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校园欺凌特点与治理策略分析

2021-08-27杨国峰王爱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园教育

杨国峰 王爱军

[摘           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对校园欺凌的认知提升,面对职业院校的校园欺凌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社会危害不断增强的现状,在对职业院校校园欺凌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职业院校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四个层面入手,从建章立制、健全机构、法治教育、家校联动、特殊预防五个方面开展校园欺凌防范综合治理。

[关    鍵   词]  职业院校;校园欺凌;治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112-02

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习阶段均有发生,且呈现越来越低龄化发展趋势,尤其是职业院校中职学段更是发生率高且性质恶劣,严重者触犯刑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也是频繁见于司法实践,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经新闻报道渲染,甚至影响到社会各界对整个中国职业教育行业的评价。作为承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任务的职业院校在立德树人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这一目标的实现,职业教育领域无疑需要加大校园欺凌综合治理的力度,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校园欺凌的概念

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是我国政府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使用“校园欺凌”这一概念,该文件明确指出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结合当前时代职业院校校园欺凌现状,本文将职业院校校园欺凌定义为发生在职业院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后果的事件。其具有典型的实施故意性、发生频繁性与社会危害性。

二、新时代职业院校校园欺凌的特点

目前职业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一般为初中毕业生、3+2转段学生以及高中起点学生,校园欺凌问题伴随着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发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校园欺凌表现形式与危害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在传统校园欺凌问题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时代的元素,主要特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院校校园欺凌隐蔽性愈加明显,网络欺凌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当今时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断进步,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校园欺凌事件呈现影响上从生理到心理、形式上从外显到隐蔽、媒介上从物理器械到网络空间等一系列发展变化,区别于传统校园欺凌的暴力伤害、勒索钱财、毁坏财物、侮辱诽谤、排挤孤立等表现形式,当前职业院校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与传播渠道更加多元,传播速度更加迅捷,影响范围愈加广泛,例如网络欺凌的实施主体与实施过程更易于隐蔽,即便是实名制网络系统,对普通公民来说也很难简单地追溯源头,确定查找实施欺凌者更是存在难度,即使是传统校园欺凌行为,其校园欺凌视频、图片、受害人信息等在网络上的上传与扩散会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对欺凌信息传播范围、网络舆论走向以及有可能造成实质伤害往往都很难把控。

(二)职业院校校园欺凌持续性增强,欺凌行为的危害性愈加严重

校园欺凌实施主体往往具有明显的故意,一般会重复多次欺凌他人,受害者也会频繁受到他人侵害,尤其是传统的针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处理方式常常表现为简单的批评教育、违纪处分、赔礼道歉与经济赔偿,此种廉价的代价并不能有效纠正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反而有可能使行为人变本加厉。久而久之,行为双方就构成了稳定的欺凌与被欺凌的关系,导致欺凌行为的危害性愈加严重。这也同时暴露出了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有效教育惩戒手段,依法治校理念未能落到实处,难以对频发的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

(三)校园欺凌治理方略从个案处理向综合治理转化

校园欺凌行为的一系列危害后果严重影响了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威胁到了校园安全,给学校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自2016年4 月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督促各地开展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李克强总理在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由此可见,从单纯的教育部门关注到教育部门、司法部门和各级社会组织的介入,从提倡“从严处理”到关注“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新时代职业院校校园欺凌综合治理对策

(一)建章立制,推进反校园欺凌立法建设

立法机构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参照日本、挪威等国比较成熟的立法经验,根据我国客观实际,适时推出反校园欺凌法,科学设置反校园欺凌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衔接,健全校园欺凌防范法律制度建设,明确校园欺凌防范责任主体、适用范围、处理程序与法律责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处置标准,合理降低行为人责任承担年龄限制,加大执法与督查力度,明确学校、家庭与个人责任,确保违法者承担其应负的法律责任。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园教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