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喜欢你像个孩子
2021-08-27孙亦华
孙亦华
〔关键词〕讨好型人格;家庭教育;安全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7-0069-02
假期中,几乎每晚,只要我开始跑步,儿子就会搬台电脑或抱本书到我身边。然后,我边跑步边看电影,他窝在我的被窝里或折纸或玩魔尺或看书,各自尽兴。
这个已经快跟我一般高的小小男子汉,还常常这样对我说:“妈妈,我越来越喜欢待在你身边了。待在你身边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
但他也并非成天黏在我身边。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各自忙碌,不过,也并非各自安好。
这个假期中,他的脾气也见长,常动不动就脸上晴转阴。
但面对这样的每晚黏人和脾气见长,我心底里却是欢喜的。
曾几何时,我是个标准的虎妈。而儿子,则是众人交口称赞的“高情商”。小小年纪的儿子,很会照顾他人的情绪:在班级里,他是老师很得力的助手,是男同学的好玩伴,也是一众女生的小暖男;在爸爸妈妈身边时,他会主动扛起超市购回的大包小包,会主动拿出压岁钱给妈妈买漂亮衣服,也常常夸赞妈妈的厨艺,并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家人吃。可以说,除了学习上偶尔粗心,生活中有时捣蛋,他真的是个很不让人操心的孩子。
可是,有几件事情,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
一次去乡下接儿子,奶奶无意间说漏嘴:跟着爷爷奶奶住的那段时间,儿子的脾气臭得不得了,动不动就跟大人翻脸。
又一次,送儿子独自参加闺蜜家孩子的生日宴。本以为他会继续保持在家的绅士风度,谁知他居然无视整整一桌人,独霸了一整盘鸡翅,边狼吞虎咽边问大伙儿:“你们都不爱吃对不对?”
还有一次,是二年级时,他对一道难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而一向特殊照顾他的大李老师并没有邀请他分享,他于是在課堂上喊出了“大李老师神经病”……
这些事情让我尴尬又自责。虎妈开始反思自己:一定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后来,我去读了很多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的书,渐渐拨开了云雾。
的确,儿子的暖男表现,得益于爸爸的身教影响,更得益于我们严格的家庭教育。
但我原来不知道,有一个词,叫“讨好型人格”。我不知道,做懂事的孩子,其实很累。
只要老师一句话,他就屁颠颠儿地忙前忙后为班级服务,然后心甘情愿把一大堆作业留到回家做;只要同学一声央求,他就会热火朝天地帮忙打扫卫生,忘记了妈妈还在校门口冷风中独自凌乱;面对明明那么喜欢的起司蛋糕,他会吞着口水克制着欲望,留一半送到妈妈嘴边,只因为我们教导“好东西要分享”;明明晚餐有时并不太符合他胃口,他也会很耐心地全部吃完,还不忘夸赞妈妈几句,只因为妈妈说过“我做饭做菜也很辛苦的”……
其实最初他也不是这样的,他会不愿意帮妈妈提东西,但遭遇了“你一点都不贴心”的评价;他会挑剔妈妈做的饭菜,但遭遇了“那你就不要吃了”的待遇;他会要求爸爸陪他玩,但遭遇的是“现在很忙,你等一会儿”的无尽等待……
在一次次抗争中,他一次次撞破头,于是,他学乖了,他很配合地被大人用他们的一套标准打造成为一个令大人无比骄傲的作品。他变得越来越听话懂事,周围人对他越来越赞赏有加。
与此同时,他也越来越明白,做哪些事,可以赢得大人的夸赞;而哪些事,想想就好,但不可以说不可以做。因为一旦说了做了,可能会被批评,被责骂,甚至可能失去被爱的权利。
可是,凡事有度,物极必反啊。那个平时经常吃不到糖的孩子,一旦有机会拿到糖罐子,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就会开启疯狂嗜糖模式。因为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奇怪,对那些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一定会换种方式想方设法地补偿自己。
于是,儿子在那些他不必害怕失去的人面前,活成了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模样——比如在无比宠爱他的爷爷奶奶面前,想生气就生气;比如在无比呵护他的大姨九姨和倪好哥哥、小奕姐姐面前,肆无忌惮地狂吃鸡翅;比如对着无比偏爱他的大李老师,可以飙脏话……
想起了自己班上的一个女孩子。上个学期末,因为一点小事,我批评了她。下课后,她没有找我解释,而是跑去跟班主任哭诉。
得知情况后,我很内疚,更是羡慕那位年轻的班主任。因为我知道,人们往往只会把最脆弱的内心、最真实的自我,暴露在最具安全感的地方,和最有安全感的人面前。所以,我很羡慕她,可以被孩子这样信任。
所以,这个假期中,当儿子越来越黏我,也越来越会发脾气的时候,我的欢喜无法形容。
我知道,那是因为我舍得花时间去倾听他哪怕很荒诞的想法,是因为我花心思训练了我的评价语言,是因为我尊重并认可了他很多未必成熟的做法,是因为我批评他的时候也不忘告诉他“哪怕你错了,妈妈对你的爱也一分不会少”,更是因为我会无比幼稚地和他一起玩动画片人物角色扮演,然后与他一起笑瘫在沙发上。
和儿子从前的“高情商小暖男”人设相比,他现在变得更幼稚、贪玩、搞怪、无厘头,很多行为看起来像是在“倒退”。但我知道,这其实是一个进步!一个很大的进步!
英国儿童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观点,叫“有益的退行”,意思就是,当一个人压抑的依附需要被释放出来了,举止才会变得十分像个小孩子。这让我想起了曾读到过的类似的话:在你最爱的又被你爱着的人面前,你会退化成一个孩子。
所以,我亲爱的孩子,将来总有一天你要长大,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风风雨雨,那么现在,在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你就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地做个孩子吧,享受像孩子一样的快乐和悲伤,享受愤怒和哭泣的权力。
你一定要记住:你哈哈大笑时的酣畅,我爱;你闷闷不乐时的忧伤,我也爱;专注阅读时的沉静,我爱;调皮捣蛋时的闹腾,我也爱。
前几天你跟我说:“妈妈,你知道为什么你的笑点总是那么高吗?或许是因为你大脑的额叶上部受过撞击。书上这样说的。”孩子,不是妈妈的大脑受过撞击,而是妈妈大脑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出了问题,妈妈忘记了童年原本该是什么模样。
所以,孩子,我不仅会让自己的笑点低一点,低到和你一样高;我还会让自己的要求低一点,低到和你的年龄一样高。
孩子,爸爸妈妈要求不高,你慢慢来。
孩子,童年很美好,我们慢慢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盐县滨海小学,嘉兴,314317)
编辑/张国宪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