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分析

2021-08-27洪苗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学风学业育人

洪苗苗

[摘           要]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工作面临困难,对标国外高校,立足高职院校学生学风现状,利用互联网+优势,针对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的对象、主体及特性,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为指导,加强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的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    键   词]  互联网+职业教育;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78-02

一、引言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中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的比例达99.1%,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大学生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到26%,居于首位。可见,网络和信息化的日益发展,互联网+走进大学校园,冲击了高校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性,与本科教育实质上同层次、同规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立体交叉融合。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些要求高职院校要把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作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任务。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立足高职院校学生学风及学业指导群体性突出特点,结合落实“三全育人”机制,提出切实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建议。

二、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的现状

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工作重大而长远,良好的学风和科学的学业指导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本身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从客观上决定了其主体的多重性。盘点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互联网+迅速普及下学生学业发展现状,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相比,从内外角度分析在互联网+视域下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的现状。

(一)新时代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现状

2019年“两会”前,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促进产教融合等。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等,引起国内广泛关注,在2019年“两会”教育热点词中职业教育排行首位[3]。因此,可发现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二)互联网+迅速普及学生网络使用现状

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活动的现状,对大学三个年级不同阶段学生通过“匿名”网上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诸如短视频、网上购物等网络娱乐社交行为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互联网+的多样性、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赢得了学生用户的认可和依赖,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群体性出现程度不同的“手机依赖症”,在高校的大范围蔓延已然成为高校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工作必须给予正视的问题[4]。主流学生积极向上应对学业且能顺利完成,但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学业困难。

(三)高职学生的学风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在生源结构上具有开放性、差距性和多样性,包括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艺术类高中或人力资源市场,同时,毕业去向多样化,主要是应用技术性本科和人力资源市场。学生因互联网资源混杂碎片化学习严重,自主学习能力弱;受网络多元化价值观冲击,理想信念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网络依赖性强,诚信考试意识淡薄,网络抄袭严重[5];学业生涯规划不足,专业发展迷茫,创新创业能力弱;单亲、离异家庭占比高,父母与学生沟通少,心理问题突出。

三、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的实施对策

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系统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将为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为出发点和终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6]。

(一)建立模块化、专业化、全覆盖化的全员实施

以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为基础保障的全员育人,建立模块化、专业化、全覆盖化的全员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系统。全员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工作分为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人员,包括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提升教师队伍的互联网信息化素养,引入信息化教育元素到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学生学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全员育人动力与条件保障机制,构建立体化育人网络,构筑全员参与的最大合力。

(二)聚焦群体性、阶段性突出矛盾的全过程实施

学风建设的矛盾发展具有阶段性,以学生学业发展阶段性矛盾为核心开展全过程育人。在不同时期,学生群体性的重点问题有显著不同。全过程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应遵循互联网+视域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特点、不同困难的学生提供的分阶段、分重点的施教活动,进行个性化分类指导。针对大一年级,在互联网+正确使用下,以理性认知为核心关键,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教育、引导、规范,同时,加强互联网+学风教育、专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职业规划课程,培养学生互联网+视域下理性思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大二年级学生以规划提高为核心关键,引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网络,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学目标和考评体系之中。实践育人,搭建各类平台,增强学生的网络发展创新能力,自我调节,促进个性化发展,提升励志成才的意识,形成良好学风;针对大三年级学生,充分发挥互联网+发展优势,以发展升华为核心关键,引入毕业就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强就業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和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全过程学风建设及学业指导要把握群体性、阶段发展的特点,提升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科学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学风学业育人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