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改革初探

2021-08-27张风丽王博刘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学思政课程思政

张风丽 王博 刘艳

[摘           要]  根据教育部对“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和要求,结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及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内容和谐融合,在课堂中积极探索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之路。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024-02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统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体现。[1]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在立德树人关键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思政教育进课堂,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专业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将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我校积极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在教育部提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要求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逐步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石河子大学近两年也在不断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新理念。首先在教材征订中,原则上采用马工程高校思政课教材,目的就是强化高校思政课教材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然后学校组织宣讲团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宣讲,将国家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及时传达给每一位教师,并正确解读,让教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打好基础。同时还根据“课程思政”内容需求,开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革,如更新课程教学资源,对部分课程开始试点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文件;积极组织教师申报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以及“思政课程”教学观摩大赛等。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鼓励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涉及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三大领域。该课程属于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3]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系列教材《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内容以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为主线,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人口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配置以及采取的环境政策等内容相结合,建立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

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涉及人口的可持續发展理论,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的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和环境治理政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等,这与我国现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前的环保任务,坚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相一致,为此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有其必要性。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是通过运用经济学思维研究如何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学习该课程正是倡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和发展方向,更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促共进、良性循环的新路子的良好途径以及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因此选取合适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该课程,也是该课程内容的精髓所在,更加突出和强化了课程的内在本质意义,也对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领域。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授课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潜移默化地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育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一)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为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依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必须确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结合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思政教育的融入点和载体途径,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二者有机衔接和融合,最后确定思政育人成效的考核标准。围绕新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计。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重点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家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政策与法规,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态伦理等方面的学习,形成分析资源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与思维能力,能够基于科学理论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研究,能够结合当前中央颁布的相关政策及文件,领会其精神,分析解读社会中生态环境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通过运用综合知识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与对策建议。

猜你喜欢

经济学思政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