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心经风华”的器型之美和佛教文化
2021-08-28沈枫
沈 枫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形式,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书法、绘画等等,其技法的结合,情感的流露,氛围的营造等等都蕴含着东方文化特有的韵味,滋养着我们国人的心灵,沉浸其中难以自拔。那么,这些艺术形式和实用器的的结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紫砂就额可以给出很好的答案。从明代紫砂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和文人雅士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正是在他们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之下,紫砂陶刻装饰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手法,陶刻的画面多集中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卷,吉祥瑞兽等等,而文字的装饰则包罗万象、除了传统的诗词歌赋之外,佛教题材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诸如全篇的心经文字,搭配一些佛像的装饰,让我们在禅茶一味的静谧氛围之中,品味喝茶,体味生活,净化心灵,启迪未来。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心经风华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器型设计,在简洁之中又颇见功力,壶身通刻心经,给人一种如同转经筒一般的感觉,庄严之感肃然起敬,非常的适合长时间的欣赏摩挲,是一件可以陪伴我们很久的精品力作。此壶壶身圆润挺拔,风华绰约,泥料的色泽泛红,具有很好的视觉体验。壶底微微收拢,平底设计,端庄稳重。壶嘴胥出壶身,直筒小巧可爱,耐人把玩,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自然圈卷,上端稍微比下端粗一点点,端握非常舒适,三山齐平,审美良好。壶颈和肩部的转折过渡流畅细腻,彰显出作者高超的技艺水准,壶盖压合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微微上隆的壶盖如同一个渔翁的蓑笠一般,在加上圆珠壶钮的锦上添花,把江南水乡的味道展示的淋漓尽致。此壶的焦点还有就是壶身陶刻装饰《心经》全文260字,字字玑珠,刻绘细微,一丝不苟,具有非常严苛的排版布局和恒久的毅力,想要一气呵成非常的不易。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心经风华壶》,就是希望通过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器型的整体绝代风华,亭亭玉立,简约灵动,再搭配着心经的装饰,宛如耳边响起空灵的礼佛之声,余音袅袅而三日不绝,陶醉在紫砂艺术和佛教文化共同营造的氛围之中不愿醒来,这种淡定从容,静谧祥和的状态,正是我们现代人或缺许久,一直追寻的境界之所在。
普通意义上的“心经”,就是我们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它是大乘佛法教义之总纲,其内容简洁概要,全经只有260字,属六百部般若之一卷,其中有许多的我们非常熟悉的经典句子,在长时间的阅读和体验之后,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平时的生活之中,诵读心经,可以使自己马上的安静下来,破除内心的执着。佛教和紫砂艺术的结合,在历史上颇有渊源,紫砂的故里宜兴在古代被称为“江南佛国”,在鼎盛的时候,拥有寺庙几百座,寺内僧人有许多的都善制紫砂壶,他们把对于佛教的禅悟和生活的感悟都融入紫砂艺术之中,一种到今天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心经,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佛教经典,也是书法之中最为常见的佛教题材,刻绘在紫砂上面也是顺其自然,受到了许多壶友的喜爱和青睐。每天在喝茶品茗的时候,就可以诵读一遍,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非常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心情的愉悦。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心经风华》,就是有感于紫砂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于是决定在原创器型的基础之上,把耳熟能详的佛教题材镌刻于上,清秀娟丽的字迹和老道流畅的刀工,在紫砂非常具有质感的材质的加持之下,让我们把心经之中蕴含的佛教文化牢记于心,在长期的自我修炼和提高过程之中,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语:佛教自东晋时期传入我国之后,很好的和本土的儒家文化结合起来,共同形成了一种具有普世价值和理念的文化意识形态,得到了许多壶友的认可,特别是紫砂文化和紫砂的结合非常机缘巧合又恰如其分,喝茶和佛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在禅茶一味的氛围之中,更好的体会到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