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烽火洗礼的《新华日报》印刷机
2021-08-27李珂李凰言
李珂 李凰言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新华日报》:“我们不仅有一支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支‘新华方面军。”由此可见,在毛主席心目中,《新华日报》的影响力非常大,足以媲美一支军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党报,《新华日报》为宣传党的主张,鼓舞人民斗志,维护、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极大贡献,被人们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
《新华日报》共发行3231期,在其发行的9年1个月零18天的漫长岁月里,一台高约1米、长约2米、重达一吨,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一直担负着繁重的印刷任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共产党员、新闻人潘梓年就在武汉积极筹备《新华日报》的出版工作,经周恩来的据理力争及进步人士的帮助,中国共产党获得在汉口公开出版发行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理论刊物《群众》周刊的权利。
为了早日出版报纸,1937年冬天,潘梓年在武汉一家小报印刷厂购得了一台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同年12月,印刷机投入了《群众》周刊的印刷任务。1938年1月,《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印刷机又承担了《新华日报》的印刷任务。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中国共产党驻国统区的公开机构及新华日报社辗转迁渝。印刷机也随之被撤至重庆西三街,继续把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传播给民众。
因为印刷任务繁重,印刷机常常需要24小时连续工作。当时,国民党暗中破坏,导致报社经常断电,使得印刷机损耗变得非常大。印刷机的左下角甚至被折断过,工人们找来铁钉、铁皮进行了修补。印刷机如一个负伤的战士,继续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作战。
1939年,日机对重庆狂轰滥炸,印刷机被迁至化龙桥虎头岩下,在简易防空洞内,为党的新闻事业艰苦耕耘。
1941年1月,皖南事变震惊中外。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诋毁与污蔑,周恩来愤然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和“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两幅题词。国民党顽固派没有想到,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刊登了这两幅题词,将皖南事变的真相告之于天下。
当时,为了应对国民党新闻检查,印刷厂的同志们排了两个不同的版式,一个是没有周恩来题词的报样以应对检查,另一个是有题词的报样,并悄悄连夜赶印。等国民党检查人员发现时,报纸早已在街头销售,并且加印了5倍之多。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机智的斗争手段,使得《新华日报》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而这台印刷机无疑是一位功臣。
1947年2月28日深夜,国民党军警宪特突然包围了《新华日报》重庆分馆,无理将《新华日报》查封。3月上旬,当《新华日报》重庆分馆全体留渝中共党员撤返延安时,这台印刷机被国民党军警拖至重庆南岸一个监狱的仓库中封存。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军管会清查监狱时发现了这台印刷机。由此,《新华日报》印刷机有了更形象的称谓——一位受过伤还坐过牢的“老战士”。
重庆解放后,中共重庆市委将印刷机运回市中区(现渝中区),为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刷文件,后又转交到市计划委员会印刷厂,直到1985年7月才正式“退休”。“退休”后的印刷机被拨交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成为镇館之宝,并一直在陈列室中展出。
这台印刷机不仅是印刷《新华日报》的功臣,还是历史的见证者。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给印刷机通上电,它依旧可以正常运转。
(作者李珂系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文物管理员)
心声
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中,《新华日报》印刷机这个“大块头”安静地陈列着。走近观看,陈旧的皮带套在大小不一的轮子上,看上去这台印刷机似乎随时准备着再次启动。
在展厅内踱步参观,恍惚间我们又能听见抗日战争期间肆虐重庆的轰炸声,又能听见这个“大块头”哗啦哗啦地印刷那些充满愤怒和激情的文字的声音。当年,这台印刷机和作为党的喉舌的《新华日报》,在中国大地泣血高呼,激励着爱国民众继续抗争,也播种着民族独立自强的希望。
漫长岁月过去,和平年代里,这个功成身退的“大块头”犹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安静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与忠魂,也教育着年轻的一代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文物档案
文物名称:《新华日报》印刷机
发现时间:1949年11月30日
展出地点: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