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政课“三路四点”互动教学模式

2021-08-27许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评价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许鹏

[摘           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相互交流合作发展过程的一种活动形式,重点介绍思政课堂教学的“三路四点”互动教学模式的定义、构建以及这一模式的评价机制。

[关    键   词]  思政课;“三路四点”互动教学模式;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1-0092-02

自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后,深感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为不辜负党和国家重托,大家积极投身工作,兴起学、做、研、思的热潮,一起钻研教学资源,求同存异,互学互鉴,创新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三路四点”互动教学模式,实现了思政课堂高效高质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三路四点”互动教学模式

“三路四点”就是指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教学内容的逻辑思路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切入点以及授课内容的特点。而“三路四点”互动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谋篇布局,即以教师为导向,设计了“提问—讲授—设问—倾听—点评—总结”的教路,以学生为主体中心,设计了“回答—静听—讨论—汇报—反思—运用”的学路,用思维导图引领教学内容的逻辑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突破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找准新旧知识衔接的切入点,并根据政治课内容抽象枯燥的特点,亲自参与学生的课堂讨论,引导培育课堂学习情境,使新知识在润物无声的活动中落地生根发芽。通过课堂把各种教学资源融合在一起,运用互动教学等创新教学手段,相互促进课堂成果的有效生成。我们把这种融为一体的动态互动课堂的教学行为方式,称之为“三路四点”互动教学模式。

二、构建多维互动课堂

互动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行为方式,是师生利用课堂这个载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相互的沟通交流合作,在合作中相互启发,享受彼此间的思想、经验,发现新问题,达成新共识,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与学活动中产生良性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从表面上讲,有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多人等形式间互动;从内容上来讲,它既有情感互动,又有智力思维等互动,这些互动是多样性的。而整个过程,教与学是运动着的一对矛盾,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教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主导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是外因,起到指导辅助的作用;学生是内因,通过学生的课堂思考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喜悦与成就感。

(一)激发学生情绪,营造互动教学氛围

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1]也就是說,教师选择教法时要想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对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政治立场以及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接受程度,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理想追求,以达成共识,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首先,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一种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对话,才能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一过程,一旦被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老师“心中有我”,就容易激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实现情感互动,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凸显课堂互动产生的良性教学效果,有效解决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抽象枯燥的问题。例如,在德育课堂上,学生在回答已知那些法律后,老师给予“大家答得真好”类似话语,及时给予肯定,体现老师的亲和力。反过来,如果学生对答案有质疑,老师可以先认同学生,后进行共同探究,再推翻学生的质疑,这样的互动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从实际出发,创设互动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熟悉的校情、乡情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等情境,挖掘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德育元素,及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顺利完成新旧知识的切入,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譬如讲完法律的概念,让学生头脑风暴一下,说说身边的法律事件。

(二)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互动合作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育人就要深入本质且触及灵魂的思考,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才会有知、情、意、行转化的自觉。现实中每位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教师课堂上给学生留白,其实质是提供机会给学生,让学生相互间进行自由交流,抓住重点问题共同探讨,实现共同成长。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在争辩中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并在思维碰撞中得以提升。例如,课中让学生带着“法律有何作用”这一问题观看社会热点新闻《海珠之眼》视频后,教师设计四个问题,让每组各认领一个,结合他们已学法律知识进行讨论,场面可谓热烈,各组代表汇报时,答案可谓精彩纷呈,教师点评时,学生欢呼鼓舞,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全程参与,结论由学生独立得出,给人的感觉是学习过程简洁,难点迎刃而解,学习成果水到渠成,令人耳目一新。

(三)把握时机,促进有效的课堂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2]这里表达的是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手段需要因境而变,千万不要生搬硬套,课堂才能焕发生机活力。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把生成教学资源,第一时间纳入课堂教学的临场设计中,创设宽松且富有生机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重归预设。当今课堂教学非常重视互动生成并运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调整互动方式,确保课堂互动持续高效,充分展示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多重角色(如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学艺术,达成有效的课堂互动。

猜你喜欢

评价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