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为例探究其冰山原则

2021-08-27莫又铭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海明威战争人性

摘要:“冰山原则”是海明威恪守多年的基本创作准则,这一原则旨在通过极小篇幅的描写为读者大量留白,供其遐想。海明威的短篇《桥边的老人》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从战争中无辜的受害者的角度出发,审视战争,向往和平,讴歌人性。本文以《桥边的老人》为例,旨在从鲜明意象、简洁文字、反复手法、其他细节等方面多角度探究冰山原则在海明威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挖掘作者对文字背后主题思想的深刻诠释。

关键词:海明威;冰山原则;《桥边的老人》;战争;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1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比作一座巍峨雄伟的冰山,人物形象、文字白描等读者能直观感知的就是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主题、思想、背景等并未直接描绘的部分就是冰山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海明威强调,少即是多,以少见多,主张将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1],大量运用白描、象征、重复等手法描写事物的表象,将他作为作者已知的信息进行大胆的省略,为读者留下充足的空间去想象,去发散思维,让读者在细细咀嚼文字时领悟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冰山原则是海明威长期以来写作的基本准则,也是其对自己多年来所积累的创作经验的形象概括。

2 《桥边的老人》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内战全面爆发,该战争被后人视作二战爆发的前哨战。战争可谓海明威的生命镜像[2],他这一生经历了战争,同时也反对战争。这一点在他关于战争冷峻的笔调与关注人性的反战立场中得以体现。除了捐款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外,海明威也与一些著名战地记者、社会评论家多次奔赴炮火纷飞、枪林弹雨的前线,用镜头与纸笔记录下真实的内战场面。

《桥边的老人》篇幅不长,语言简洁,笔法干练,寥寥千字就为读者勾勒出桥边侦察兵与老人交谈的画面。虽是在战争的背景下创作而成,文中却无一处描绘战争中常见的炮火连天、血流漂杵,而是精心选取战争将至前人们争相过桥逃命的场景,一如暴风雨到来前的平静——短暂、平和却又透露出些许隐微凄厉之感。除却首段的场面描写外,通篇由对话构成,看似平常的话语间蕴藏着大量的信息。小说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拉近读者与“我”(即侦察兵)的距离,更添真实之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前的紧张与无声的可怕。文章以老人这一寻常民众的处境为切入点,一如英国诗人艾略特所写的那样,“虽见眼睛,未见泪水”。表达了作者对残酷、血腥战争的痛斥,对法西斯无耻行径的憎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3 山羊、猫、鸽子的鲜明意象

文中出现了三种动物——两只山羊、一只猫、四对鸽子,老人在圣卡洛斯时曾悉心照料它们。这三种动物的出现并非作者无意提及,而是刻意为之,饱含深意,这就需要读者透过冰山一角,深潜水下探索冰山的真面目。

山羊性情温顺,早早被人类驯服,是家畜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海明威用山羊来象征战争中的无辜百姓,他们手无寸铁,平日辛苦劳作,安稳度日,可是面对邪恶的法西斯侵略者,他们无力反抗也无意反抗,虽然恨之入骨,也只能妥协顺从,以求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尽管他们很有可能惨遭杀害,尸横遍野。在面对捕食者的猎杀时,山羊只能四处逃窜,这一点也和文中涌过桥去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一样,在面对即将到来的致命危险时,首先想到的是躲避,活着是其首要目标。在三种动物中,老人最担心山羊:“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原因便是山羊温顺、逆来顺受的性情使其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毫无生存的可能。作者借老人之口,表达了对无辜百姓生命的担忧。

在老人过去照看的三种动物中,他唯独对猫放心:“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在现实中,猫是独居动物,向来独来独往,体态轻盈,来去自如,悄无声息,生人难以靠近。遇到危险,猫会迅速躲避,这也预示着当战争来临时,只有像猫一样快速逃难,无牵无挂,不为情感所累的人才有希望活下去,而老人显然不是这一类人。他滞留在桥边,始终牵挂着远在圣卡洛斯的动物;又由于衰老的缘故,他的动作不再矫健,无法支持他随人群一般“涌”过桥去。虽然文末没有明说老人结局如何,但从老人支撑着站起来,走了几步终又跌坐在尘土里的表现来看,他的命运不容乐观。虽然山羊般的老人会离开人世,但至少貓会照顾自己,还有人能幸运地躲避战争的灾难[3]。鸽子象征着和平,从老人的话语中,可以得知鸽笼并未上锁,鸽子可以在战火席卷前飞向广阔的蓝天,这预示着和平不会就此消亡,体现了战时人们对和平的憧憬与希望。

