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社和明复图书馆溯源
2021-08-27李迅
李迅
1945年12月30日,民进在上海中国科学社(今陕西南路235号黄浦区明复图书馆,2011年以前称“卢湾区图书馆”)宣告成立。为庆祝民进成立75周年,2020年12月30日,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开馆仪式在上海市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举行。笔者长期在上海市委统战部门工作,多年来不断搜集资料,并曾先后访问了中国科学社的老社员、上海市政府参事杨小佛先生(杨杏佛先生之子),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档案馆等,希冀通过史料追溯一些民进成立旧址——明复图书馆以及中国科学社的情况。
中国科学社的诞生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最早诞生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
1918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设总社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Science)为模式,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以后又发行了《科学画报》《科学译丛》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所。1928年,中国科学社定址上海,在全国设有分社或支会,社员多为科学、教育、工程、医务界人士,除学术活动外,办有生物研究所、明复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科学》《科学画报》《科学季刊》等杂志及《论文专刊》《科学丛书》《科学史丛书》等。
明复图书馆原名中国科学社图书馆,1920年8月15日在南京成贤街文德里中国科学社北楼成立,1922年1月开馆。1928年9月,中国科学社在上海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购地建筑新图书馆,1930年7月落成,1931年1月开馆。为纪念已故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胡明复,故命名为明复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原在南京的图书馆藏书,除生物书刊仍留南京供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参考之用外,其余书刊均移入上海新馆。抗日战争期间,南京藏书随中国科学社内迁重庆北碚,抗战胜利后,由于南京中国科学社及生物研究所的建筑已毁于战火,北碚藏书全部移藏上海馆。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科学社
任鸿隽(1886 —1961年),祖籍浙江湖州,化学家、教育家,辛亥革命元老,我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社主要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五辑)中曾撰有《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一文,介绍了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社与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及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等团体联合向中共中央及政府建议,召开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并组织筹备委员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帮助下,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于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科联)和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普),来辅导发展科学工作。
任鸿隽以及中国科学社同仁在参加了这次会议之后,逐步认识到党和政府对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此后的科学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的事业,前途无限光明,无须私人组织来越俎代庖”。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经过留在祖国大陆的全社同仁一致同意,将多年來所办事业逐步归并国有单位。
1951年,《科学月刊》率先与《自然科学》合并,转由全国科联刊行;1953年,《科学画报》由上海科普继续发行;1954年,生物研究所将所中所有标本仪器及工作人员一并移交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1954年,中国科学社将明复图书馆捐献给国家,由上海市文化局接收,后明复图书馆改建成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情况稍微复杂,在上海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由中国科学社提议争取公私合营,最后于1956至1957年间该公司的印刷厂部分合并于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学出版社,编辑所部分合并于上海科技出版社,而仪器厂部分则合并于上海量具工具制造厂;1957年,为响应百家争鸣号召,中国科学社曾编纂《科学史料丛书》和《科学季刊》。这两种刊物到1960年4月,已出版了《科学史料丛书》10余种,《科学季刊》12期。1959年,由中国科学社理事会提议,并得全体社员的同意,将社中剩余的所有房屋财产、书籍、设备,一并捐献于国家。从此中国科学社的历史任务宣告结束。
新中国成立初期明复图书馆的藏书和资产
根据现存的档案资料显示,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明复图书馆共3层楼房,面积1155平方米,书库4层,可容纳图书22万册。《上海图书馆事业志》有个统计数字,当时该馆实有藏书中文3万余册,西文2万余册,其中经过装订成册的西文杂志7000余册。藏书来源,在初创时期,大半是由中国科学社社员捐赠。如社员叶善定、任鸿隽、金叔初、周美权等均陆续捐赠中外文书刊。其中以金叔初捐赠的贝壳学图书杂志最为珍贵,有2000余册,共128类,凡英、德、法、比、日各国之贝壳学杂志,均有收藏,其完善程度当时被誉为“东亚所仅见”。周美权捐赠的算学图书546种2350册,也很名贵。为纪念捐赠人,曾辟“叔初贝壳学图书室”和“美权算学图书室”,并分别编印目录。
关于这批珍贵的贝壳学杂志,杨小佛先生回忆,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当局曾派人到明复图书馆,命令交出全部贝壳学杂志。经再三请求仍无效果,不得已想到社员沈璇(义舫)在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所工作,他的岳父是黄郛,或能设法疏通,请沈璇交涉后日方即不来了。但过了两天,有人来选了两期贝壳学杂志说非取去不可。于是整套杂志便缺了这两期。后知当时的日本天皇是研究贝壳学的专家。他收藏的全套贝壳学杂志中独缺这两朗,所以下面的人一定要为他配齐这两本杂志。二战后,科学社通过驻日盟军总部终于索回了原书[《中国科技史料》,1980(2)]。
藏书中还有外文期刊,明复图书馆每年订购英、美、德、法、日等国出版的有140余种,交换所得有40余种,其中较完备而又珍贵之期刊,不下30余种。如清同治八年(1869年)创刊的《自然周刊》,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创刊的《植物年刊》,清咸丰四年(1854年)创刊的《法国植物学会公报》,清同治七年(1868年)创刊的《德国化学会会刊》,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创刊的《寇丁氏植物学杂志》等,都相当完整,颇为难得。
笔者访问杨小佛时,他回忆上海解放以后,明复图书馆很快恢复正常开放阅览,外借则限于科学社社员,读者平均一天20人左右。1952年,图书馆得到了上海市文化局的经费补助,用以添置新的中文科技书刊。1954年,上海市文化局补助专款成立了科普阅览室。
明复图书馆改建成上海科技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事业志》记载,上海市文化局接办明复图书馆后,陆续充实馆内工作人员(原有6人),并不断补充馆藏。先是将1955年捐献给政府的中华化学工业会图书馆的全部藏书并入明复图书馆,以后又接收了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的部分藏书。此外,前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电机工程学会的藏书,也先后通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上海分会捐献给政府,拨交明复图书馆入藏。1956年2月19日,明复图书馆正式改建成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聘请任鸿隽为馆长。
在图书经费方面,除上级拨款外,1956年8月,中华化学工业会将“吴蕴初基金”捐献于馆,总值546万元。每年利息收入,规定作为购置化学、化工书刊及有关设备之用。为了妥善选购有价值而适合当时科研和生产需要的图书杂志,特聘请馆外专家学者组成图书甄审委员会,由任鸿隽、陈世璋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委员,委员有:秉志、周仁、何尚平、蔡宾牟、魏宗舒、顾志祥、许慎生、夏安世、胡汝鼎、方子藩、徐韦曼、郭学群等,分别负责生物、冶金、农业、物理、数学、电力、机械、电机、化学、地质等类书刊的荐选鉴别工作。
据1956年粗略统计,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藏有46个国家的19种文字的图书6万多册,至1958年藏书达11万余册,初步形成了以收藏生物、化學、化工为主,其他学科适当收藏的专业科技图书馆。在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中该馆曾被指定为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的成员馆。
在为公众服务方面,图书馆经常举办科技讲座和科技图书展览。如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该馆在当月上旬就邀请余山天文台台长、著名的天文学家李珩作了关于人造卫星知识的报告。1958年10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合并,原有全部藏书和设备移并于上海图书馆,原有馆舍稍后改建为上海市卢湾区图书馆。近年来,上海市行政区划调整,原卢湾区与黄浦区“撤二建一”,成立新的黄浦区,原卢湾区图书馆改建为黄浦区明复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