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爹的断章

2021-08-27曹鹏伟

清明 2021年4期

曹鹏伟

2010,豁口

惊蛰过后的头天,天麻麻亮,爹就收拾起要出门的东西。

等阳光爬上南墙的豁口,爹已经穿好了出门的衣裳。

所谓出门衣裳,是由一件洗得微微发白的蓝色夹克和一条裤缝还算端正的蓝色裤子搭配而成,颜色的统一和深浅配合赋予了衣服正式和庄重的意味。鞋子照例是深蓝色的干层底,昨天刚刚洗过,带着洗衣粉和阳光的味道,底子像刚浆过的一样硬,踩在地上心里踏实。

爹走在村道上,远远看见正在耕地的邻家男人。邻家男人看见爹气昂昂地走过,就熄了拖拉机,“腾”地跳下车,从兜里掏出烟,几步远就敬了过来,老哥,这么早就出门去,是不是盯上啥好营生?爹敷衍又谦逊地笑着,接过烟,回敬似的掏出打火机,给邻家男人点着。见爹没有答话,邻家男人说,进城看儿吗?娃出息了,你功劳大!爹不便多说,胡乱搭句话,朝车站走去。

爹坐了班车,把绿色包包抱得紧紧的。往日里他一上车,就会睡觉,睡着了还打鼾,惹同车的人嫌,但今天爹很小心,他像是战时的间谍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看见有个男人一直回头看他,心里就紧张,一紧张就把包包抱得更紧。

一个小时的车程,爹怕自己睡着。瞌睡来了是挡不住的,心里担心,可他一路都没有瞌睡,他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儿在城里的车站等候,看见爹从车上下来,就咧了嘴笑,边笑边打量爹手里的包,爹,备齐了?爹说,齐了。口吻中带着底气。儿说,要不先把钱存到银行?爹说,不存,我拿着。儿说,怕不安全。爹说,青天白日还怕人抢?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朝边上看了又看。

售楼部的姑娘们穿着套装,前胸紧绷绷地凸起,裙下的黑色丝袜包裹住颀长的双腿,在端庄和妖冶之间寻找平衡。爹感到了危机,他抽出一支烟,还没抽上,看见对面的姑娘皱了皱眉,爹一寻思,又把烟塞了回去。

爹觉得和这样的姑娘打交道似乎总伴随着不安全的因素。看见儿子趴在柜面上和她们探讨着户型和面积,爹想,这事有这么难吗?窗户朝南,暖和就好,向阳就是正气;至于面积,无非是乘除的关系,有这么难以决定吗?像是婆娘生不下来娃胡挣身子。

爹摩挲着手里的包包。包里装的是窗户朝南的房子、儿的栖身之所。爹看儿子的侧脸,儿的侧脸在笑,鬓发也带了喜气。儿不容易,在城乡接合的村上租了一问房,足足住了两年。那是个什么破房子,冬天冷得如冰窖,夏天热得像火炉,儿真不容易。

儿在早前是了解过这套房子的,家具的摆放、装修的风格,儿都做了统一的规划。儿现在要做的是进一步的了解和下定决心,像是麦垛摊在空场上,被拖拉机碾过,只剩一阵风的事儿了。

售楼小姐挺胸昂头,噔噔走在前面,领着儿,儿领着爹,一起去看房子。电梯启动,上升,爹的心还留在地面上。这么一吊,爹的心里有点下坠。

房门打开,浓重的涂料味道迎面扑来。儿的眼光可以,窗果然是南开的,阳光明晃晃的,扑棱着就飞了进来。

爹从落地窗前看下去,半个县城尽收眼底,这才察觉高得不一般,眼里一花,脑中一眩。20楼,能不高吗?电梯都是两层歇口气,走三层再喘口气,几次才上来,得好一阵儿呢!爹脑子里有个词一晃:空中楼阁。对,镇长来村上动员大伙搞蔬菜产业,大手一挥,咱们农民群众的中国梦就是产业梦,不搞产业,致富就是空中楼阁!

