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阈下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的发展路径

2021-08-27虞臣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1期
关键词:符号仪式群体

虞臣杰

[摘           要]  隨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的作用日益凸显。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内涵出发,从情境、情感、符号三个维度来检视当前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现状,指出互动仪式链对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的启示作用,提出了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发展路径:重构情景仪式,建立有效互动;激发情感能量,提升价值认同;再造形象符号,创新群体思政。

[关    键   词]  互动仪式链;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1-0030-02

如何破解基层电大思政教育的难题,建设新时代所需的思政教育范式途径,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也是开放教育需要深度探讨的主题。“网络微思政”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现实和感性的生活,且在相互关注和相互产生情感等情况下进行社会生活的互动。互动仪式链理论形成的焦点是由于两者互相关心与重视,从而达成高度一致的主体状态,经身体共同协调行为产生了情感连带,双方一起激发参与人的神经系统,实现群体共同的认知符号,构建互相联动的身份认同,推进群体情感正能量,让成员具有自信力量和满腔愿望的情景主动参加正义感强、道德允许的集体活动,实现了宏观社会。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的作用机制同互动仪式链理论有契合之处,可见,探讨互动仪式链理论来检视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反思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提高“网络微思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行之有效的,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检视基层电大思想政治

(一)情境:基层电大思政具象化的必要条件

兰德尔·柯林斯将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相互交织的互动仪式形成链式互动结构,互动仪式是个体最基础的在社会生活活动,每一个人都会生活在具体的情境中。每个主体在共同常见的情境下持续接触并进行互动、相互的影响,使注意的焦点和情感连带达成一致,实现互动仪式。思政是基于现实生活和感性的生活的实践哲学,基层电大以培养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其具有强大的实用性,通过情境相互作用在生活中进行价值观的建设和教育精神的传承,以使学生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在不同互动仪式的影响下,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慢慢融进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实现了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可见,借助情境实现基层电大思政具象化是完成基层电大思政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情感:基层电大思政人格化的关键纽带

兰德尔·柯林斯强调情感能量属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主要核心观点以及互动仪式链驱动的关键所在。互动仪式开启后,每个个体都会邂逅在情境之中,并专注于共同一致的活动或者对象,创建一种共同的情感体验进行交流,相互吸引,从而形成情感连带,瞬间的情感将会在群体成员中持续接触、积累、融合、升华,形成高度积极的共鸣和身份认同感,激发了信心和热情。基层电大思政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学校要尊重成人学生思政主体地位,为学生人格化的培育建立一个综合载体。思政教育的建立基于学校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不同互动仪式链的驱动,在仪式里学生若能创造高度的情感能量,他们就可以产生热烈的群体认同感,主动积极投身到更多的教育中,持续内化其思想政治认知和信念以及外化为良好品德行为。可见,运用情感实现基层电大思政人格化,是完成基层电大思政工作的重要纽带。

(三)符号:基层电大思政实效性的重要平台

兰德尔·柯林斯表明互动仪式为何生成鲜明的群体身份符号的原因,是群体依赖这些符号用来维护其同一化。互动仪式链四个成功成果:群体团结的形成、个体情感能量的产生、群体社会符号的建立、群体正义感的自觉维护,在本质方面这四个成果具备高度一致性。群体社会符号是现实平台,承载着群体团结、个体情感能量、群体正义感,推动成员建立积极的集体归属感,“充满集体团结感的人们将会特别尊重符号,且保护符号不受局外人和内部成员藐视”。在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学、管理、交流等各种互动仪式链中,运用具象化的物质实体和抽象化的道德规范、人生观、价值观来建设思政符号,这使学生乐于接受和产生群体共鸣。可见,正确使用群体符号是基层电大思政工作获取实效的最重要平台。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的启示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关键点是小规模的、随时随刻的、面对面开展互动的情景,参与者积极互动,达成约定,这被认为是“仪式”。在不断的互动中,他们对“仪式”表示尊重或称之为榜样,在这升华互动中情感变成重要环节,激发了群体沟通交流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持续调动他们一致的观念、情感和动作等,实现共同的价值观。基层电大在开展“网络微思政”时,人人都是自然平等的,每个成员都具有集体和主人翁精神,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相互关注和交流思想。每个个体在关注同伴的仪式链之际,也在不断拓展本身的仪式链,都可以从中获取情感正能量,增强自身的道德感和集体荣誉感,思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借助“网络微思政”,把关注的信息变成碎片化,增加学校网站阅读的成果和思政信息维持与衔接,处处看到思政,时时聊思政,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实现关注共同对象和活动的作用。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思政教育转向关注人性化相互互动的网络体验,通过平等自然的互动仪式,将网络思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相链接,延伸了思政工作互动空间。经过互动沟通交流,主体与客体开展情感互动,提升了两者的身份,深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网络微思政”入脑入心,将被动变为主动,唤起情感共鸣,形成共同的情感体验思政学生群,提高了学生身份认同感,让学生的思想政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可见,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于基层电大“网络微思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符号仪式群体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仪式感
仪式感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流绚夏日
调查
中间群体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