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
2021-08-27王文华
王文华
摘 要:“减负”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讨论的热点,很多学校纷纷为学生卸下沉重的课业负担,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减负却不增效,并非课改的目标所在。以语文学科为讨论,探寻增效减负应有的策略,通过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丰富情境等,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也通过指导学生必要的学习技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
近年来,经过教师与教育部门的大力实践,课堂教学减负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在学校层面,学生在校时间缩短,阳光体育等项目在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教学层面,很多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如何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创新作业形式等,以此帮助学生减负的同时保障学习质量。如何实现减负的同时有效增效,提升课堂效率,也成为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重要探究方向。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增效的策略
(一)创设丰富的体验情境
语文学科本身属于语言类学科,兼工具性和人文性,所学内容是人们日常交流、对话的重要载体[1]。同时,丰富的阅读素材,也天然地构建了文本中的世界,在组织教学中,教师不妨为学生试着去创设、还原文字的内容,带领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阅读文章,体验阅读的趣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生活,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课堂内容,展开知识的学习。例如,当学生学习《丑小鸭》这篇童话时,不妨做卡通形象的设置,将故事场景演绎出来。丰富的体验情境,能将语文学科中未曾言尽的语言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不仅是在阅读文章,更是从内心去感知、品读文章,找到阅读的乐趣。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语文学习重在日常的积累,包括课下的阅读、写作练习,以及生活中对语言素材的积累等。这也意味着学生需要有更多的主观投入去吸收和学习语文[2]。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即使是日常的广告牌、电视剧内容等,都可能成为学生语文素材积累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创设探究式课堂,指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思考,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通过每月“读书之星”的评比,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阅读;再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的自主探究题目等,以此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的阅读和思考,以小组合作互动的形式,去完成语文的学习等。小学语文建构以人为本的课堂,通过教师的启发与指导,将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而激發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成为教师教学的侧重点。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减负的策略
(一)调整学生的日常作业
课业负担,作业作为学生在课下复习、巩固知识,自主完成的部分反而占据了学生学习压力的重头,很多学校在为学生减负的过程中第一时间会关注到对作业量的把控[3]。那么,学生日常的作业,真的只是减少了就可以吗?事实上,在新时期,教师可以试着去布置一系列创新性作业,以此帮助学生减轻语文学习压力,也能使作业发挥积极意义,这里做简单举例:布置预习性作业,如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地预习获得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和课堂探究做准备;布置实践性作业,针对一些口语、俚语的学习,不妨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去感知和收获,如通过搜集春节的对联、日常电视剧中的口语搜集等,使学生在生活的观察与整理中去提升语言能力、掌握语言技巧。布置目标清晰的作业,如在学习《鹬蚌相争》一课后,让学生写一份读后感,不强调字数但要明确地有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出现,使减负的同时增加思考,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值得尝试的减负方式。
(二)指导学生必要的学习技巧
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减负,也可以指导学生必要的学习技巧,如帮助学生去学习与探究,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尽管语文是由学生与文本发生对话,自主获得知识内容的学科,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必要的语文学习技巧,使学生事半功倍,成为无形中的减负。如指导学生做阅读的积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读书标注等形式去做积累等。教师指导学生的经验,能帮助学生适应语文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在小学阶段,必要的学习技巧积累,能为接下来长期的语文学习作准备。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减负,意味着要为课堂增效,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关注课堂的变化,掌控学生的动态,有针对性地作课堂教学的指导,才能切实推进日常教学工作的展开,为学生的学习与知识的增长做铺垫,全面推进日常教学工作的展开,适应新课标发展需求。在对学生指导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文本特征,以增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卢阿芳,刘凌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5):81-82.
[2]许华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4):61-62.
[3]马元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