此外,修饰三种动物的量词也值得推敲。山羊以偶数“两只”出现,寓意如山羊一样的平头百姓在炮火纷飞的时日里,也得有人做伴壮胆,排遣孤独。即便在暴虐的侵略者面前羸弱不堪,也想有人做伴,共赴生死,在彻底的绝望与无力感的侵蚀下,仍保留一丝细微的希望。而文中老人却是孤身一人,虽然他一直在担心山羊的安危,但某种程度上,他比山羊更加凄惨。结合时代背景,从上下文语境中不难推断出,他的家人都在战争中离世,老人极有可能会在孤苦伶仃中离开尘世。即便更加弱小的山羊在炮火中也难存活下去,但它们并不孤独,仍有同类做伴。猫只有“一只”,符合猫灵敏、擅于自我保护的生活习性。与猫一样,老人也是形单影只,踽踽独行,但不同的是,老人并没有迅速避难,而是在原地等待无法逃脱的命运。鸽子以“四对”的形式出现,与鸟类成群结队出现相契合,看似数量很少,但也可构成一个基础的鸽群,暗示即使战乱惨绝人寰,和平也不会殆尽。鸽子让读者看到了战争中的和平曙光,闪耀着人性中向往和平的绚丽光辉[4]。

4 简洁的文字

海明威的作品一向以语言凝练、朴实直观、情感含蓄著称,《桥边的老人》亦是如此。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的使用趋近于零,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极富画面感与表现力的主谓短语。

侦察兵询问老人乡关何处,出于热爱家乡的本能,他回答时“露出笑容”,老人的嘴角不自觉地漾出微笑,饱含对家乡真挚的热爱与牵挂,而在这笑容的背后,则是由于战火不得不背井离乡的遗憾与凄凉。当侦察兵询问动物种类时,老人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唉,只得将它们抛下了。”“只得”体现出老人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暗示战事事发突然,来不及做好准备只能匆忙离去,徒留遗憾。“抛下”则体现出老人的无能为力,不得不狠心作出抉择,生动刻画出在战争面前普通人的弱小与身不由己。当侦察兵好心催着老人赶路时,几番挣扎,老人“终于”又坐回尘土里。“终于”一词体现出老人用尽全身力气站起身行走,却还是因为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等原因不得不放弃赶路。由上文的描写可以窥见老人仍旧放心不下山羊的安危,无法从山羊可能死去的悲痛中走出来,再者老人年事已高,且已经赶路至桥边,无力继续逃亡生活。这一切都导致老人“终于”选择滞留原地的必然,令人无奈、心酸。诸如此类的用词还有很多,经过反复研读揣摩,不难发现平淡如水的文字背后蕴含着海明威对生命的珍视、和平的热爱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5 反复手法的运用

文中多次使用反复的手法,将人物心理微妙的情感变化体现出来,看似波澜不惊的攀谈,主人公内心早已暗流涌动。这也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体现。

“我”两次询问“什么动物?”意义大有不同。第一次是“我”在得知老人由于照顾动物而甘愿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时,内心惊愕而疑惑,好奇心驱使“我”提出疑问:究竟是什么动物才能让老人不惧生死,在上尉通知后才逃离战火纷飞处?在“我”看来,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情。第二次询问发生在老人自顾自说道抛下动物后,这时“我”已经明白,老人将动物当成了家人对待,是他排遣孤寂、积极生活的唯一动力。在两次询问中,惜字如金的作者用整整一段的篇幅描写了战事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人的无动于衷。老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没有迅速撤离,还担心着“无足轻重”的动物们,担心着他“照顾”而非“饲养”的动物们[5]。两处询问,不经意间体现出普通人身上人性的光辉与难能可贵。

