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管理路径探索与思考

2021-08-27袁术林舒会霞

科技风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学生管理校企合作

袁术林 舒会霞

摘  要: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推进校企合作发展阐明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学生管理创新的意义,从校企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运行的保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学生管理机制,探索校企合作学生全程评价机制,提出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学生管理实施路径的新思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创新路径;学生管理;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建立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更加紧密的学生管理合作机制,强化联合、协作和共享,形成对学生共同管理合力?如何建立校企合作视域下学生管理的互动协调机制,搭建更加广泛的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平台?如何构建可持续长效的学生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产业、行业等需求的推动作用?如何构建高效互补的学生管理创新机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学生管理的广度和深度?[1]等等方面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需要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思考。当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已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对口就业率,提升学生就业层次。然而,随着校企合作工作的展开,学生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也凸显出来,现有的学生管理机制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也急需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开创新的学生管理路径,从制度体系上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提供有效地保障。

一、推进校企合作,树立开放共赢的学生管理意识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需求理念

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是个性特点鲜明的群体,因此在校企合作管理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以学生求知需求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助力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切实维护学生的权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比如选择合作企业时,必须对企业的资质、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等全方面把握,选择性引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企业;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时,要求并督促企业与学生签订个人协议,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应有权益;在校企合作共同修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设置、项目实训实践等多方面,要本着着力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校企双方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共同商讨、协同育人。学生不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因此,在管理的全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在管理中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监督和自我管理的作用,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深度融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落实“以德为先”的学生管理价值理念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在学生管理中落实“以德为先”的教育管理理念。高校课堂内外都会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其中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亦逐渐成为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校企合作的开展,为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一方面,学校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定期深入到学校课堂,将企业文化、企业培养人才的标准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市场、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使得学生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学习,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还可将企业的具体管理制度应用到学校学生管理中来,结合企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学生管理中,促使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思想,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在入职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2]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进行培训或者实习时,仍需感受校园文化,接受学校教育。学校及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保持联系,关心在企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对遇到问题和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解决,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有效培养学生的爱校爱师之情,感恩之心。尤其是对于在企业学习和实习的党员学生,学校可通过有效的方式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加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学习,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接纳他们参加党员活动,作为学生党员也要及时向学校和企业的党组织汇报自身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融入“合作共赢”的学生管理经营理念

从学生管理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校和企业双方的用心经营,只有双方的利益都得以实现,才能使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度发展,因此,需要把“合作共赢”的企业经营理念融入到学生管理当之中,从管理合作中共赢。高校和企业双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促使合作深入:一是用规范的制度保障合作深入。首先,明确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展的教育内容,如实践教学、研究合作、机构共建、资源共享等。其次,规定合作中的权责,如联合建设实践基地投资比例、研发专利成果归属、实习风险划分等。再次是制定具体措施,如校企合作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机构人员、质量评价等。 二是用丰富的合作内容引导合作深入。要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条件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和条件建设、实习安排、技術与产业的合作开发、质量评估等方面发展尽可能丰富的合作形式。三是用务实的态度推动合作深入。校企双方需要在合作中持续动态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校企中的任何一方不具备做实事化解矛盾的能力,那么校企合作始终只能停留在表面。

(四)倡导“开拓创新”的学生管理发展理念

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实践性、创造性、综合性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在引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时,会选择稳定可靠的有资质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同时要求企业高度认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为确保自身较强的竞争力,通常会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如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行业信息,在企业内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员工积极了解新政策,学习新知识,研发新技术,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献力,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校企合作中将这种持续开拓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学生管理中,积极创建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学生对新事物感知的敏锐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学生管理校企合作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