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在线教学中技术的角色
2021-08-27王佳炜
摘要:本文提出,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协同推动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在线教学对技术的认识需要实现技术哲学对技术约束的超越、从技术工具观中抽离。在线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大规模复杂教育,如何解决个性化学习趋势和大规模培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服务未来社会的高等教育的困惑之一,这也是传统教学中难以实现兼顾融合的痛点,而依托新技术的在线教学为此提供新的融合解决途径:5G通信技术优化云端多元学习场景体验、教育大数据驱动AI个性化教学应用。
关键词:在线教学;高等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13-0107-03
● 背景:技术革命与教育革新的耦合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相互作用,协同推动社会进步,而人类在应对技术和社会变革时,总是以改善教育作为回应。进入20世纪,为适应公司经济形态下的办公室工作,大学教育又开始增加专业学位的建设。每逢重大的技术变革,教育也必随之调整,以使人类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2012年,在线教育开始活跃并迅速发展,事实上,这并不是人们第一次利用传播技术改善教育。MOOC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函授课程”的远程学习,美国的赠地大学将函授课程作为向社会大众传播知识的一部分。20世纪20年代广播开始普及,很多大学开始建设广播课程,随后演变成通过广播和电视进行远程学习,早在1922年,托马斯·爱迪生就表示“我相信电视注定要改变我们的教育制度”。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信息科技革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信息在不同空间的传播速度。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学生借助摄像头和麦克风在任何地方都能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门课程,《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之年”,很快这种教学方式就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一面,出现了如对学生学习高度自律性的要求、教师如何与远远超出线下课堂规模的学生保持良好互动等问题,“对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信息技术革命并没有对大学中的学习成本与学习效果这两大问题产生影响”。
“LECTRUE(讲座)”从一开始就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里,讲师向学生朗读讲稿,学生记录笔记。随后经历过几种形式的演变:教师给学生提供印刷资料、教师给学生做总结、教师向学生灌输自己对特定知识的理解。尽管这种被动学习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曾多次受到批评,但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进行一对多的集中讲授教学方式从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这种单向、线性、规模化的教学方式并未有所改变。知识不能完全等同于教育,知识可以用符号表示、存储、复制和传播,互联网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廉价。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已经发生转变,这也改变了原来被动学习的模式。
● 认知:在线教学需要从技术工具观中抽离
在中世纪,在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的课堂里,大学教师在讲台上讲授,一群学生忙着记录笔记,这种深深根植于“前古登堡时代”的高等教育模式和今天大学课堂里的情境相差无几。活字印刷机被发明后,印刷的书籍成为课堂教学必备物,虽然之后黑板换成白板,粉笔板书被PPT替换,但随着各种功能齐全的在线教学平台相继涌现,这些技术虽能积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但其本质仍属于第三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果只是将众多新技术抛入课堂,而教学方式还停留在以前的状态,新技术就只能是教育的装饰品。对高等教育而言,技术绝不是仅用于完成现有教学培养模式的又一种方法选项,也不只是简单完成既定教学模式和教学任务的工具,技术的革新势必会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产生颠覆性影响。而技术的工具观则会严重制约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阻碍高等教育的革新发展。即便撇开技术因素看教育,无论技术如何变化,教育总是致力于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实现自我价值,从这一点来看,教育的使命置身于任何技术环境之下都是不变的。因此,在线教学不能停留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缝缝补补,而应在新技术支持下促进教育流程再造,探索新型教学服务供给方式。
● 难点:个性化学习趋势与大规模培养需求的融合兼顾
面向未来高技术社会的教育需要同时兼顾个性化培养和大规模培养的双重需求,这涉及高等教育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一方面,面对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个性化学习和学习的终身化是必然趋势。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之下,更强大的算力、更先进的算法、数据的爆发增长、机器学习算法的进步等诸多领域的技术革新共同推动人类社会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具有克服人类资本和劳动力限制的能力,在带来新价值和发展资源的同时,实现大量劳动力的释放:不仅重复性和标准化的工作会被AI替代,人工智能也能开始替代人类进行决策或者从事任务,决策让渡趋于普遍。随着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投资顾问、无人飞行器、智能家居助手等人工智能产品的兴起,AI在决策和行动的自主性层面正在脱离被动工具的范畴,这也催生出对工作者的新型工作技能的要求。当AI正在以一种无法预测的方式改变工作时,高等教育需要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变革提供新的教育,具备区别于AI的深度专业力和创造力的个体,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竞争力。因此,面对新一轮的技術革命,高等教育需要从传统大规模的标准化培养转向个性化培养,实现与每个人能力匹配的个性化学习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大规模培养仍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使命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创建人力资源强国的另一种解释就是人才的大规模培养,而人才的大规模培养需要在教育中实现公平,教育公平问题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
