教学时,我把50个学生的作业做成了PPT,优秀作业下面有6朵小花,一般作业下面有3朵小花,质量较差的有1朵小花,未交作业的没有小花。PPT发到班级群里,对没有交作业的学生也是一个督促,他们下次就会主动上交作业。我会在线上班会时间,予以讲评,反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四、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一些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没法管,家长管不下。部分学生借着上网课的幌子在玩游戏,不能按时随班听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和感情问题时也不能与教师面对面沟通,致使线上教学效果与线下教学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那么,如何上好线上课,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在新教育时期,应该用活数字化工具
多媒体技术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的便利,在这样一个几乎一切都要被颠覆、被重新定义的时代,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够为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提供全新的模式。
在疫情期间,教师用活数字化工具,有效地打通了线上线下壁垒:从1.0版本,学生只能听到声音,教师唱独角戏,到2.0版本,可以用群语音功能跟学生交流,再到3.0版本,加入摄像头,让学生看到教师,再到如今的4.0版本,线上线下实时交流。笔者一直都在思考怎样的融合课才有互动性、交流感?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研讨、尝试,笔者惊喜地发现用Classin直播的同时,还可以打开“钉钉”查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用希沃白板演示游戏,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一节线上课程,在班班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了多重对话、互相交织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了共融互通的学习氛围,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作用。
2.做一个“四有”好老师
笔者认为,要想成为“四有”好老师,就要有扎实的学识,要适应时代潮流,在教育落后地区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在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互动交流、作业批改反馈、资源应用、课后拓展延伸等诸多环节都要积极探索,要采取不同以往的教学策略,这是教育界的共识。
例如,南京市力学小学结合学校历史和以往经验,疫情期间推出2000多节“小米粒”儿童微课,每节5至10分钟,聚焦一个小主题或小专题、知识点,选题结合现实生活和抗疫背景,教师共同商定后制作微课发布在班级QQ群,学生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保存到电脑或手机终端,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又如,新冠疫情严峻时期,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与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小学两个班的学生上演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双城记”——他们每晚8点至9点聚集在“双城共读 共抗疫情”微信群里学习,在大量阅读和对信息的分析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并以主持稿、新闻稿等形式分享个人所思所感。
此外,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由“全才”向“专才”转变,由“教学者”向“辅导者”转变,由“教练”向“导师”转变,使自身角色向着多元化、专业化和泛在化转变,从专注“教书”向“育人”回归。还要树立合作意识,对新技术的应用抱有开放心态,强化转型意识。同时,学校也要具备改革意识,积极推动教师角色转变,着重关注教师的情感情绪变化。
3.双师教学,让边远学生开阔知识视野
一块屏幕可以拉近学生学习交流的距离,点亮学生求知、成才的梦想。双师教学模式首先是教育和科技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其次就是教师与教师的组合模式,一位资深教师在线上传授新知识,另一位教师作为助教负责线下活动,与学生互动进行辅导教学,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双师教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既是“战疫”应急之举,又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展示。双师教学让乡村边远地区学生受益匪浅,双师教学也是一种“课课示范”,很多乡村教师通过参与备课、调整内容、辅导学生已成长为当地优秀的教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认为,双师教学探索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线上教学有效实践的路径。双师教学可以发挥优质学校的作用,完善教学组织方式,扩大受益群体范围,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双师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理念、课堂教法、重难点突破、知识点衔接和知识点巩固练习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研和备课活动也有了很大改观。双师教学不仅扶智,还能扶志,既点亮了学生的梦想,又照亮了教师前进的方向,许多山区教师已经成为这方面的典范。但在双师教学开展之初,笔者也曾有过很多的困惑,有些学生上课开小差,课堂参与度不高;由于学生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还没想好,屏幕那边的学生已经“抢答”了;跟着优质校的进度走,有时会觉得力不从心。因此,“远端”教师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和管理者,更多参与到课堂组织、师生对话中去,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明确教学重难点,建构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课后辅导、心理疏导工作也要做好。
总之,疫情既是“危”,也是“机”。疫情期间,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们要积极做好教育教学衔接工作,持续发挥线上教学的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牧护关镇牧护关秦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