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定量测度*

2021-08-30李春梅马金金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7期
关键词:工业区位区际区位

李春梅,马金金

(兰州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甘肃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政策措施的受惠省之一,相对东部沿海省份,甘肃省劳动力相对低廉,土地、矿产资源丰富,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背景下,甘肃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也将逐步凸显。有较多研究发现,2004年以来我国工业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分散转移[1-5],作为西部地区尤其西北地区重要省份的甘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企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本论述分析1992~2016年25年间2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数据,对甘肃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进行定量测度,以把握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背景下,甘肃承接产业转移状况及绩效,为进一步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和有益参考。

1 测度指标与数据说明

对区际产业转移测度客观与否有赖于测度方法和指标的选取。已有文献对产业转移测度方法和指标的选用并不统一,各有利弊。鉴于我国各区域产业产值/增加值都不断上升的现状,本论述界定的区际产业转移是相对产业转移而非绝对产业转移,借鉴范剑勇相对比较思想[1],用甘肃省总体工业及细分工业规模占全国工业及相应细分工业的比重来表征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和细分工业份额,通过考察这两个指标在1992~2016年间的动态变化来分析转移的状况和绩效,同时辅以区位熵指标对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进行测度。

1.1 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细分工业份额

采用1992~2016年2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数据测算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细分工业份额来考察甘肃省产业转出或转入的动态变化,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计算公式如下:

关于产业份额的表征指标,国外相关文献较多使用不同产业就业人数,它以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无差异为假设条件,在现实经济中就业规模和产值规模往往不能完全吻合,在我国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产业就业人数因受人员流动频繁、统计方法、口径等影响,统计年鉴就业人数指标数据不一,国内相关文献多使用增加值指标。增加值剔除总产值中的中间投入,反映了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能够较客观地体现某区域对行业的真实贡献;也有文献使用总产值来表征,认为厂商地理位置的选择通常已考虑了中间投入的运输费用并与其生产规模紧密相关,也能满足研究需要。本论述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考察各行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的动态变化,通过考察工业总产值指标即可达到研究目的,因此采用工业总产值指标来表征产业份额。

1.2 区位熵

区位熵指某地区细分工业行业产值的全国占比与该地区总体工业产值的全国占比的比值,通过测算区位熵值来考察甘肃省某工业行业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化,从侧面印证产业转出与转入的动态趋势,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j是指某地区工业总产值,∑qij是全国工业总产值。区位熵值大于1表示该地区该产业相比全国同产业来说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该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

原始数据均来自1993~2017年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

2 基于总体工业的测度

根据公式(1),测算甘肃省1992~2016年工业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如图1所示。1992~2010年,甘肃工业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0.011下降到2010年的0.008。其中2000~2002年有明显上升,但未持续,总体呈现工业转出态势;2011~2016年,甘肃工业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0.008上升到2016年的0.009,呈现承接工业态势。

图1 甘肃省1992~2016年工业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

3 基于细分工业行业的测度

根据公式(1)、公式(2),测算甘肃细分工业份额和细分工业区位熵。为了使分析更加明晰,同时增加可比性、反映不同层次工业部门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借鉴中宏产业数据库对工业的划分方法,把总体工业细分为能源、冶金、建材、化学、医药、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和电子工业十个子类进行测算,结果如图2、图3所示。

图2 甘肃省1992~2016年细分工业份额

图3 甘肃省1992~2016年细分工业区位熵

从2016年细分工业份额数据考察,甘肃细分工业份额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能源、冶金、建材、轻工、医药、机械、化学、电子、纺织、汽车工业。细分工业份额超过1%的,仅有能源和冶金工业,分别为0.026、0.014。从变化趋势来看,能源、建材、轻工、电子细分工业份额在2008年左右由下降趋势转为缓慢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0.8%、0.3%、0.1%、0.1%;医药、机械、纺织工业份额在2011年左右由下降趋势转为微弱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0.04%、0.01%、0.01%;冶金、化学、汽车工业份额1992年以来持续下降,分别下降了1.4%、0.9%、0.4%。

从2016年细分工业区位熵数据考察,甘肃细分工业区位熵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与工业份额排列顺序吻合,能源、冶金、建材、轻工工业区位熵大于1,分别为4.564、2.557、1.238、1.226。从变化趋势来看,能源、轻工工业1992年以来区位熵呈上升趋势,尤其2012年以来上升幅度加大,建材、医药、电子、纺织工业区位熵在2010年前后由下降转为微弱上升趋势,冶金、机械、化学、汽车工业区位熵自1992年以来持续下降。综合考量,近年来甘肃在承接能源、轻工、建材、医药、电子、纺织工业,其中能源、建材、轻工工业承接力度较大、绩效显著,而冶金、机械、化学、汽车工业承接绩效不容乐观,呈现转出态势。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1)区际产业分散转移背景下,与承接地西部地区、西北地区整体相比,甘肃承接工业转移的绩效显现在时间上有滞后。根据本论述前期研究,西部地区在2004年以来、西北地区部分细分工业2004年左右开始持续承接区际产业转移[6-7],而甘肃工业地区产业平均集中度2011年以来才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部分承接区际转移的细分工业份额也在2008年以来才开始上升。我国区际工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具有地理毗邻效应、遵循梯度转移原则[6],而承接工业转移也是各区域乃至区域内各省份相互博弈的结果,究竟是经济和产业梯度,抑或是博弈失利使然,导致甘肃承接工业的绩效显现在时间上滞后,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甘肃承接工业转移规模较大的是能源、建材、轻工工业,医药、电子、纺织工业承接规模都非常微小,总体受惠提升潜力较大。而作为甘肃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机械、汽车工业更是自1992年以来工业份额就一直下降,转出态势尚未改变。

(3)无论从本身工业基础还是承接工业转移的角度看,甘肃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程度较深、高技术产业占比低、但基础工业较为雄厚。根据细分工业份额及区位熵,甘肃能源、冶金、建材工业区位熵均大于1,体现出显著比较优势,技术密集的医药、电子、汽车工业份额和区位熵较小,其中机械、汽车工业还在持续转出。此外,劳动密集的轻工工业近年来份额和区位熵都在持续上升,体现出强劲承接态势,而同为劳动密集的纺织工业承接力微弱。

根据本论述研究和得出的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围绕甘肃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战略,培育和盯住链主产业,积极吸引上下游产业,大力促进产业链承接,激发产业关联效应,使转移企业逐步根植甘肃,同时提升产业整体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整合政产学研力量,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具比较优势然而产业利润率较高的医药、电子、纺织工业在甘肃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冶金、机械、化学、汽车工业的发展及转出的原因,因业而异,在巩固现有产业份额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产业承接的配套政策措施,吸引企业转入,优化工业结构。

(3)抓住国家向西开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国内、国外大循环,适应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背景,大力开拓新市场,探索国内外产业合作途径,扩大产出规模,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以做大做强产业,为甘肃经济振兴打好坚实的产业基础。

猜你喜欢

工业区位区际区位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探讨
——基于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思想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区际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研究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现状及其立法研究
强化锻炼:在工业区位问题上开展地理专题复习策略
论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证据之取得与评价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