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挚与五帝时代积年研究
2021-08-27李玲玲杜勇
李玲玲 杜勇
帝挚是五帝时代的古帝之一。由于文献记载太过简略,真赝杂糅,致使学者对帝挚族属与政治身份的认识颇多歧义。为了深化对五帝时代文明历史的认识,推进五帝年代学研究,本文拟就帝挚与少昊氏的族属关系、帝挚可否纳入五帝古史系统等问题略加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帝挚的属族与身份
先秦文献对帝挚的记载非常稀少,《尚书·尧典》未尝言及,《孔子家语·五帝德》不赞一辞,唯《大戴礼记》略谓: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产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简狄氏,产契。次妃曰陈隆氏,产帝尧。次妃曰陬訾氏,产帝挚。(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
此言帝喾有四妃,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其中稷与契为周人、殷人始祖,其后嗣始有天下,尧与挚王有天下则在五帝时代。《世本》所记略同,或取材于《帝系》。按照这种说法,不只帝挚其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尧部族、商部族、周部族都是帝喾的后裔,亦即黄帝的裔孙。此所体现的民族一元论观念,应是后起的“牵合混缠的传说”[顾颉刚:《古史辨(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未可尽以史实观之。司马迁虽有高度的历史自觉,仍不能摆脱这种历史惯性和时代局限,所撰《史记·五帝本纪》不仅采信《帝系》之说,以帝挚、帝尧为同父异母兄弟,而且对其王有天下过程还有更具体的叙述: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不过,帝挚虽也冠有帝称,但司马迁并未将其列为五帝之一。《五帝本纪》既以“五帝”名篇,所言古帝只能是五人,此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是人所共知的。关于帝尧代立的原因,司马迁说是帝挚为政“不善”,后世学者更以禅让释之。《史记索隐》引卫宏云:“挚立九年而唐侯德盛,因禅位焉。”《帝王世纪》云:“帝挚之母,于四人中班最在下,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帝禅。”这些传说当然有虚拟成分,但仍不乏史实的素地。挚与尧既为兄弟,都担任过五帝时代部族联合体的总首领,尧的帝位又是从挚那里接替而来,可能意味着挚与尧出自同一部落,并具有该部落首领的政治身份。
在五帝时代,除帝挚外,文献记载少昊亦名挚。《左传·昭公十七年》说: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在这里,郯子说他是少昊氏的后裔,其高祖名挚,又称少皞(昊)挚。从郯子的话语中,可以知道少昊氏与黄帝氏并非同一部落,前者以鸟名官,后者以云为纪,是两个官制命名体系有别的政治实体。可是这一传说在后来发生演变,少昊氏不仅与黄帝部落合一,而且与华夏集团的帝挚合一。
《路史》卷十六《后纪七》注引《世本》云:“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字青阳。黄帝殁,契立。王以金德,号曰金天氏。”此以少昊为黄帝之子,使两个不同的部落在血缘上建立了联系,而且把殷人始祖契说成少昊,与《帝系》违异。杜预对上引《左传》注云:“少昊,金天氏,黄帝之子,己姓之祖也。”杜预虽不肯定少昊名契,但也认为少昊为黄帝之子。《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云:
少昊帝:《考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
