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报纸文化编辑史学素养的养成路径探微

2021-08-30郭瑞倩

今传媒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史史学报纸

摘 要:近年来,在影视传媒、网络传媒的影响下,形成了社会大众读史、听史的热潮。地方报纸对此也从内容方面予以回应,并作出了地方史、区域史的方向性选择,但地方报纸的文化编辑却缺乏高质量完成相关编校工作所必需的史学素养。本文从业务需要出发,探讨地方报纸文化编辑应该具备同步于时代,符合媒体工作特点,见诸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四方面的素养要求,并从实践的角度探讨相关素养的养成路径。

关键词:地方报纸;编辑;史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8-0064-03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弗朗西斯·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的名言,揭示了历史学科对于人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引言中指出:“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能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极为重视,视历史为“人类最好的老师”[1],“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3]。他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成为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运用历史的典范。

近年来,在影视传媒、网络传媒的影响下,形成了社会大众读史、听史的热潮。大众史学热的出现,说明大众对有趣的历史感兴趣,现代社会需要历史学,史学在大众传媒发展中具有当代价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报纸纷纷依托自身的专刊、副刊,设置历史专版或开设专栏,推出地方历史研究方面的稿件,这是对读者阅读期待的精准回应,也是引导读者提升文化品位、培养正确史观的有效策略。但不容回避的是,地方报纸采编队伍包括专事文化版块编辑的专业知识构成,往往以新闻采编或汉语言文学为主,岗位所要求具备的史学素养反而成为软肋,如果不主动学习、积累、提升,其结果就是错讹不断、贻笑大方,影响报纸品质。本文试图就缺乏专业史学学习背景的地方报纸文化编辑如何快速提升史学素养加以探讨。

一、地方报纸所关注应用史学的主方向选择

我国报纸以发行范围区分,有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两类。因其受众覆盖范围的巨大差别,地方性报纸更多瞄准于向区域范围内读者群体提供相应的新闻信息等服务。

作为解释型媒体代表的报纸,不仅具有深度信息传达上的独特优势,也有信息固定持久、可保存性强、方便重复阅读,版式版块相对稳定、影响力连续,受众群体相对稳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获取信息目的性明确、主动性及心理预期较高等共性特点。地方性报纸更有区域内发行覆盖密度大,读者人群范围广,社会影响程度深,挖掘新闻、刊发稿件针对性、接近性、地缘性强等个性特质。以上共性特点和个性特质都决定了地方报纸不仅要发挥好其搜集、记录、传播历史的文化功能,而且要结合凸显地方文化、地方色彩的文化根性定位,把握好所关注史学的方向性选择,即主方向应确立为地方史、区域史部分。

地方史学与区域史学是相对于公共史学、通用史学的概念,是现代历史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属专门史范畴。其要点在于将历史学的视野和方法集中于一定地域空间(行政区划、地理区域),或以通史体例编撰,或以门类事项——如自然地理、山川河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进行地方性特征的专题考究。就一般意义而言,它突出了地方或区域的独特性历史脉络,探索一定地理空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影响。目前学界对地方史、区域史范畴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但基本区分大多为:地方史立意于行政区划范畴,区域史则突出地理方位、山川地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同质性等特征[4]。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含有文化意味的文明成果,以及承载有一定文化意义的活动、事件、物件等。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不仅是先辈留下来的巨大财富,甚至隐藏着当地乡风民俗、性格气质的基因密码,是我们现在极为重视的文化自信、区域自豪、乡愁寄托的最壮硕的直根。每种媒介都会打开一个通往文化记忆的特有通道。作为承担当地文化引领、精神塑造重任的地方报纸,必须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更多的文化能量、精神支撑。

二、地方报纸文化编辑应具备的史学素养

报纸文化类编辑除应具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编辑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根据传媒事业发展的需要,编辑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史学素养应该得到较高的提升。

中国史學历来倡导和强调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史家四长”,其核心理念在于“贵专精而不贵杂博”。“重视史德、史才、史学、史识是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也是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5]。但是,地方报纸文化编辑因为其工作特性及对史学偏重于向受众作普及型传播的着力方向,决定了其史学素养应在对“史家四长”基本内涵及核心理念方面予以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有所调整、侧重和延展。

作为地方报纸的文化编辑,有别于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也有别于专业的历史类图书编辑,重应用、普及,贵杂博、通变,其在史学方面的关注重点应在于主流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本土重大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及风俗地理流变等。因而,其在“史德”方面,不仅应有实事求是、忠于史实秉笔直书的态度,还应有不遗余力订正修改文史来稿的奉献精神;在“史学”方面,要有广博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知识,要熟知中国通史,要尽可能地关注史学界的最新学术动态及成果,特别是对地方历史及地域文化要有深刻的认识、全面的掌握;在“史识”方面,不仅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站在读者的立场来谋划和开展工作,更应该培养自身史学触角的灵敏度,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提升自身跟随历史前进发展的能力;在“史才”方面,要努力使自己形成澄澈通晓、朴实谨严的文风,提升对史料的发现、挖掘、融合能力,锻造自身自如驾驭古代汉语、解析古籍文献的技能,提升自身核查史料引文、辨识讹误的能力,和化深为浅、举重若轻以及讲好故事的能力等。

