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铁骨铮铮 戎马一生
2021-08-28
在山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楼下二号牢房墙壁上,有叶挺将军被囚禁在这里时写的一首诗。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
1896年9月10日,叶挺出生在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压迫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在革命先辈的精神影响和进步教师的启蒙下,叶挺读了许多宣传革命民主主义的书刊,很早就萌生了爱国主义思想,立下了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远大志向。辛亥革命以后,叶挺受革命潮流的影响,报考军事学校,立意走强兵救国之路。军校毕业后,他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陈炯明叛变和南北军阀混战,使他对旧军队颇为不满,萌发了创造新型军队的思想。
1924年夏天,他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而后又加入红军学校中国班深造,并于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21日,以铁甲车队为基础,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成立,叶挺出任团长。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打先锋,屡建奇功。他率领部队,攻必克,战必胜,打了许多硬仗、恶仗,名震天下,因此被称为“北伐名将”,其所在的部队也被誉为“铁军”。
北伐战争胜利后,叶挺先后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并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在敌后长江下游指挥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创建了苏南、苏北、皖东、豫皖苏边区等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将军于混乱中临危不惧,率众与数倍于己的对手浴血奋战7 昼夜,最后决定以一己换部下,前往谈判时遭无理扣押,被辗转关押于上饶、桂林、恩施、重庆等地。
在长达5年多的被囚禁生涯中,国民党对叶挺进行一连串的“劝降”都没起作用。后来,蒋介石亲自出马进行“劝导”,要任命他为国民党军的战区司令长官。可是叶挺冷冷地回答:“若是放我出去,我还是要去当新四军军长。”
在牢狱中,叶挺写下《囚歌》。激昂悲愤的曲调中,浓缩着他对牢狱生涯的体验和对生命、自由及尊严的悲壮思考。对自由的信徒、革命的斗士而言,死亡并不可怕,他們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们已与死亡比邻而居。志士的被囚,可能是他们整个抗争生涯的最后阶段,但他们无惧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生命中的最后辉煌。郭沫若称颂《囚歌》说:“这里燃烧着无限的激愤,但也放射着明澈的光辉……”
1946年3月4日,蒋介石被迫同意释放叶挺。4月8日,叶挺夫妇乘坐飞机去延安,不幸在山西黑茶山附近遇难。噩耗传来,举国悲痛。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