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后追补电量计算方法分析

2021-08-30沙玥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电能表电量电能

沙玥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宁夏 固原 756000)

一、造成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主要原因

(一)环境因素

与传统的电能表相比,智能电能表的精密性更高,计量的精确度更容易受湿度、温度、磁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安装使用智能电能表时,应注意将电能表安装在一个环境相对干净、磁场较弱的地方,避免电能表在运行中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计量故障,降低电能表运行的稳定性和计量的准确性。

(二)烧表因素

智能电表烧表一般都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旦出现烧表情况,电能表就会无法正常计量,进而出现各种计量故障,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而智能电能表在运行中受线路板的工艺缺陷、焊点短接、不良的回路端接触以及长时间超负荷的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烧表现象,影响了智能电能表的正常运行。

(三)材料因素

通过对智能电能表故障分析,部分计量故障是有电能表的材料质量引起的,如因电压电容器质量不合格,容器内的离子和负离子产生一定的电压差,影响电量计量的准确性。当环境温度低于 6℃ 时,电解电容正、负极板不会对电荷进行累积,使表内电压在正、负极板的电压不断减小,导致电能表中的电压与标准电压不符,影响计量芯片的正常运行,致使指示灯不能正常工作。因此,为了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元件。

二、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后追补电量计算方法

(一)互感器单侧侧断相调节法

线路中电流正常传导和交互过程中,由于电流传输强度超出互感器的压力,就容易出现局部短路、单相失压等问题。若单纯通过局部线路二次回路处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可对电压表的局部失衡情况给予调节。但若线路中电压处于高强度干扰的状态,局部调节已经无法彻底解决电能计量层面的阻碍了。针对此类问题,想要实现线路中的电流正常运转与调节工作的实施,需要采取互感器单侧侧断相的方法解决问题。假定某段电路中存在互感断相问题,且此时电压表处于失压的状态,采用互感器局部测量时,表明电能计量表计量数值相同。若运用电压向量的变化结构进行分析,测定主干线路之外并无辅助电压。此时我们可以初步判定,在主干线路部分,存在局部线路次操作不平稳的情况,从而导致线路传输产生故障。采取追补电量计量法,对电能计量情况进行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主干线路部分的互感断相部分电流情况,确定最大值后,再通过电路中局部互感传导实际需要,在同方向上给予后补电量的调节。电路互感断电流结构的调节和互动,主要是依据互感器中电流向量的调节情况展开的电能计量后续调节方式,电路互感断电流各个部分的干扰因素均考虑在内,最终创建实现了电路互感稳定性调节和电能计量补充的状态。

(二)电流和电压端互感调整法

从当前电流传输体系对应调节和综合梳理结构而言,由于日常工作中的疏忽,很容易出现电能表、电压表以及电流互感器衔接方向相反的状况。此时,线路接通后,就会出现电能表电表端组合衔接不合理,电流表相关相位数据错位,甚至是数据反馈角度出现大规模变化的情况(见图1)。

图1 反向衔接电流

组合图中I 向量表示衔接错位所产生的阻碍性,此时不仅电流的传输层面存在着电流传导趋向缺失,还对在电流传导角度上出现严重的偏离状态。针对此类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先将衔接错误的线路重新进行调整,当调整后的电流传输向量变化处于U 的状态时,表示电流结构处于正向传导的状态。此时,再将各个部分的电流调节至稳定传输的状况即可。同时,对比反向电流的变化情况,调整后电能计量补偿电流上,电流传输的角度也将出现同向调节的态势。当电流部分产生了问题,电能计量调节和操作是最便捷,也是相对有效的资源补偿方法。

(三)记录电量调节补偿法

依据当前电力传输和调节的设计需求,按照公式Δw=(k-1)w1,可对电路局部出现损耗的状态下进行信息记录。但随着城市电力资源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传统的按照电力线路故障情况,进行电流资源综合调节的方式,并不能迎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技术的实践需要更趋向生活化的态势转变。此时,就需要采用用电记录电量补偿法进行对应调整。以当前智能化电力传输结构的基本需要,技术人员所给予的记录电量调节补偿法寻求问题解决方式,一般是按照追补电量=相失压/失流电量*(更正系数-1)*比率进行计算。即,在线路集中、稳定供电的情况下,电能表能够在1 周或者2周状态下,自主记录和保持基本的信息传输记录。我们可以依据结构电能计量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进行电流、电压以及电压等方面的相应调节,最终达到追补电量记录和核算的目的。依据电力传输和交互的基本情况,实行电量补偿调节法,对非正常状态下电流传输的耗电情况进行记录,需要结合电力传输实际状态,不断进行电流调整和对应剖析。

(四)母线电流平衡法

当电能计量设备出现故障时,补偿调节装置也将实现依据电流结构调整和运作的态势,进行单个电能表故障、抑或者是全站失压问题的处理。前者是将单个故障的电能计量设备“局部排除”,满足当前环境建设的具体需求,后者则是通过母线失压状态下电流调节与控制的基本情况,计算电表失压环境下变压器的电量补偿电量之和,再对电能的传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将电流传输看作是电压故障调节与控制的一种方法,则变压器区域的电量损耗主要是通过母线下多个子线平均数进行电能计量测定。同样,如果此时设备处于全站失压状态,通常需要其他领域的测定完成后,再进行电表状态的评估。依据电力传输线路的基本情况不同,则电能计量故障发生后的补偿性分析与计算的母线核算条件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技术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电能计量的补偿计算。

(五)综合误差核算法

依据当代电力传输和沟通的实际需要,在实现电能剂量补偿分析过程中,将电能表、电流表、电压互感器以及二次压降等方面可能产生故障的情况进行梳理。综合误差法就是将线路传导过程中的多个变量因素都归结到一起,并为其限定数据核算的范围,当线路传输部分的相关数据在规定范围内,说明此时电能计量结构能够按照相对合理的方式进行电能计量。如果此时电力传输的稳定性不足,就经常出现局域电力传导不在安全控制范围之内。比如,实际负荷误差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Δw=Kw/1+K1,二次回路压降部分的计算公式为Δw=W(y2-y1)/(1+y2)。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后追补电量计算方法,能够依据电能装置操控的基本情况进行电能计量。同时,综合误差核算法,还可以依据智能识别电能装置实际运作稳定状态,主动进行追补电量的计算与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后追补电量计算方法分析,是电力资源传输方式应用中革新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互感器单侧侧断相、电流和电压端互感调整法、记录电量调节补偿法、线电流平衡法、综合误差核算法等方面,分析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后追补电量计算方式。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国内电力资源供应与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电能表电量电能
储存聊天记录用掉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电量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电量自补给装置
电能表的计算分类解析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可输出电能的椅子
第11讲 电能与电功率专题复习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
细说电能表
轻松面对 “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