其中,地方报纸文化编辑更应结合当地行政区划,更多地将发力点放在对区域内明清方志、民国方志的了解、阅读。这些地方文献,其编修兼记事记言,理应成为地方媒体挖掘本土文史选题的富矿和抓手。

三、 地方报纸文化编辑史学素养的养成路径

对于治史者而言,史学素养就是在历史研究发现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且必需的符合史学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核心能力,是对其所具备的知识体系、研究能力、治史方法及史学观念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主体的学术水平及撰述概貌。对于专业的史学工作者而言,系统的专业化学习及有效的工作经历、研究实践都是这些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而地方報纸文化编辑的学业经历、工作背景却难以正常获得能支撑得起文史采编业务所必需的相关知识体系和操作能力,因而必须相应建立符合职业特点及媒体运行规律的史学素养养成路径。

(一)学用结合,快速培养对历史科学的浓厚兴趣

史学素养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地方报纸的文化编辑,第一,要从新闻工作者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使命感出发,培养自己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请史学专家开列史学基本书目,通过学习建立起自己的史学知识基础。第二,是结合日常的新闻业务实践,树立自己学史用史的良好习惯,如有目的地结合当地的考古发现、文博展览采写新闻稿件,广泛学习相关史料;在采写其它新闻稿件中注意历史背景材料的挖掘和使用,体会其在新闻作品中所能起到的特殊功效。

(二)广采博纳,精准摸清区域文史资源的定位和主脉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是区域文化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是地方报纸文化版块内容的主要资料来源, 因而全面了解区域内文史资源的位置和底数,摸清其发展的主线和脉络尤为必要。例如,注重搜集当地专业部门如政协文史委员会、党史办、方志办等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了解当地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与特色;了解近代以来区域内重大考古发现及所代表的时期;了解区域内各级博物馆珍贵文物底数;对于域内各历史时期的重大节点性事件、关键性人物等也应做到如数家珍、了然于胸;对于市级县级区划及重点乡镇的历史沿革,力求能够讲清说明。

(三)注重核查,养成使用历史类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丰富的史料对于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有结构合理的专业书籍及工具书,并能加以科学使用,无疑是提升地方报纸文化编辑史学素养最为直接和有效的路径。编辑个人应该自备历史类工具书常置案头,如《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历代职官表》等,在编辑文史稿件过程中,注重核查,以编促学,保证有关稿件历史知识的准确性。

(四)借助外脑,组建专业人士为主体的智囊顾问团队

面对广大受众精神层面对本土文史知识的需求,相关编辑借助本土文博考古等史学专业人才外脑,组建智囊顾问团队,提供学术支撑,不仅可提升文史稿件的质量,更直接体现了“开门办报”的优良传统。而且,编辑在与智囊团队成员交往互动中可以随时求教,快速提升自身史学素养。编辑人员在熟悉专家专业领域及学术专长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文史讲座,不仅能丰富读者历史阅读体验,还有利于专家摸清大众的文史兴趣点,挖掘更有针对性的地方文史选题。

(五)讲好地方历史故事,提升编辑在地方文史领域的影响

新闻与历史,渊源有自,由来已久;新闻学与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两大门类,有着较强的关联度与相通性。例如,我们社会所流行的“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的论断;再如,新闻有真实性原则,而“任何历史学方法论的核心”即“真实”[6];著名报人徐铸成有过一段经典论述,“对人民负责也应对历史负责,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这是我国史家传统的特色。作为报人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品德和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讲,新闻与历史既然“均以客观世界发生的真实事实为对象,均注重客观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均强调才、学、识、德等修养”[7],那么,新闻人兼治史学也必然具有相当的优势。地方报纸文化编辑应树立自信,以科学的治史方法,瞄准地方文史方向,广泛阅读地方类史志等文献,精心选择、细致辨析,把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重要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搞清楚,策划有特色的选题,组织有关专家,以通俗鲜活的报章语言,拿出有分量的特稿,推出有影响力的专栏,以独家性、原发性、地方性,厚植本土传统文脉,讲好地方历史故事,满足读者探寻地域文史的阅读需求,做到编、学、研相长,提升编辑在地方文史领域的影响,从而发挥地方报纸在地方文化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光明日报,2015-08-24(001).

[2]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7-08(002).

[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3-12-27(002).

[4]郝时远.中国地方史、区域史、民族史研究[A].张海鹏.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5.

[5]姜义华,瞿林东.史学导论[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268.

[6]李隆国.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69.

[7]李彬.新闻与历史:且谈明朝那些事儿[J].新闻爱好者,2013(8):45.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1-04-23

作者简介:郭瑞倩,男,山西运城日报社文化新闻部主任编辑,主要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猜你喜欢

文史史学报纸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新、旧史学的更替
确实不容易
评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史学漫画馆
非常魔典
史学漫画馆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