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时期做好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1-08-27杨阳王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4期
关键词:时期研究生思政

杨阳 王维

[摘           要]  课程思政现已成为高校课程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为了进一步推進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需要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了特殊时期课程思政工作的现状,从课程融合、课程逻辑和课程创新三方面阐述了特殊时期做好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特殊时期;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010-02

一、引言

课程思政最早于2014年出现,是思政课程的重大转变,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思政教育的孤岛危机,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1]。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思政的定位越来越清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2019年,党中央通过以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座谈会,再次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

当前的课程思政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要抓手,改革实践在本科教育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果,对于高等教育中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来说,课程思政正处于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面对特殊时期高校延迟开学,远程授课的特殊形势,高校如何做好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现状

近年来各大高校通过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在这个探索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是突如其来的特殊情况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各大高校延迟复学,这对于原本处于改革关键时期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特殊时期,高校纷纷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线下授课全部转为线上课堂。纵观当前各高校的实践举措,发现课程思政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政元素选择随意

教育教学有其自身客观规律,任何课程都会受学时、形式等客观限制,无法涵盖该专业的全部知识点。所以在课程设定上对知识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精心设计,形成课程体系,由浅及深,让学生能够从课程中理解知识点,进而形成自身的思维方法。对于研究生课程思政来说,人才培养中道德素养内涵日渐丰富,与之对应的思政元素需要精挑细选。而目前的研究生课程思政缺少对各个思政元素的整体设计,没有区分哪些思政元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涵盖的,哪些思政元素是可以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如果不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只是僵化地传授国家政策方针、灌输碎片化的知识,会让学生感到生硬难以理解,很难达到德行养成的初衷。只有经过充分的研讨,才能实现“知识传授”到“行为养成”的转变,形成真正的价值引领体系。

(二)传统德育思维固化

传统德育认为道德是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在社会中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体系,德育通过示范与传授来实现道德素养的培育。很多老师的课程思政也遵循了这一逻辑,却忽视了道德规范的普适性与青年成长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以“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来教育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使得课程思政变得空泛,与受众群体割裂开来,无法形成课程思政育人的良性氛围[3]。在传统德育中,将思想道德作为知识进行讲授无可厚非,但是德育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后续各种措施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的课程思政缺少后续的跟踪和培养,认为学生知道就能做到,每次的集中授课都能够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道德素养。但实际并非如此,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是波动的,出现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也是学生成长中的必经环节。因此,教师要跳脱出固化的传统教育思维,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认知空间。

(三)互联网时代信息复杂

互联网让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同时获取的信息量也骤然增加。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中,充斥着各种各样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真相,也有杜撰。在特殊时期影响下,广大民众全都宅在家中,每天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营造出虚拟的代入感。高度全球化的社交网络让特殊时期的信息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交织扩散,原本现实生活中的传染病,在一些主观臆断的信息传播下逐渐演变为“信息瘟疫”。在自媒体的传播下,真相变得次要,作为社交网络活跃群体的研究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塑形期,互联网高度发达所带来的信息发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程思政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基础构建作用。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要易于学生接受,但在实践中还需不断探索,而当下的研究生更习惯于自主寻找答案,不拘束于教师的“权威”解答,这种趋势在自媒体的助推下逐渐放大,出现大量不明真相的“愤青”。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来实现思想引导,这对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特殊时期的现实情况极大地冲击了高校教育教学,教师跨界网络直播,学生靠自律性学习,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新的挑战。然而特殊时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停课不停学,线上大讲堂倒逼高校快速推动课程思政改革,认清现实存在的问题,利用特殊时期停学的契机,教师能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创作空间来做好课程思政工作。

猜你喜欢

时期研究生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