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外语教师素养和育人能力
2021-08-27左丹弘
左丹弘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新要求,关键在于教师。随着这一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外语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高校外语教师的业务和育人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校外语教师;教师素养;育人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204-02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
概括地说,在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可以称其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而不是增开一门课或增设一项活动。“课程思政”的内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融合分解到每一门课程中,体现到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中。因此,高校思政建设应从课程改革的核心入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教师的育人职责,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外语类课程中的意义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积极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师实践教书育人初心与使命的具体体现。“课程思政”其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政治信仰、思想素养、学识水平、人格魅力、职业操守等,是引导大学生成长的主导性力量。由此可见,如何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及育人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性问题。
二、高校外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分析
(一)缺乏思政理论意识
目前高校的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普遍不足。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论意识较弱,对思政理论的学习意识不强,没有引起重视,掌握知识不够,加上学校教育对外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没有硬性要求,促成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意识淡化,态度松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思政指导。另外,高校领导层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关注度仍然不够,缺乏对一线教师思政意识的培训,缺乏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师思政理念的具体规划和相关措施。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毫无疑问,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设计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使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可以恰当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沿用或部分沿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仍然把重点放在传授学科内容上,并且习惯采用灌输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接受教师传输的专业知识,教师满足于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教学内容没有融入与时俱进的新元素,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为育人服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三、提升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途径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课程思政”的首要关键环节就是提高外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包括思想素养和职业素养。外语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承担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育教学本领。外语是高校的基础必修课,面对的是全校所有在校生,外语教师要自觉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发展规律、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三尺讲台上,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渊博学识、言行举止及个性魅力都会吸引学生对教师产生真诚的信赖感,应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牢固的思想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增強“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育人者先要自育。”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切实转变“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现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生硬灌输。外语教师要认识到外语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观,把思政教育融入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师生交流中。教师要自觉主动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提升育人理念和思政学科知识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彻底改变传统老旧的教学观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智慧学习”“翻转课堂”等诸多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新模式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师生互动交流增加了,思政教学内容的设计才能够更容易有效传递并为学生所接受,进而真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除此之外,要合理运用好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扩充教学内容和思政素材。教师要不断深入探索课程的价值及内涵,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