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创新探索
2021-08-30刘英明闫成
刘英明 闫成
2021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架梁立柱的关键之年。西安高新第一小学东校区将教育高质量发展视为生命线,在教育改革方面下足了力气。学校2017年建校以来,以“大小课”课时改革、“数学+”改革、学科融合和全过程课程体系构建四部曲为路径,搭建了独具特色的改革体系。
一、“大小课”课时改革:向课时改革要效率
(一)现状观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越减越负
建校初,我校秉承“以爱为底色,为学生办学”的理念,要求在德育、教学改革及校园文化等各方面,一切站在学生角度考虑,真正为学生办学。
学生一天的黄金时间在校园,回家理应休息玩耍享受童年。而从现状看,孩子一出校门就踏入培训班、课后写不完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学校统筹规划欠缺、增效落实不够,减负仅是理想状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越减越负”等现象令人忧心。对于这些教育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如何真正减负?有效利用在校时间是第一要义。本着“学生为本”的课程观,学校改革拉开序幕。
(二)问卷调查:聚焦课时问题,精准把握需求
2017年,学校面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情况调查。教师的困惑引起了我们的深思:现课堂时长40分钟,一些学科不够用,一些学科又偏长。音乐课短短40分钟,在歌曲新授后所剩无几,难以开展针对性拓展实践;美术课作品完成后,交流评价时间不够;数学练习时间不足,易出现挤占课后时间、学习任务下放等问题。
空间是隔出来的。学生在校时间不正像一套房子吗?现在每个房间大小相同,都是40平方米,细想厨房和卫生间似乎不用那么大吧?能不能把功能重新划分一下呢?
(三)“大小课”:灵活课时设置,创设“小”课程
2018年初,学校在国家课程基础上进行了“大小课”改革。多次面向全体教师调研实验后,学校改变了课表编排,为音乐、美术及学科融合课程、特色实践课程等安排了一小时大课,给了师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并设置了20分钟的小课进行习惯培养、习字、纠错、拓展等。通过课时改革,学生的学习在校就能高效率完成。
“大小课”一经推出便受到师生欢迎。语文教师说:“一小时写作课,师生学习、讨论、共写、分享,课堂效率提升了。”音乐教师表示:“一小时音乐特色实践课程完成度更高,有利于教师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自主探索,发挥音乐育人功能。”家长会上,校领导向家长们发出“不报课外班”的倡议,请家长深度配合,争取把学习遇到的问题在学校解决,得到广泛支持。
基于20分钟小课,学校创新推出“小耳朵”“小露珠”“小状元”等30余种“小”课程,丰富校园碎片化时间,拓宽学科学习内涵。“小”课程各具特色,在不同学科都有能力侧重。现阶段,学校将“小耳朵”课程作为研究重点,着重学生“听”能力的培养研究,如语文学科研究“小学低年级听力训练对读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每学期分层次、分阶段,通过“公开课+课课通”模式,深入研究各课型,夯实“小”课程实效,实现多点开花、全方位成长。
二、“数学+”改革:向师资整合要质量
(一)调研分析:纯分科教学限制思维
课时改革初见成效,学校推进人员整合培养。调研发现,传统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课程门类多,6~12岁的孩子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为主。各学科均采用分科教学的方法将学科彼此割裂,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数学教师双班教学,压力大,精细化不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之相应的学校综合学科教师普遍年轻化、学历高、特长突出、综合能力强,可胜任融合课程教学。
(二)教师整合:实行全员主学科模式
基于此,学校推行学科教师整合,探索培养“语文+”“数学+”全员主学科教师模式。暂行“数学+”,数学教师单班制教学,采用“数学+科学”“数学+心理”“数学+信息”的教学方式。这既保证了每个班的教学质量,又给了数学教师充足的精力掌握学情。语数教师配合深入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数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打破知识壁垒与学科壁垒,进而提升综合教学能力。在跨学科课题研究中,这些教师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持,为学校的学科融合探索打下了基础。
三、学科融合探索:向学科融合要发展
(一)“数学+”课程群:融科学、心理、信息等学科
在学科教师整合到位后,学校开始“数学+”特色课程群整合。“数学+”是基于课程整体育人,开发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群,是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也是学校在学科融合中产生的全新教学形态。“数学+”以提升學生思维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核心素养为根本追求,充分发挥数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通过选择、改编、统整、补充和拓展,将数学与科学、心理、信息等学科深度融合,并尝试将各学科的内在逻辑予以整合,这样也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适合学生个性发展。
(二)“+”的研究:注重学科内、学科间及超学科的整合
“数学+”课程群实践操作中,学校注重整体教育和单个学科的辩证关系的处理研究。它在确保国家基础课程实施质量的同时,更重视“+”的融合与研究,注重学科内、学科间的整合。
如数学与心理学科融合中,教师用心理学观点去选择适当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财商系列体验活动中,通过“一元五角”的游戏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价值的同时巩固人民币的计算,使学生呈现“沉浸式”的状态。
(三)STEM教学改革:“数学+”课程群推进到STEM改革
STEM教育旨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间彼此结合打破界限,注重学生在各领域的发展提高。2019年下半年,学校在“数学+”基础上开展“STEM教育改革”,这是“数学+”改革与STEM的不期而遇。学校提出STEM教师成长规划、实施STEM课程整合和教学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STEM教育相关的专业成长。
四、全过程课程体系构建:向全过程要高品质
(一)全过程课程体系:立体构建 涵盖教学全过程
为更系统科学地实施“大小课”和“数学+”改革,保障学校教育教学高品质开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学校构建了“全过程课程体系”。
全过程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纵向研究,分感知与学习、理解与强化、融合与实践、巩固与作业、评价与反馈五个阶段。感知与学习阶段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均设置为40分钟。理解与强化阶段以学校美好时光“小”课程为主。目前,“小耳朵”等课程已经涵盖了多个学科。融合与实践课程则分为了学科融合类和特色实践类课程,均设置了一小时大课。作业方面,实施日作业结构化、周作业实践化、小长假主题化、寒暑假项目化和全学期主线化改革,作业内涵逐步丰富并走向自主,现已初见成效。如2019年十一黄金周,学校以“新中国70年”为大主题,一二三年级分别以“我是小小兵”“祖国变迁”“影片中国”为题开展主题化探索实践。2020年7月,学生开展暑假项目式研究,80余支小队1000余名学生走进社区担任“小小楼道长”,进行创文、十四运、光盘行动等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评价方面,一方面关注多元主体,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主评相结合。另一方面构建多元维度,根据学情划分不同学生类型,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因势利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编写系列手册:全面记录,提供校内借鉴与思考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取得喜人成效。为进一步明晰探索方向和模式,学校组织编撰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系列手册,目前已有二十余册。在“小”课程探索中,形成了《基于兒童核心素养下的全学科听说读写训练研究课例汇编》;“数学+”构建中,编写了两册《基于儿童视角的课堂结构化变革课例汇编》。我们注重学科内系统的整合和整体设计,进行了课堂教学结构化探索和基于整合理念下的单元教学探索,形成了《基于整合理念下的单元教学探索初阶成果手册》。手册的编写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法路径,为进一步探索研究提供了思考借鉴。
五、课程实践效果与思考
通过改革实践,我们认为“大小课”改革立足于实际是对传统课程设置的有效补充。“数学+”整合课程群的构建,实现了不同课型优势互补,“全过程课程体系”突出了“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回应了教学改革的核心关切。调查发现,自2017年“大小课”“数学+”改革及学科融合的全过程课程体系实施以来,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等都快速提升,体现了基于“大小课”“数学+”改革的全过程课程体系带给学生的整体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