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

2021-08-27李建伟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李建伟

摘 要:初中正是学生树立道德观念、形成健全人格、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教学需求,老师应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探究,以此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的。主要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近些年,青少年犯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加强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热门话题,也成为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但目前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老师应积极面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科学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1.教育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初中学校管理者或老师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以为学生还没有踏入社会,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对学生学习成绩过于重视,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这就导致无论是在老师配置上,还是在课程安排上,都存在缺陷。这样的一种教学理念会让老师失去积极性,让学生也不够重视,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依旧停留在传统板书或照搬书本,这样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趣,而且缺少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学生缺乏参与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3.教学脱离生活,影响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和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最终又将服务于生活。但在当前教学中,老师的教学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深度分析,也没有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的学习也仅仅是背诵记忆,却没有和自身或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理解不够深刻,也难以学以致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从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思想观念的建立和个性特征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就有可能发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将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讲一下自己身边的好朋友,和其他同学分享有一个好朋友的感受,交流交友过程中的快乐和烦恼。还可以通过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和老师、同学讨论应该如何和朋友友好相处,甚至可以问同学自己有哪些缺点会影响交友等。这样的话题和学生自身息息相关,学生都会比较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和讨论中。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明白友谊的价值,会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还会学习更多的交际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养,为学生快乐生活和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2.合理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多媒体是当前使用较多的辅助教学手段,不仅使教学方式更灵活、更多元化,还可以补充、拓宽和延伸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内容和学生有很大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引导学生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一些有关生活中常用法律知识的视频,用这些生活中的案例告诉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如何用这些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如果买东西被欺诈,卖家是否犯法,学生应该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寻求帮助,现实中如果被人压迫或勒索,应该通过什么途径保护自己等。在这些日常生活常见的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就会不断提升。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例告诫学生遵纪守法是每个人的义务,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自己哪些不经意的行为是违法的,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联系生活,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如在学习“爱在家人间”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父母是怎样陪伴自己一点点成长的,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彻夜照顾的,自己又为父母做过什么,这样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感恩教育。

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道德與法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老师应重视学生的德育,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3):201.

[2]宋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6):114.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