这是说少昊名清非契,清即黄帝之子清阳(玄嚣),挚者为蟜极之子,青阳之孙,黄帝之曾孙,号曰金天氏。《世经》又说:“帝喾……天下号曰高辛氏。帝挚继之,不知世数。”这里没有直接说少昊挚就是帝挚,但这种编排似乎又隐含此义。到了东汉时期,高诱则将少昊与帝挚为一人的看法明确提了出来。《吕氏春秋·孟秋纪》“其帝少暤”,高诱注:“少暤,帝喾之子挚兄也。以金德王天下,号为金天氏。”西晋皇甫谧不从高说,仍以帝挚为少昊挚之孙,不过祖孙同名而已。《帝王世纪》云:“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在位八十四年而崩。颛顼高阳氏……在位七十八年而崩。少皞之孙、蟜極之子代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在位七十年而崩。子帝挚立,在位九年。挚立不肖而崩,弟放勋代立,是为帝尧。”(《周易·系辞下》疏引)此言帝喾为少昊之孙,《世经》说挚亦少昊之孙,则帝挚与帝喾当为兄弟而非父子,帝挚与帝尧当为父子而非兄弟,说法更为混缠无序。
欲厘清这些传说演变中的重重纠葛,诚非易事。《左传·昭公十七年》孔疏:“事远书亡,不可委悉”,确为实情。但是,只要回到最初的文献记载上来,事情可能要简单得多。根据前引《左传》《帝系》来分析,帝挚非少昊,少昊非黄帝之子,事情还是清楚的。一则,郯子以少昊氏与黄帝氏并提,谓其名官之制不同,实际上是图腾崇拜有别,故不能把两个图腾不同的部落牵合为一。把少昊氏视为黄帝部族的分支,或把少昊视为黄帝之子青阳,都是有悖文献原义的。二则,少昊挚虽与帝挚同名,但血缘上并无联系。黄帝属于华夏集团,少昊为东夷集团,一为姬姓,一为己姓,并非一族之分化。故不能说“少昊即帝挚”,“挚本为少昊名”,或“少昊名挚,其孙颛顼之子亦名挚,是为帝挚”,视其为一人或祖孙关系。三则,帝挚与少昊在时空范畴上遥不相接。少昊氏大体与黄帝同时,帝挚却与帝尧同时,二者不在一个时间轴上。少昊为东方夷族,《左传·定公四年》言“少昊之墟”在曲阜(今山东曲阜)。而帝挚与帝尧同属陶唐氏,族居西方平阳(今山西临汾),此已为陶寺考古发掘所证实。时间上前后悬隔,空间上东西相异,是帝挚与少昊不相瓜葛的明证。因此,我们不赞同把帝挚与少昊视作一人,也不赞同在此基础上的种种推论。
帝挚可否纳入五帝古史系统
关于上古时代的五帝系统,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古史传说的认识模式。据刘起釪先生梳理和考订,从战国时期到南朝萧梁时代,大体先后出现过六种不同组合的五帝说:(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4)少昊、颛顼、喾、尧、虞;(5)喾、尧、舜、禹、汤;(6)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上述第一种说法见于《大戴礼记·五帝德》,也是文献中较早出现的说法。加之又被司马迁采入《五帝本纪》中,因而成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五帝说。此说未将少昊列入五帝体系。后来虽有三种五帝说涉及少昊,但都把少昊排在颛顼之前黄帝之后,暗示少昊为黄帝之子青阳(玄嚣),并不是与帝尧同时的帝挚。可见帝挚虽是五帝时代的古帝之一,却从未被前人纳入五帝古史系统。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为反对清王朝,誓与清朝统治者划清界限,决计摒弃清帝年号,采用黄帝纪年。这就需要对黄帝纪年进行一番推算。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推算过程中,以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为五帝,得出黄帝纪年始于公元前2098年。革命党人具有高昂的反清斗志与激清,然其学识不敢恭维,乃至《江苏》等报刊拒不采信,而是使用另行推定的黄帝纪年。《民报》推算的黄帝纪年存在很多问题,把帝挚列入五帝古史系统即是一病,难怪得不到广泛响应。
今有学者研究五帝时代的积年,采用《五帝德》《五帝本纪》关于五帝的构成,实际推算又加上帝挚在位九年(张闻玉:《辛亥革命后的黄帝纪年》,《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五帝变成了六帝,名与义不相符合,同样是不可取的。《帝系》《五帝本纪》提到的帝挚,为什么不宜纳入五帝古史系统,并作为推定五帝时代积年的依据呢?
