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刍议

2021-08-27李美琳肖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保健养老

李美琳 肖景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在高职教育阶段,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特别是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这类实践性强、服务性强的专业中。现阶段,大部分高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对于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教育手段十分匮乏,这对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发展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基于此,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应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主题讨论、演讲比赛、辩论赛、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204-02

根据国家近年来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2019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据我国总人口的18%左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养老质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也成了现阶段人们热议的民生话题。基于此问题,2016年开始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增设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但是现阶段该专业的学生人数并不多,远不能满足养老行业的实际需求,并且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这种新兴的服务专业并不被大众所普遍认可,导致该专业的入学率低,并且有些学生在毕业后也不愿意从事与养老相关的工作。所以,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结合市场对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学生的思想,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1]。

一、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中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沟通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彼此的观点、意见、愿望和思想情感,进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的状态。其中,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年人、学生与养老行业工作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进而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初期,一般都是从养老行业的一线服务工作做起,简单来讲,就是为老年人提供直接的生活照护和保健工作。现阶段,在各养老行业进行招聘的简章上都会提到“人际沟通能力强”这一要求,这也是养老行业中要求员工具备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是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中的重点教学目标[2]。第一,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精准把握老年人提出的各种需求,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随机性特征,这就需要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增加并及时与老年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第二,养老行业提供的服务具有指定的流程,需要各个相关岗位之间的有效沟通来共同完成工作。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为本专业毕业生应在能力方面达到的要求之一,并将《老年人沟通技巧》纳入专业核心课程[3]。所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就业的基本素养。

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现状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

从高职学生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更具实用性特征,它不但是一门服务性课程,还是一门实践类的课程。现阶段,高职院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现状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

(一)高职院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材的内容局限

高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在教材内容上还不全面和完善,目前本专业相关课程暂无国家规范化教材,包括《老年人沟通技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参照类似教材以及个人经验去把控教学内容,这可能会出现教学内容滞后、偏离的问题,并不契合养老行业岗位的需求。

(二)高职学校对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就业为主,是教育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成为职业人的教育。强调高职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忽视了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教育目标,学生丧失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空间,这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在高职院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这种服务对象为老年人的专业中,高职院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最后是作为涉老职业人进入社会的,加强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4]。

(三)目前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传统式教学,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压制了学生主动沟通的欲望,减少了学生锻炼沟通能力的机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教师大多认识到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在开展专业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在教学方式上做了一些努力,如教学上采用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使用了在线教学,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并没有突破,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不明显。

(四)学生对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兴趣不高

高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入学时整体文化素养不高,以我校为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2018级29人,其中20人为通过单独招生方式入学,2019级112人,其中71人为通过单独招生方式入学,2020级79人,79人全部为通过单独招生方式入学,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文化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一些学生选择高职学校的目的是学技术,然后更好地在社会上寻找工作,从而也不注重自身人际沟通过能力的提升。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未来的就业就是服務老年人,所以从内心中十分抵触,有些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其他性质的工作[5]。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保健养老
养老生活
人际沟通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浅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
日本的脚趾保健热
磁性保健项链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