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竹编工艺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2021-08-28王慧慧
王慧慧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
一、竹编工艺发展概述
传统竹编工艺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并存,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竹编艺术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内涵。
1.竹编工艺发展历史概述
人们最早的生活与竹编工艺产生关系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主要用竹来编织用具寄存物品,为解决储水问题,在竹藤编制的篮筐为骨架,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成为最早的陶器。
“匠人制作步骤精细繁杂,首先是选竹,然后锯竹分段,处理节峰,轻刮竹青,再用斧头把竹子劈开成为竹条,片成较薄的编织用篾,还需要煮竹篾分成竹丝。”被压挑的篾被称为“经”,编入的篾称为“纬”,经纬交织,纵横交错,手工艺人带着创造美的心态去编织,图案繁多,鲜活生动,编出栩栩如生的画面。
2.竹编产业迎来新机遇
第一,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工匠精神被时代正名。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颁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提道要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提高手工艺产品整体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市场协同发展是新的应用尝试,手工艺品交给市场检验顺应了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第二,环保理念日益凸显,溯源传统受创作重视。低碳环保,回归自然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家对“溯源传统”的渴求日益增长。偏爱原生态自然材质,缺乏文化依托与人文的关怀的廉价制品塑料等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竹材日益受到重视和青睐被广泛运用于创作中。
第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文创制作引受众参与。伴随着VR、AR等技术的发展,创造性的以用户互动为出发点,以三维立体视角直观感受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提高趣味性,发展出新的传播路径与发展方向,为竹编文创赋活。
二、竹编工艺在文创产品市场中的运用
优秀的竹编文创产品在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日常使用的文创产品中,更应当具有文化感、价值感以及审美多元、功能实用、内涵丰富这三个特点。
“把文创等同于衍生品”这个误区必须打破,好的文创不应该是新奇点缀,而应该进入生活日常被赋予新的价值。目前的文创产品丰富多样,基于竹材自身的物理特点、肌理美感、哲学内涵,文创产品大致可以被分为三类。
第一,将文化元素、文化符号的图片运用竹编工艺制作产品表面,使其成为产品表面装饰物。家具创新运用竹编工艺作为衣柜的饰面,运用丰富的竹编技艺与碳化等方式装饰产品,在满足整体装饰质感之余将竹材质的优势最大化,将其用于衣柜门既挡尘透气又绿色环保。
第二,从文化符号中提取出可以反映相应文化特质或风貌的地域视觉元素,在视觉美观协调的前提下,将该元素与新设计创意相融合而产生实用的设计作品,如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海棠蝶舞盘”。
第三,基于综合材料创作手法,将文化元素创作出带有文化气息、具有时代特点、紧随时尚潮流的文化创意产品。以竹加入其他文化元素作为新形象转化的综合媒材,例如陶瓷+竹编;花纹+竹编;染色+竹编。
三、竹编工艺在文创产品方向的创新思维
文创产品的制作不能只依靠造型创新,还需要依据材质自身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材质之间的优缺点适配,利用好竹子材料独特的材质特点,让人们更多关注到竹材质的现代化亲和力,打破传统印象中对木制家具的偏好,将传统理念与人们久仰自然的诗意情怀相融合,用文化和美学理念展现当今中国传统竹编文化的良好价值取向。
1.时代技术促发展
在信息技术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主动借助计算机3D建模技术和动效等现代方式打破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隔阂。其一,3D打印早已发展的日趋成熟,各高校也基本具备用于开拓设计思考前期工作的条件;其二,在“互联网+”的时代,可应用VR技术虚拟制作竹编工艺品,开发用户参与式制作模拟平台,形成客户定制拓展体验竹编工艺的渠道。
2.固本之外重创新
在研究传统编织方法和设计思考开拓新方向的时候,我们不能像传统手工艺人在技术上钻研到极致而失去对现代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在各个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关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中缺乏年轻传承者的问题,应当通过新宣传途径引起社会关注,将有想法且愿意发扬传统文化的设计团队或高校带入其中,一是可以解决现代学校之中缺乏优秀传承人指导的问题,还通过设置非遗实践考察项目特色村的形式等与手工艺人长期合作,校、企、非遗方三方联合,使人力资源与教育资源达成共赢。