总之,在实现能够和每个人能力匹配的教育的同时还需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教育的公平,大规模复杂教育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如何在实现一对一个性化培养的同时,兼顾大规模的教育公平,即如何解决个性化学习趋势和大规模培养之间的矛盾,成为面向未来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的困惑之一,这也是传统教学中难以实现兼顾融合的痛点,而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在线教学为此提供新的融合解决途径。
● 角色:技术为提高在线教学生产力赋能
AI掀起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新热潮,在线教育领域也正在迈向被新技术赋能的新时代,新技术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选项与机会,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提供支持,为提高在线教学生产力赋能。
1.5G优化云端多元学习场景体验
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教学场景的重构,从有围墙的统一固定教室分散至每个学生所在的生活空间,基于云端的教学内容和每个学生不同时空中的时间坐标、空间坐标,构成了在线教学独特的教学场景,这种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云端多元学习场景所构建的非线性学习场景也是个性化学习的一部分。5G通信时代的到来,让基于云端多元学习场景的在线教学体验有机会得到充分优化。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都能与任何学习資源连接,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基于云端的教学场景,开启个性化非线性学习场景模式。同时,在5G技术的支持下,VR、AR、MR等技术的使用体验会更流畅。对教学来说,充分利用VR等技术构建虚拟学习环境,能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课堂教学体验,再加上各种可穿戴设备,学生即可随时随地在沉浸式学习场景中接受生动教育。例如,冰岛大学考古专业通过VR技术让学生无需潜水驾照,通过网络仅借助一部VR眼镜就能亲自体验三百多年前在冰岛海岸非法航行时遭遇猛烈风暴沉入北大西洋的荷兰走私船只Melckmeyd残骸的每一个细节。
2.教育大数据驱动AI个性化教学应用
教育大数据让教学有机会真正读懂每一位学生,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培养的目标。基于学生留在云端的学习行为数据,人工智能学习系统能为学生提供智能学习反馈和个性化学习方案。AI可以完成收集学生作业、记录课堂行为、单元测试数据等工作,不仅可以节约教师人力,提升教师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新技术正在驱动教学方式的变革。例如,AI在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对不同学生的学情开展个性化诊断,并进一步为每位学生制订自适应的辅导和练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以美国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独角兽Knewton学习平台为例,通过数据收集、推断及学习建议这三个层面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一对一适配,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学生使用过Knewton课程。
● 结语
面对技术加速变革的未来,教育需要从工厂流水线式的教学场景中抽身,学生急需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所带来的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未来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必然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而技术革命这种转变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为满足未来大规模个性化学习的培养需求,高等教育对新技术的认识需要实现技术哲学对技术约束的超越,未来教育是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时代,充分发挥机器与人类不同的优势是提升教学生产力的关键。技术不只是一种工具,技术要从扮演教师教学的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技术手段的使用也应该个性化,而非标准化。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功能角色需要从强调宣讲知识的技能,让位于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因此,掌握整合基于新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将成为高等教育今后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需要形成相应的能力素质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尤其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角色认识与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力成为教师能力素养中必要的组成部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结构的构成因素亦更加多元,包括数字技术知识教学迁移能力、数字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数字化交往能力、数字化教学评价能力、数字化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数字化发展的能力等将成为数字教师的核心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美]凯文·凯里.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社,2019:97.
作者简介:王佳炜,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传播、数字营销、新闻传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