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港澳入境游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杜宾面板模型
2021-08-30刘益,陈令
刘 益,陈 令
(1.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2.暨南大学 企业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2)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2018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41亿人次,实现入境旅游收入1 271亿美元。广东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入境旅游接待大省,接待国际入境人次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多年均位居前列[1]。2018年,广东省的入境游客接待量为3 748.06万人次,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入境游客接待量为3 473.42万人次,占全省入境游客接待总量的92.67%。因地缘相邻、文化相近等缘故,港澳台一直是珠三角城市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但因珠三角内部城市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入境游客在各市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战略目标的提出,香港、澳门和广东珠三角九城市间的旅游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珠三角城市港澳入境旅游增长的影响因素及溢出效应,对促进大湾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和增强区域整体旅游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流作为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旅游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多数研究采用狭义概念。马耀峰等学者认为狭义旅游流是在一个区域上由于旅游需求的相似而形成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位移现象,包括旅游者从客源地向目的地流动的人群数量和流动模式[2]。入境旅游是旅游流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文献多探讨入境旅游的规模预测、客流分布和转移规律、空间结构特征、影响因素等内容,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如时间序列模型、计量统计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3]。研究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有利于目的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本区域的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国内外学者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发现目的地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突发事件、全球化程度、季节气候等因素能促进或抑制该地的入境旅游[4]。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大尺度如国家范围或中尺度如省份区域,探究城市群入境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
近年来,不少学者意识到相邻地区的旅游发展存在依赖性和相互作用[5],逐渐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旅游流的空间效应,但文献数量有限,对旅游流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关注不够,有关城市群入境旅游影响因素溢出效应的研究较少。基于此,选取2009~2018年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的面板数据,利用纳入地理邻近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影响各市港澳入境旅游流分布的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旨在揭示促进或限制旅游流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和联动发展,发挥入境旅游在地区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相关研究进展
1.1 入境旅游流的影响因素
入境旅游是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国家与地区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可有效提高旅游效益和增加旅游收入[6]。Balli等人运用传统的引力模型,发现土耳其影视剧集出口与免签证入境政策会增加土耳其的入境旅游流量[7]。Seetanah等人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分析南非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南非的价格水平、竞争目的地的价格水平、旅游基础设施、运输成本等会影响入境旅游者[8]。Saha等学者分析了1995~2012年期间政治和经济自由对110多个国家入境旅游的影响,发现公民自由和经济自由与入境旅游有着正相关关系[9]。孙根年等在研究中韩出入境旅游客流量增长时发现,经济与贸易联系是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后在研究日本游客入境中国的旅游地域分布时也证实了经济贸易联系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10-11]。许学强发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外经济开放度、市场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能缩小中国不同地区入境旅游差异[12]。
综上,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可大致归为包括客源国/地在内的国际因素和目的地内在因素这两大方面,如客源国人均收入、旅游替代国价格水平、目的地旅游资源等。国内外学者在入境旅游流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已有丰富成果,且多运用定量方法加以分析。但从研究范围来看,已有研究多关注国家之间的旅游流规模和目的地国境内各区域的旅游接待规模的影响因素[13],对目的地城市群内部入境旅游流的影响因素研究薄弱。
1.2 旅游溢出效应
溢出最早由Grossman和Helpman系统阐述,即某项社会活动的参与主体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对其他主体产生的预期外收益的效应[14]。溢出效应是一种外部效应,目前有经济溢出、技术溢出、环境溢出、知识溢出等形式,且有正负之分。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也被认为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15]。旅游溢出效应是指某地区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其他地区旅游活动产生的影响[16],这与经济的开放性和旅游产业关联度广的特点有着密切联系。因旅游活动的复杂性,学者们关注细分类别的旅游溢出效应,如旅游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旅游就业的溢出效应和旅游流的溢出效应。王松茂等在研究旅游减贫的效果时,发现旅游发展对经济、生活、环境等三个减贫维度上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17]。吴玉鸣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发现,邻近省域的经济增长及旅游资本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建议加强邻近地区旅游资本和劳动的合作,从而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空间溢出效应[18]。Balli等基于双变量GARCH模型证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国际旅游流溢出效应显著[19]。
