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提高化工创新实验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2021-08-27常思源
常思源
[摘 要] 在产教融合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越发专注于通过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化工创新实验班紧跟时代要求,通过校企产教深度合作,对化工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旨在提高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创新实验班;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2-0060-02
2019年4月,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强调,要坚持“产教融合”原则,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学校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1]。对高职院校而言,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切实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思考如何在产教融合机制驱动下,实现自身的教育改革,使自身的教学质量据此得到切实提升,形成针对性较强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切实给市场输送一大批高素养和高技能人才。因而,深化探索“产教融合”,促进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2]。
范旭东先生是中国杰出的化工家,是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范旭东先生致力于產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建设,这一模式对于解决如今高职院校的发展道路问题有深刻的现实意义[3]。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先生的“实业救国”高尚爱国主义精神、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和创新工作能力,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地成立了范旭东学院,通过创新实验班的设立,从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出发,形成不同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师生配对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双向选择的模式,导师对学生在学业指导、就业引导等方面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并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这样一来,便不再局限于现有的对学生进行统一培养的模式,而是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在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个性爱好、职业选择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在其专注的领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通过持续的学习形成某种技术上的特长。
一、产教融合对创新实验班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产教融合一般认为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把行业产业要求与专业教学密切结合,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推动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形成学校与企业一体的办学模式[4]。产教融合需要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三者间的密切合作的深层次校企合作。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双轨并行推进,以产教融合的形式推行职业教育,对今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持续在立德树人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让学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产教融合的过程是双方共同合作的过程,高校和企业是产教融合的双向主体,共同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5]。将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吻合,这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最终目标,希望通过自身的培养,切实使学生的职业品质得以不断增强、综合素养得到持续的提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再仅仅从学校出发来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而是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让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提出自身对人才培养的期待,从而与学校一道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以行业和岗位的要求来衡量学生的综合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获取技能、道德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也切实和学校一起形成更为科学的适合对人才培养进行质量评价的新机制[6]。
二、创新实验班产教融合的现状
目前创新实验班教育培养形式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两年的实施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导师、学生关注不一致,双方目标导向不匹配
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就业为第一导向,目的是培养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从而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较高的职业素养[7]。但事实上,不少学生迫于多方面的现实层面的压力,一部分相对优秀的学生不再满足于企业一线工人的角色,尝试通过学历提高来改善。这一学校培养方向和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在进行职业实操训练时,这部分优秀学生表现为没有兴趣、态度不积极,仅仅以应付的状态完成训练,对其他学生的影响极度不好,进一步造成整个创新实验班氛围不佳,破坏学校最初设立的初衷。
(二)高职学生不能形成对导师正确的认知,主动配合性有待加强
导师的工作越发变得难做,主要是因为学生很多时候并不愿意多与导师接触,这样一来,便使导师与学生的沟通变得艰难,很多信息难以形成有效的互换。当然,学生与导师见面较少往往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学生主要是内心不愿意配合,常常以各种原因推脱,不愿意定期高频率地与导师见面,这样一来,便使导师的工作被迫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之中[8]。
(三)人才培养需求不同,就业选择面较小
企业、学校和学生自身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仍是不同的,三方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且不同的企业需求的人才类型也不相同,难以完全从社会、市场需求出发进行培养。因此,在日常的指导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与社会的适应能力,更不要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项提升了。最终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或者仅以设计好或优化后的案例作为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根本[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