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教学的途径分析
2021-08-29于善华
摘 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抓住三个要点,即情境创设能否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能否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三个要点,才能优化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境教学;情境创设;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2-0071-02
引 言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应用信息技术、富含哲理的小故事、适宜的学习活动等,而如何为学生创设更合理有效的情境,是教师需要关注的课题。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情境内集中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学习情境[1]。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具有不同的优势,教师必须了解各种情境创设方式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需求来合理创设情境。
例如,教学“美好生活的向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疾病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视频具有直观的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更加认真地观看视频。视频中,过去一些较为落后地区的人们希望通过祈求神明来治愈疾病。看到这里,学生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些事情。还有的学生说自己曾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些迷信的人请神婆、巫汉跳“大神”。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知道使用这样的方法来祈求治愈疾病是可笑的。这时,教师向学生提出疑问:“使用‘跳大神的方法治愈疾病的思想,是唯物主义思想还是唯心主义思想?你给出结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此时,学生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应用典型的案例,呈现理论知识
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时,教师选取的案例必须紧扣要讲授的理论知识[2]。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案例,提炼案例中的理论知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例如,教学“求索真理的历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位阿婆,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雨伞的,另一个是开露天烧烤店的。这位阿婆每天都在担忧,邻居问她:“你在烦什么呀?”阿婆表示说:“每当下雨天的时候,我就在担心,我家二儿子又出不了摊了;每次天气放晴的时候,我又担心,我家大儿子的生意可能不好,这叫我怎么能不烦心呢?”她的邻居说:“你得这么想,下雨了,你大儿子的生意就好起来了,天晴了,你二儿子生意就好起来了,无论如何,你总有一个儿子有生意可做,这不好吗?”结合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件事情,阿婆和邻居的认知存在差异呢?教师引导学生从例子中看出,即使面对同一件事情,人们的认知也会存在差异。基于立场、觀点、方法的不同,人们的认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所以对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就是主体差异性。当学生理解了人们认知事物存在差异性时,教师再举一个例子:“人们常说,在生活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公和婆谁说的是真理呢?如果他们所说的都不是真理,那么,真理和他们所讲的道理又有什么区别呢?”第二个例子是从第一个例子中延伸出来的,当学生理解了第一个例子,了解了人们的认知差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为基础,理解道理和真理之间的差别,然后引导学生去探索与真理有关的知识。
三、结合学科特点,激励学生思考
不同的学科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是不同的。以思想政治学科为例,思想政治学科是为了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思维去分析生活中思想政治事件的一门学科[3]。为此,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时,要把握住思维培养这一关键。
例如,教学“百舸争流的思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用PPT为学生呈现一组语句:(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3)存在即被感知;(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6)心外无物;(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8)上帝创造世间万物。教师让学生进行分析,以上语句中,哪些是唯物主义思想,哪些是唯心主义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以上语句来了解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差异,即唯物主义思想是以物质为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唯心主义思想是以意识为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案例来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分析(2)为例,它强调形是神的基础,这种思想就是唯物主义思想。而(3)则是从意识的角度出发,强调只要存在了,就会被他人感知,这是一种从自己的意识出发,诠释出来的世界,这就是唯心主义思想。教师要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看到各种案例,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抽象思维,抓住案例的本质,同时使学生掌握分类思想,能够依据标准对案例进行分类。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优选案例,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升自身思维水平。
四、提出认知的矛盾,引导学生学习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有时会觉得难以从教师列举的案例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关键点,便意味着教师的情境创设存在问题。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自己的认知方法,这一方法源于过去的学习经验,也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学生觉得应用以往的学习方法能够迅速理解知识时,便会觉得知识过于简单,他们不再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他们无法应用以往的知识来分析情境中的问题。此时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需要掌握新的知识。
例如,教学“百舸争流的思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案例:“有一名学者问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回答:‘我是打工的,我就住在这深山里,我想赚钱。学者摇头叹息,民工忍不住问:‘那么,你呢?学者回答:‘我是一个追寻者,我的家在我心归处,我在探索与家不同的那个世界。这名民工感到很茫然,学者所说的每个字他都能听得懂,可是这些字组合在一起,却完全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民工听不懂学者说的话呢?有些学生认为,民工的知识水平不够,导致他听不懂学者说的话。可是,他欠缺什么知识,导致他听不懂学者说的话呢?这是学生开始关注的问题。有些学生觉得,民工和学者的价值观不同,因为他们不是同一类人,所以民工听不懂学者说的话。学生又开始思考,民工是哪类人,学者又是哪类人呢?这种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此时学生发现,他们无法再用以前的生活经验、理论知识来分析这个案例中的问题,如果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掌握新的知识,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五、融入情感,鼓励学生展开探索
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学生了解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才会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思维水平。
例如,教学“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哲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让学生看到,文艺复兴的思想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比如,意大利的诗人但丁写出了《神曲》;意大利的画家达·芬奇创作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等世界闻名的戏剧;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意大利的思想家、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提出了宇宙是无限的思想;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论证了新天文学说的正确性。结合这些案例,学生开始思考,在生活中,有一些人認为学习哲学没有用,因为哲学不是一门技术、一门手艺,人们学习哲学得不到实际收获,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呢?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哲学可以为人们的精神指明方向,人们有了精神指引以后,遇到问题时,便会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最终在某一领域中取得成绩。”当学生理解了学习哲学的价值和意义以后,便会对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关哲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 语
总之,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要抓住三个要点:第一,教师创设情境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学习水平等;第二,发挥情境创设的优势,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来合理创设情境;第三,明确情境创设的目标,让情境创设呈现出典型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探讨的兴趣,使学生找到知识探索的方向,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教师抓住了这三个要点,才能优化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跃进.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特性分析与培育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1):65-68.
[2]宋建国,姜丽丽,基于发展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课例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7(03):16-18.
[3]张静.注重自主发展 促进情感升华:浅谈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28):53-54.
作者简介:于善华(1970.1—),男,江苏滨海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获盐城市“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