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施策,着力破解地方高校发展困局
2021-08-27胡卫
胡卫
推进“双一流”建设,乃是国家战略。2019年以来,一些地方纷纷出资助力“双一流”,其中河南省投入40亿元、辽宁省筹集70亿元。不可否认,入选“双一流”能给高校带来超常规的资源禀赋,但不少地方纷纷将有限的财政资源集中投向极少数研究型高校,也不同程度使得地方高校不断被边缘化,加剧了其发展困局。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共有2688所普通高等学校,但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仅为5%,第一批入选“双万计划”高校也仅占15%左右,而剩余85%的高校基本属于地方高校。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地方高校办学基础普遍较弱,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短期内多不具备冲击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实力,尤其是办学资源筹措能力明显不足,很难在高挑选性、高竞争性的国家级扶持项目申报上胜出。由此,地方高校更渴望也更需要政府财政支持。
毫无疑问,地方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升普通劳动者素质的主力方阵。当前和未来受疫情影响,全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任务十分艰巨,而地方高校在推動落实中共中央 “六稳”“六保”战略部署上,同样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此,政府在推动“双一流”建设时,更要统筹兼顾地方高校发展,要加速补齐地方高校发展“短板”,全面快速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为此,建议:
一、落实各级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主体责任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各类普通高校的发展重点均应转移到加快内涵发展和提升育人水平上来,而不是一味寻求办学层次升格或办学类型转变。鉴于“双一流”建设的重点目标群体限于研究型大学,地方政府应在推进区域高校发展上发挥出“指挥棒”“助力者”的积极角色,在施政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履行好地方政府应尽的投入和监管责任。
二、建立地方高校分类治理及相应的扶持机制
要打破传统“一窝端”、运动式的管理及扶持方式,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定位、不同政策的分类管理原则,推动制定每一所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规划,鼓励地方高校安心定位、专注发展,杜绝一味追求“大而全”及盲目“升格”。同时,要不断完善拨款管理制度,推动高校财政拨款逐步从“投入型”向“绩效型”转变,鼓励支持每一所地方高校基于自身基础能力,建立特色专业群,提升创新创业水平,为特定服务面向培养特色人才。
三、健全促进地方“大职教”发展的政策体系
为我国经济发展深刻转型提供急需的数以万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等重要文件,都把职业教育发展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更加突出的位置,视作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一种教育类型,打通了职业教育体系的断头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落实国家职教改革精神及其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让国家层面各种“引、扶、培”举措落深落细落小,比如在研究生扩招计划中考虑向地方院校倾斜,加快推动形成“中、高、本、研究生”一体化的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引导地方院校在“大职教”建设大道上,寻找到具有区域特色、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四、创新有利于激发地方院校办学活力的管理体制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采取股份制及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大职教”办学,推动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建立产学研联盟,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打破绩效工资和教师资质等传统管理制度瓶颈,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吸引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及教育模式,持续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