在分析旅游业溢出效应的数学模型上,主要有线性回归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菲德尔外溢模型和知识溢出模型。随着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也逐渐增多,旅游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被更清晰地刻画出来。赵金金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实证发现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旅游资源禀赋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20]。纪小美等从目的地市场的视角,发现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外溢作用具有距离敏感性与市场差异性的特点[21]。整合已有研究,发现对城市群内部旅游流溢出关注不够,少有文献探讨城市群内部旅游流影响因素自身的溢出效应。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空间计量模型
传统计量模型忽视了空间效应导致估计结果可信度降低,因此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确定观测地区存在空间依赖性后,可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更充分地呈现区域间影响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影响。常见的空间计量模型有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空间滞后模型(SLM)主要探讨各变量在一地区是否具有溢出效应,描述被解释变量间的相关性。空间误差模型(SEM)通过空间误差项来体现邻近区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SDM)是前两者的组合扩展形式,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探究区域内各邻近空间单元之间的空间联系[22],其表达式为:
式中,t表示时间,i和j分别表示不同的区域;Xit与Yit为分别为i区域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Wij为空间权重矩阵:β为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ρ与θ分别表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空间回归系数;εi为空间误差扰动项且服从独立分布。
选择何种全局空间计量模型,主要是根据Wald和LR检验判断。若通过Wald和LR检验则选择SDM,若不通过则进行拉格朗日乘数(LM)检验。在LM检验中,若LM-lag较之LM-error在统计上更显著,且Ro⁃bust LM-lag显著而Robust LM-error不显著,则SLM模型更适合;相反,若LM-error较之LM-lag在统计上更显著,且Robust LM-error显著而Robust LM-lag不显著,则应选择SEM;若LM-lag和LM-error均不通过显著性检验,则选择经典计量模型[23]。
2.2 空间权重矩阵设置
“地理学第一定律”认为所有事物在空间上是相互关联的,但较近的事物比较远的事物更具关联性[24]。距离衰减规律也指出现象的作用力有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变弱的倾向。考虑到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地理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本文选用地理邻近空间权重矩阵来度量不同区域的相邻性及空间相关性。地理邻近空间权重矩阵根据区域的相邻关系,用“0~1”表示,空间单元相邻为“1”,不相邻则为“0”。
2.3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分析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可比性,本论述主要关注狭义层面的旅游流(旅游客流),用港澳入境游客在珠三角九个城市的过夜游客数加以表征,并作为因变量纳入模型。影响入境旅游流的因素有许多,本文选取目的地层面的影响因子,具体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设施、对外开放程度、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等6个因素。影响因素选择依据如下:(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能促进旅游投资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入境客流的吸引力,选用各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以衡量;(2)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前提,拥有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更有利于吸引入境游客,选用各市3A及以上景区数量衡量(TAN,其中3A景区、4A景区、5A景区和世界遗产分别赋予1、2、4、8的权重);(3)旅游接待设施:反映接待能力,常包含酒店与旅行社,因旅行社数据难以获取,选用各市三星级及以上酒店数(HOTEL)来衡量;(4)对外开放程度:开放政策能提高可进入性,同时国际贸易能促进入境旅游,选用出口总额(TEVV)加以表征;(5)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体现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和服务水平,用年第三产业总产值除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得到的第三产业比例(STR)来表征;(6)交通便利程度: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越便利,地区可进入性越高,用高速公路里程(ROAD)来衡量。
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增强可比性,所有变量均经标准化处理并取对数。本文选取2009~2018年珠三角地区九市的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历年广东省年鉴、各市统计年鉴、旅游官方网站等。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检验
在进行空间计量分析之前,需要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如果存在自相关性,则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空间相关性分为全局相关性和局部相关性。莫兰指数(Mo⁃ran’s I)是检验全局相关性的方法,取值范围是-1~1,大于0表示空间单元之间存在正相关,数值越大,表明正相关越强;小于0表示存在负相关,数值越小,负相关越强;等于0则表示空间单元之间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本论述从全局相关性出发,利用全局Moran’s I指数来检验珠三角地区入境旅游的空间依赖性。
对2009~2018年珠三角九个城市港澳入境旅游人数的对数(lnsum)进行空间依赖性检验,结果见表1所列。2009~2018年的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有小幅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其中2009~2013年的全局Moran’s I值均通过10%显著性检验,2014~2018年Moran’s I值均通过5%显著性检验,说明珠三角九市的港澳入境旅游人数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有必要引入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表1 2009~2018年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结果
3.2 空间计量模型识别
进一步通过LM检验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同时,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的LM和Robust LM检验值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空间误差面板模型的LM和Robust LM检验值均没有通过1%显著性检验,因此选择空间滞后面板模型。LR检验结果显示,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不会简化为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此外,Hausman检验值为19.05,P值为0.0041,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即拒绝个体效应与各影响因素无关的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会更好。Wald统计检验结果也表明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本研究。综上,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是本文的最佳研究模型。