五帝的构成不是一个可五可六的数字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古人对彼时杰出人物的历史记忆与追念。《五帝德》说到的五位古帝立政为民,各有功绩。如谓黄帝“抚万民,度四方”,颛顼“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帝喾“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帝尧“其言不贰,其行不回(邪),四海之内,舟舆所至,莫不说夷(平)”,帝舜“其言不惑,其德不慝,举贤而天下平”,都对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过卓越的贡献。《国语·鲁语上》说:“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是说黄帝给百物命名,让民众共享财富,颛顼也能继承他的功业。帝喾按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明确季节顺序,使民众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帝尧尽力使刑法公平,使之成为民众依循的准则。帝舜辛勤治理民事,死于苍梧之野。可见五帝古史系统的拟定不只具有本来的历史质素,而且倾注了后世的民族認同情感。至于帝挚,《史记》言其为政“不善”,后人对此有治绩不著、行为不肖等多种解释,表明他没有名垂青史的不朽功绩,自然不可能被纳入五帝古史系统,把五帝时代变成六帝时代。
再从帝挚在位的时间上看,也与其他五位古帝的身份不相匹配。关于五帝各自在位的时间,我们曾试作推算,估定黄帝300年、颛顼78年、帝喾70年、尧98年、舜42年,总积年约为588年。(杜勇:《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学理问题》,《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这五位古帝的共同特点是在位时间都很长,有的甚至超过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的兴亡时间。根据文化人类学有关理论分析,这些古帝的名字不只是个人的专名,应是该部落首领共同使用的通名。当某一部落主宰部族联合体时常常用其通名,因而执政时间显得特别长,乃至有黄帝三百年的说法。但是,帝挚并不具备这样的政治特质,最初刘歆对他是“不知世数”,即使后来卫宏和皇甫谧谓“帝挚在位九年”,时间也非常短暂。到底是帝挚禅位于尧,还是死后由尧继位,抑或被帝尧赶下台,不易说清。大体上,帝挚当是尧部落的前任首领,企图出任华夏部族联合体的盟主未获成功,随即被尧取代。由于帝挚并不具备五帝时代其他杰出人物的政治资格,故不宜纳入五帝古史系统。
帝挚不必纳入五帝古史系统,但其在位时间用于推算五帝时代的积年是否可行呢?实际亦无必要。一方面,帝挚在位九年,先是掌管国家秘籍的刘歆不知,后世卫宏、皇甫谧反而比刘歆说得更清楚,这本身说明材料的可信性是大有问题的。虽然五帝年代学研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但其他古帝则没有帝挚的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不管帝挚在位时间是否计入五帝时代的积年,都无碍大局。五帝年代学研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学术课题,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只能是一个高贵而炫丽的梦。不要说目前我们所能提供的时间坐标不可能精确无误,就是将来有了更先进的科学手段也同样无济于事。这不是屈从于历史相对主义,而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否则就只有把五帝年代学甚至文献所言五帝时代彻底抛弃,单纯用考古学文化来纪年了。这样做可能科学性要强一些,但又无法摆脱数典忘祖的弊端。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将历史学与考古学深度融合,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五帝年代学成果,以反映中华民族早期文明历史发展的轨迹。
综上所述,《帝系》《五帝本纪》中的帝挚与《左传》中的少昊挚,分属华夏与东夷两个不同的部族集团,二者既非一人,亦非祖孙关系。帝挚有可能是华夏尧部落的首领之一,一度试图出任五帝时代华夏部族联合体的总首领,然为政不善,未获成功,很快即为帝尧所取代。帝挚于世无功,历史上从未将其纳入五帝古史系统,亦不宜将其列入五帝时代积年的探考范围。五帝时代积年研究虽不可能完全呈现往事真相,但通过学术界不断努力,或可一步一步接近历史事实,使中国早期文明的探索达到新的高度,进入新的境界。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