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党建引来“源头活水”
2021-08-27郑友
郑友
“顺着针眼走,不然背面花纹是乱的。”7月7日下午,万州区双河口街道螺蛳包社区富康花园小区的休闲亭内,居民们聚在一起,听68岁的向光亨传授纳鞋垫的秘诀,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时间倒回到两年前,富康花园小区争地种菜、抛物吵架和邻里纠纷频发。
改变得益于万州区自2019年开始实行的“楼栋工作日”机制。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万州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由区级领导包片,通过党建引领自上而下多方联动,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创了“人人参与、人人治理”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
两年时间,万州区因地制宜,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源头活水”,打通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400多个,各街道办结群众诉求3000余件。
“把群众身边事办实、办好、办到位”
7月7日,万州区钟鼓楼街道桑树社区的桑树廉租房小区,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
“人脸识别通过,门锁已开,请通行……”当天上午11时,10号楼1单元的方中珍买完菜回来,将脸对准显示屏,随着“嘀”的一声,楼道口处的铁闸门应声开启,她顺利“刷脸”通过。
桑树社区党委副书记贺靖婷介绍,人脸识别系统不仅反应灵敏,还和公安系统联网。“想不到我们小区也能用上高科技,不仅进出方便,安全也有着落。”方中珍听罢乐呵呵地说。
雨“滴答滴答”地下个不停,绿化带里面郁郁葱葱的植被犹如浇了一层油一样,苍翠欲滴。
“你看,这片绿化带里的植物长得多茂盛,如果我不说,你肯定想不到此前这里是个垃圾堆……”2016年小区建成投用,方中珍是首批住户,她回忆说,“刚搬进来那会儿,有人直接将生活垃圾丢在这里,长期无人清理,垃圾堆成了小山,恶臭熏天,路过都要捂鼻子。”
一旁的居民谭家治补充道:“不仅如此,还有人在公共区域乱搭乱建、毁绿种菜,甚至喂鸡喂鸭,大家束手无策。”
由于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桑树社区“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从去年开始,社区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提出“把群众身边事办实、办好、办到位”的工作思路,带领12幢楼的1222户居民走上了小区自治之路。
在社区干部耐心宣传和引导下,居民们渐渐有了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不仅相互监督不文明行为,还积极为小区建设作贡献。
与此同时,桑树社区党委积极发挥九网格廉租房小区党小组“微阵地”作用,突出红色主题,以居民自治为抓手开展小区治理,通过设置红色意见箱的方式,广泛动员群众为社区治理工作谏言献策。
通过积极发动小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小区能人牵头领事,桑树社区分别建立了“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红帽子治安巡逻队”、“红袖章文明劝导队”、“红肩章矛盾纠纷调解队”4支小区“红色队伍”。
在了解到居民晾衣不便后,桑树社区随即在每栋楼前统一安装了晾衣杆。“除了晾衣杆,社区还为我们争取了很多便民设施,比如健身器材、休闲桌椅……”谭家治表示,小区变化可用“今非昔比”来形容。
“大杂院”摇身变成“幸福院”
环境整洁有序、车辆停放规范、邻里关系融洽……如今的万州区双河口街道螺蛳包社区富康花园小区,幸福洋溢在每一位居民的笑脸上。
1999年建成的富康花园小区共有房屋6幢19个单元357户居民。作为三峡移民重点安置小区,该小区以“富康”命名,寄托了一代人对新生活的期盼。然而,入住没过几年,脏乱差便成为小区常态。
“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三不管小区。”回忆起小区治理前,64岁的居民吴建华连连摇头。
长久以来的情景深深扎在了吴建华的记忆深处:小区属于直管公房,没有缴纳大修基金、没有物业管理,公共区域绿化带被种成了菜地,甚至有住户圈塘建舍、养鸭养鸡,晴天小区垃圾熏得人睁不开眼,雨天污水横流,让人下不了脚。
是什么讓一个有着22年历史的“大杂院”焕发了新的生机?“党建引领!”螺蛳包社区党委书记李建碧一语道出答案——社区通过坚持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小区自治,推进“三网融合”,实现了多方联动、资源共享。
久而久之,小区内逐步形成“让党旗飘起来、让党员干起来、让能人站起来、让群众动起来、让人心聚起来、让服务优起来、让环境好起来、让氛围浓起来”的多元化社区治理新格局。
如今,“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在富康花园小区随处可见:便民设施不断增多,文化长廊、充电桩也一应俱全,就连附近的超市、菜市场、公交车站等配套设施也跟上了步伐。
在社区干部和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昔日集脏乱差于一身的“大杂院”,摇身一变成了干净整洁、生活便利的“幸福院”。
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7月7日下午4点,雨过天晴,万州区高笋塘街道太白路社区诗酒小巷,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
起于太白路摩登星乐荟路口,止于白岩书院路红树林的诗酒小巷,作为万州区“双亮”新亮点,巷子不大却韵味十足。青砖古墙为底、古朴瓦檐为顶,诗酒文化元素缀饰其间,一条独具风格的可观、可听、可咏、可品的诗酒文化街呈现眼前。
诗酒结缘,传承千年,流韵万州。经过风貌改造重现巴渝民居韵味的小巷,引来了20多家本地土酒商家。
太白路社区党委书记吴继涛介绍:“去年9月以前,诗酒小巷还是一条车辆随意乱停乱放的狭窄巷子,别说会车,有时候就连行人经过都得侧着身子。”
原来,太白路社区44个楼栋几乎都建于上世纪末,配套设施少,且为清一色的单体楼,车位配比严重不足。尽管马路对面就是繁华的高笋塘商贸城,但因缺乏有效的管理,让巷子两边的发展“疲态尽显”,绝大多数商铺都用作了仓库。
要改变长久以来的状况,难度可想而知。“费钱”、“不方便”,成了居民反对的理由。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旗插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内。”吴继涛说,“在具体实施中,由社区党委委员任网格长,小区党员任党小组长,同时通过党员模范带头,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强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久而久之,居民自觉将车辆停进了小巷周边商圈的两个大型停车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社区秉承“一拆、二改、三建”的原则,对沿路居民楼栋进行了整改,整体与诗酒小巷相得益彰。
据悉,今年万州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全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楼栋工作日”、“双亮”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继续深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真正实现了把群众的身边事办实、办好、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