3.核心价值寻改变
横向对比中日价值取向差异,中国重技术,如篾丝的精细程度、编法的种类、工时的多少、临摹的逼真水平等都是工匠们追求的指标;日本重自然,如竹材的特性(如笔直、柔韧、弹性等)将竹子还原于侘寂,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表达出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的美。并且日本竹编艺人有一种主动钻研的创新进取意识,这是一种坚守但不盲从的谨慎,这为他们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现代人审美提升,追求简约大方设计理念的今天,中国工匠思维或许应该结合当下审美特点做出改变,提升设计创新。
四、竹编工艺的革新
竹编工艺品的制作有许多工序,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功底纯手工完成。如今把基础简单的工序交给机械,比如:竹编机、打结机、起篾机等,让制作过程得到简化,使制作和传承难度降低,将人力用在创新的发展上,推动竹编工艺的新运用。
1.在设计图式上的革新
在竹编大师们的潜心钻研下,如菱形纹编织法、绞纹编织法等经典的传统编制方法仍在沿用。竹编技术在现代有新的继承与创新,比如:台湾竹编中常用的乱编法,先编制基础结构,再用篾片在基本体上进行不规则的穿插,乱而不杂,形乱而神不乱,使这种编织手法具有很强的现代感。而竹编工艺中的图案也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层次多变,独具一格的构成让人眼前一亮,相信加入科技手段后,会碰撞出更多新奇的编织图案和方法。
2.在设计材料运用上的革新
竹编工艺品历史流传较久,可尝试融入现代新材料,如金属材料、玻璃、纤维或陶瓷等,不同的材质带来不同的质感与审美体验,使得竹编工艺产品更具层次感与多元感。如将竹身与陶瓷杯盖相结合,摇身一变成为一套古朴雅致的茶具,又比如彩色玻璃与竹子一起组合成花瓶,色彩丰富,样式有趣别致。这些工艺产品在保留实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几分自然感与设计感。
3.在设计产品系列化上的革新
竹编工艺产品可以与时俱进进行系列化产品设计,形成生活场景的协调与消费者使用场景的革新,有效提升产品的覆盖面以及消费者购买欲望,形成自主品牌。另外组合系列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要确保不同竹编产品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使用时具有整体美观性。
4.在传播方式多元化上的革新
可以将自主创新研发的竹编产品置入竹编艺术生活体验馆进行宣传展出、吸引投资、反馈研发等一系列运作,在文化营销的同时加入新媒体运营矩阵进行媒体传播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好感,以与竹编相关的内容带动竹编产品的认可度,形成外围辅助。
五、竹编文创产品的市场推广
竹编文创需要发展,有自身工艺、技术、定位的革新不够,仍需要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入手探究。因此,在竹编工艺产品设计和发展中,以细分消费者来定位竹编工艺品的创作创新方向更有利于创造出使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从年龄划分,可将消费人群分为Z时代人群、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其中Z时代人群更加追求时尚个性,重美观性大于实用性;可从颜色搭配上更符合Z时代的审美,例如鲜艳撞色;造型上可尝试与Z时代所处的文化背景结合,如和Z时代喜爱的Ip形象联名打造新形象;种类上,可适当于时代背景融合推陈出新,如魔方、拼图、手机壳等新型竹编设计以此来吸引Z时代。而中年消费人群相对于Z时代更看中实用性,在审美上也更偏好简单、稳重的色彩搭配,可多使用原色,以避免颜色过多带来的跳脱感;在造型上,可根据中年人的工作属性开发一系列办公用品,如竹编笔筒或杯垫等。
老年消费人群在这三种消费人群中最为偏好竹编工艺的传统样式,符合老年人怀旧保守的特点。需要尽量考虑老年人特点,在材质上平滑,避免因为倒刺而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在颜色上可采用碳化的技术手段以产生深棕色的视觉呈现,具有质朴感的同时也具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从职业划分,工薪阶层较在意价格和功能等方面,在工艺处理上可以以简单实用为主;白领人群更加偏爱自然典雅的设计风格,在设计上既要具有竹编的自然舒适感,也要具有典雅精致,以进行形象匹配。高收入人群更加看重高品质而轻价格,可根据其个人偏爱与需求进行竹编工艺品的定制服务。
六、结语
古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千百年来,中国匠人用精湛的竹编工艺将竹子带进人们的生活,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今天。如今,时代在改变,在社会崇尚自然和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有利环境下,人们依然需要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将竹编这一手工艺品运用在现代生活中,抓住机遇使前人瑰宝在未来能源远流长。
注释:
①朱慧.基于非遗背景下的当代竹编艺术创新研究与实践[D].杭州师范大学,2020.
②李浩.竹编工艺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艺海,2019(06):104-106.
③梁嘉惠.从艺术与工艺运动启示中国传统竹编工艺的创新思维[J].西部皮革,2020,42(11):46-47.
④周妤薇,宣晓岚,董玲镇,唐玉琴,叶惠吉.新媒体视野下手工艺礼品的网络营销策略——以竹编手工艺品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