3.3 影响因素的效应评估
空间杜宾模型同时考虑了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相关性,因此空间杜宾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影响需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加以反映。直接效应为本区域解释变量对本地港澳入境旅游过夜人数的影响。间接效应即溢出效应,是邻近区域的解释变量对本区域港澳入境旅游过夜人数的影响。表2和表3为各种影响因素对珠三角九市港澳入境旅游过夜人数的效应评估结果。
表2 基于地理邻近空间权重矩阵的SDM估计结果
表3 各影响因素总效应分解结果
从直接效应来看,本区域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促进本区域港澳入境旅游发展,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系数最大且在1%水平下显著,效应系数为1.856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5%水平下显著,效应系数为1.0982。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设施、对外开放程度和交通便利程度对本区域港澳入境旅游流的作用均不显著。原因在于珠三角地区旅游接待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都很发达,边际效应已不显著。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较慢,对旅游流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
从间接效应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1%水平下显著,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其系数为负值,表明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本区域港澳入境旅游的发展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对邻近地区的入境旅游流存在“虹吸效应”,客观上抑制了周边地区港澳入境旅游流的增长。对外开放程度通过5%显著性检验,邻近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对本区域港澳入境旅游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这体现了港澳入境游客中的商务客源具有正向溢出的特点。旅游资源禀赋在10%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0.2969,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珠三角城市经济一体化水平相对较高,在旅游资源方面已有初步整合,如对外联合宣传、推出跨区域的旅游精品路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休闲度假游客的多目的地的旅游行为。而旅游接待设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交通便利程度对邻近区域港澳入境旅游发展均无显著影响,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这与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均较为成熟有关。
从总效应看,只有对外开放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10%显著性检验,其中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所有区域港澳入境旅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邻近区域港澳入境旅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在于目前珠三角地区港澳入境旅游流增长仍处于“商务驱动型”,旅游目的地较为单一,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对邻近地区旅游流的增长起到正向作用。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设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交通便利程度对港澳入境旅游流影响不显著,这源于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多为人文景观,整体城市化水平高,各市的旅游接待设施完备且差距小,交通拥挤等常见的“城市病”使旅游体验质量下降,同时也反映出港澳游客因生活在繁华都市,反而对景色趋同的珠三角地区的旅游动力不足的现象。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对珠三角地区港澳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对外开放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均会显著影响珠三角地区的港澳入境旅游流增长。
(2)从直接效应来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本区域港澳入境旅游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区的旅游发展需要经济作为支撑,同时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对港澳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就会更大。
(3)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旅游资源禀赋和对外开放程度对邻近地区的港澳入境旅游有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邻近城市港澳入境旅游流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呈现出对邻近地区的“空间竞争效应”。
(4)旅游接待设施和交通便利程度对港澳入境旅游流的作用均不显著。
4.2 研究启示
入境旅游具有突出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效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旅游市场。在珠三角城市港澳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如何发挥或抑制不同因素的复杂作用,促进珠三角地区之间旅游的协调发展,从而建设一体化水平更高的粤港澳大湾区。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保障交通、旅游设施等建设,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珠三角地区应立足自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同时加强与湾区内其它城市的全方位合作,破除体制和地区障碍,深化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化签证手续,共享旅游客源,实现经济发展对港澳入境旅游流的正向溢出效应。
(2)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珠三角地区的旅游接待设施和公路交通等设施虽处于较高水平,还应积极把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建设完善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轻轨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提高大湾区旅游交通的便利化水平,吸引大城市客流向周边地区辐射。
(3)挖掘地区特色,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针对客源市场的需求,增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提供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尤其要丰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促进港澳入境商务客源转化为休闲度假客源,进一步增强旅游资源对邻近城市旅游流的空间溢出效应,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整体品牌,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