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实践活动作用一探
2021-08-27赵玉梅
赵玉梅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更需要的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有动有静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获得启发,培养其数学思维,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特征概括以及具体方法掌握等通过动手实践得以领悟、了解、运用,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数学中体会到乐趣,成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发现者,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探究者,解决问题的创造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作用;探究
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单纯依靠讲解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感,只有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投入学习中,学生才能从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积极的思考中,不断获取知识。而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积极地投入探索知识形成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数学能力。
一、实践活动激趣生思,活跃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或者是游戏情境以及动手操作情境等,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融数学知识于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活跃的数学教学中,受到启发,调动思维,不断思考数学问题。尤其是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惑或者问题之后,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调动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的相互合作中,也加强了学生思维的灵动性,而愉悦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积极参与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应。
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困难,要激发学生的趣味成为第一个主要任务,因此教师要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借助实践活动,改变学生“提起数学就头疼”的现状。比如说,在“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这一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1000米究竟有多长,教师为学生提供感受1000米的场景,引领学生一起到熟悉的操场跑道上走一走圈、跑一跑步,以每圈为200米,带领学生进行五圈的跑步,让学生直观感受1000米的概念,引入“千米”这一新的长度单位,从而理解与掌握。数学学习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始终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投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又比如,学习“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学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则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现场准备了一个大饼,把大饼分成四份,告诉学生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几。又或者,教师让两位学生从铅笔盒中拿出二分之一的铅笔,学生边动手边思考,如何取出二分之一的铅笔,同时,思考整盒铅笔数量不同,同样按照二分之一取,所获得的铅笔枝数不同。通过这一实践形式,把枯燥而抽象的分数的概念转变成形象而生动的具体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特点,不断增强学习数学以及思考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二、积极投入数学活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让学生投入数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学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从而了解数学的真谛,切实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相连,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无所不在的,由此,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并应用数学知识,真正爱上数学。如在“人民币的兑换”这一课中,让学生模拟场景进行购物,做好商品的标价,以及扮演好顾客、收银员等角色,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分别用美元、欧元、日元、新元、港元、泰铢等购买货物,在购物中扮演“顾客”的学生根据想买的货物可借助计算器先进行人民币的兑换,由此,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兑换人民币的能力,同时,探索除数大于或者小于、接近1的时候,商与被除数的关系。掌握规律在实际生活中演练小数除法的估算,增强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三、参与实践,提升创新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以及如何掌握的方法,概括其具体的特征,从而让学生学会想象,不断地进行创造。如在教学“平移与平行”时,学生历经对平行线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由此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不相交,两条直线,抑或者在同平面内,这三个要点如果去掉之后,将是怎样一种情形?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学生的一种逆向思维,同时也具有合理性。教师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结合自我设想进行尝试与探索,而学生借助一张A4纸以及两个木条进行演示,提升思维创新能力。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引领学生融情入境,在动手参与、思考探究中,不断地激发可持续的兴趣以及习得知识的欲望,而教师则通过利用与生活相连的一些实践活动,不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君丽.以活动激趣让魅力彰显: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45.
[2]王稚晔.小学数学趣味活动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