此外,老人多次提及他曾照看动物一事,但每次提及都不尽相同,“那时我在看管动物”“我待在那照看动物”“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种大体相同却又存在细微差别的重复手法恰恰体现出老人心理状态的变化——看似平静,实则万千心绪涌上心头。一开始,老人说“那时我在看管动物”还是一种陈述事实的态度,不带有情感倾向。紧接着,怕侦察兵不理解,老人又补充解释道是“照看”而非“看管”,此时,他已在潜意识里将动物当成了家人,从中也可读出老人失去亲人的淡淡哀伤与找到精神寄托后的宽慰。在重新坐回路旁后,老人喃喃自语,“那时我在照看动物”,表明他当时并没料到战争会使自己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原本可以平淡如水,安稳地过下去。最后老人又重复了一遍,“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语气里透漏出委屈、无奈,又有一丝愤怒。作者省略多余的描述,让读者自由发挥想象,感受“八分之七的冰山”魅力——老人仿佛握紧了拳头,又慢慢松开;双眼湿润,却不见泪水。老人每一次重复这句话,感情上都有着明显的递进,仿佛要爆发,却突然一下子消散。海明威借老人之口控诉着战争的邪恶,摧毁了普通人生存的家园,泯灭了他们的求生意志。

6 其他细节

文中还有一些其他细节也能体现出海明威对冰山原则的深刻诠释。“尘土”这一意象在开头和结尾处都有提到,文章首段写道老人的“衣服上尽是尘土”,老人为何会满身尘土?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尘土诉说着老人一路来的风尘仆仆,“水上的八分之一”是老人衣上的尘土,通过想象,“水下的八分之七”也就此跃然纸上:暮色苍凉,土地百孔千疮,人们逃离家乡,行色匆匆地赶往无以名状的远方,被尘土沾染的眼眸里透出迷惘与绝望。结尾处,老人最终还是跌坐在路边,尘土掩面。在战争中,无数人妻离子散,经历生死离别,老人是战争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但他无法置身事外,安度晚年,只能如同一粒尘埃般,漫无目的地在血雨腥风中沉浮,最终无声无息地落下,无人在意。

“桥边”也被多次提到。桥的这边是迫近的战争,是兵荒马乱,留下意味着死亡;桥的那边是未知,或许有安全的家园,也可能仍是末日,但人们已经管不了那么多,纷纷涌过桥去,企图紧紧抓住生的“稻草”,即便这根“稻草”也很脆弱。桥这一形象象征着人们对生的渴望,对和平的无限向往,通过对桥上场景的描写,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不言而喻,让读者感受到大战在即的焦灼。老人只能待在桥边的路旁,仿佛被世界遗弃了一样,他离生也就一步之遥,可是他“太累了”,已经“七十六岁”,再也“走不动了”。最后也只能是“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在桥边等待着战火的肆虐。又或许他本可以咬咬牙拼尽全力,艰难地走过桥,迎接未知但又有着无限可能的新生活,但是這些年来他一直照料着的动物早已成为他家人离世后的精神寄托,而如今他又失去了它们,继续活着也失去了意义,生命的煤油灯还未燃尽,他便亲口熄灭,待轻烟逐渐消弭。

7 结语

作为海明威反战立场的代表作,《桥边的老人》言简意赅,意味颇丰。通过大量短句、鲜明意象、反复手法、对话细节的精妙构思,生动勾勒出战争背景下普通人对和平的向往,字里行间闪耀着平凡人性的熠熠光辉。此文是冰山原则的典型范例,读来隽永而不失厚重,读者可通过有限的信息领略海明威的无穷深意。

参考文献:

[1] 徐昌才.八分之一与八分之七——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教学镜头[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2020(7):70-72.

[2] 苏宁峰.跌落尘埃的深渊——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主题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20(4):55-58.

[3] 刘海云.山羊、猫与鸽子的人性光辉——解读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10):20-22.

[4] 谢昌霖.解读“冰山”里潜着的“三要素”——《桥边的老人》的一种教法[J].语文知识,2016(2):63-65.

[5] 张志鹏.海明威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对比分析《老人与海》《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桥边的老人》[J].现代科技,2015(8):97-98.

作者简介:莫又铭(1999—),男,江苏泰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海明威战争人性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海明威名言
逼近人性
海明威:《雨中的猫》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