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乙己》的讽刺艺术

2021-08-27辛银菊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超孔乙己鲁迅

辛银菊

摘 要:魯迅先生的《孔乙己》具有“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艺术特色。它根植现实写作,讽刺深刻生动;巧用夸张,既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不失真实;严守分寸,爱憎分明,讽刺恰当;在人物的自相矛盾中不仅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和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和批判,也表达了对深受其害的像孔乙己一样受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哀伤。《孔乙己》的讽刺艺术高超,不愧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鲁迅;《孔乙己》;讽刺艺术;高超

在我国小说发展过程中,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讽刺小说等精彩纷呈,都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鲁迅的《孔乙己》就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其不朽的艺术特色。

一、植根于现实主义土壤,讽刺深刻生动

鲁迅曾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他塑造的典型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讽刺某一种,就是讽刺了某一群。因生活的真实,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形象就具有典型性。

我国的科举制随着封建社会的日趋没落,弊端百出,其腐朽性、反动性充分暴露出来,因此而爬上去的升官发财,作威作福;跌下来的穷困潦倒,遭人唾弃,受人歧视。科举制度的腐败,对一些人灵魂的毒害已无以复加,这使读书士子既孜孜然,又惕惕然,因而明清时期老童生、老秀才特别多。《孔乙己》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鲁迅抓住了现实社会中这类醉心于功名,狂热追求的人,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塑造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寒酸、麻木不仁的形象。正因鲁迅对孔乙己的讽刺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作者的倾向性就自然流露出来,对封建礼教,封建科举制度的批评就更为全面彻底。

二、奇特而合乎情理的夸张

夸张不但无损于真实,而且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合理夸张同样能够收到强有力的讽刺艺术效果。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渴望能够中举,追求功名,但“终于没有进学”,然而他到死都在执迷中,其命运也就可悲可叹。在别人揭他的短时,他抵赖、狡辩:“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接着是“之乎者也”之类。这正是孔乙己感到最羞辱、最丢人的事情,却仍要用“读书人”自喻,引经据典,掩饰空虚的内心,自欺欺人。他教小伙计写“茴”字,卖弄学问,还说“茴”字有三种写法。对于孔乙己的生活细节,作者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又有合乎情理的夸张,对孔乙己的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精神麻木、可怜可悲、可叹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悲剧的命运在事情发展的必然之中令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三、严守分寸,爱憎分明,讽刺恰当

鲁迅以讽刺的笔法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这一主旨。对于贪官污吏丁举人是冷嘲热讽,讽刺中更多的是揭露和鞭挞。对于受封建社会礼教和科举制度毒害的人,作者既有讽刺,又有一定的同情成分,态度严肃,憎爱分明,讽刺恰切而又有分寸。鲁迅在刻画孔乙己其人之时,放在了特定的环境中。孔乙己已经穷困潦倒,青白脸色且伤痕累累,乱蓬蓬的花白的胡须,又脏又破的长衫,指出孔乙己的经济状况不好,也暗示人物的悲惨结局。孔乙己在人们的哄笑声中“满口知乎这也”,接着便是难懂的话,表现了人物的可怜可悲。虽然孔乙己也曾读过书,但终究没有“进学”,是“士子”中的落伍者,因而穷困不堪,且仍自命清高,处处以读书人自居。孔乙己一旦中举,也必然会有“范进”那种喜极而疯的结局。正因为他跌下来,且不会营生,好吃懒做,致使越来越穷以致出现偷窃之事,直至后来逐渐消失。鲁迅以其辛辣的讽刺之笔,刻画了孔乙己这位迂腐麻木、潦倒不堪的人物形象,在炎凉莫测的人世间跪爬着、苟活着,直至无声消失,从而写出他完全是一个多余的人。鲁迅写《孔乙己》让读者在辛辣的故事中了解孔乙己,在沉重的思索中去寻求孔乙己致死的原因。鲁迅不赞同孔乙己的处世之态,怒其不争,但又哀其不幸,却也是实在而深刻。当然,这种情感与吴敬梓寄托在范进等人身上的是不同的。鲁迅不仅通过《孔乙己》无情地批判和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更主要的是唤醒民众,推翻这种吃人的社会制度。在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突出了孔乙己的善良性格特征以及他被科举制度迫害致死的悲惨结局,引起人们对孔乙己的同情,增强了人们对那个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憎恨。

四、让人物自相矛盾,讽刺效果自现

孔乙己本来穷困潦倒,鲁迅写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语道破了他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喝酒时“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表明了本来潦倒不堪,却又装富,炫耀自己,自欺欺人,使人物在自相矛盾中出现。本偷窃,却又说窃书不算偷,孔乙己在自相矛盾中狡辩,虚荣自欺。作者抓住矛盾之处,用力刻画,活画出一个不可理喻、无可救药的腐儒形象,鲁迅并不对其褒贬,他给孔乙己搭建了一个适当的舞台,让人物自己去表演,让读者自己作出评价,不言之中,美丑自觉。

《孔乙己》作为一篇短篇小说,继承和发扬了《儒林外史》等文学名著所表现出来的讽刺艺术,有些地方像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批判及讽刺更胜一筹。《孔乙己》不愧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高超孔乙己鲁迅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dynamic stall flow control using a microsecond-pulsed plasma actuator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宝塔山咏怀
Path of Momentum Integral in the Skorniakov-Ter-Martirosian Equation∗
孔乙己(下)
孔乙己
鲁迅《自嘲》句
美蓓亚展示提高汽车性能的高超技术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