爹想,空中楼阁是不长腿脚的,是拦腰漂浮着的,是脱离地表和群众的,这有多危险!这么一想,爹的腿脚就有点软。爹问儿,这房间地基咋样?可别是虚的!儿眼里飘过一点不自然的光芒,带着不屑,也带着一种不便沟通的嗔怪。售楼小姐笑了,正面解释了一下,老叔,这楼房的基础是混凝土板状结构,楼体是框架的,8级地震也撼动不了,这个您可以放心!

回到了售楼部,填好了合同,儿给爹念了几句。见爹眼神里透着茫然,他就换了另一种说法,把情况口述了一遍。爹似懂非懂,只顾点头。爹只看得懂数字。数字由小数点左边和小数点右边两个部分构成,小数点左边最头里的数字最重要,它就像耕地时候的第一道犁,决定了其余横七竖八的安排。打头的数字所居的位置决定了一溜数字的长短粗细,它后面跟着的数字从重要性上渐次降低,到了小数点右边,两个数字彻底成了麦地边上的稗草。

爹心里又算了一回账,自己包里的钱正好和儿子早前约定的数字吻合。这些钱代表着半栋房子,牵动着自己浅薄、脆弱的社会关系。这些钱有的沾着辣面儿,有的沾着猪油,多半是从亲友手里借来的。儿子贷的款在农行,暂时看不见。他们的钱凑在一起,是房子的首付,剩下的钱得慢慢还。

爹还知道,儿子为买房贷了款,身上就加了压。爹一辈子在地里刨生计,结婚时骑着一辆自行车,带回了儿他妈,炕边摆放一把崭新的、镀银的手电筒,就点亮了儿他妈的眼睛。可眼下的世界不一样了,他把十亩地刨翻了底,把几十年的养分和生产力透支掉,也凑不起半栋房的价钱。

中午,爹和儿去吃炒面。虽说是肉炒,面里却没见一丝一缕的肉。爹认真了,要问端饭的姑娘,儿解释说,肉涨价了。爹又茫然起来,那就是这名字不对头。对头不对头不重要,重要的是管饱。

饭后,爹和儿去农行打房款,柜台上面是玻璃墙,人在里面只见张嘴,不闻说话,像是没了配音的皮影。儿填了单,塞进小窗口。儿的钱,是看不见的钱,从儿的账面上流入了浩大的房地产商人的账面上去,就像是溪水流入了大江大河中去。儿的钱平静地、屁都不吱一声地悄悄就进入了人家兼容并包的、浑然一体的钱的河流中去,像是儿他妈,一场大病就走了,一棵纤瘦的麦秆走入了原上的麦地里,看不见影了。

爹把包里的钱放到了柜面小窗口下的凹槽里,心里又点了一遍,一共10捆,全是喜人的红色。早晨儿说把钱存掉,爹说不,钱在自己手里,就具体一点,但现在还是要送出去了,变有形为无形,从银行的大厅里进入到银行的后台里去。后台奔流着人民币的大潮,大红大绿,形同旗帜。

一捆一捆的钱从凹槽里被拽进去,进入了里面无配音的世界,像是牛羊列队进入屠宰场。爹想起昨天卖掉的两头不足四个月的牛犊子。六个月的牛犊子能卖个好价钱,现在早卖了两个月,折了几千塊钱。牛犊子的皮毛平滑如绸,调皮着呢,它们粗粝的舌头舔到爹的手掌上,带着温热,带着信任。爹一想到这里,就忍不住难过起来。爹说,银行是最黑的地方,咱存钱,三年五年,一张单子就打发了;你要借钱,一沓纸填了还不利索,得几天才能使得上这钱,太黑了。儿笑了笑,黑也没办法呀,咱们自己削尖了头朝这里钻,怪谁?

爹心里空了起来。

爹又想,这钱买的不单是儿的容身之处,也是儿的家庭生活的开端,房里将来还会添入儿媳妇、孙子,成为一家人的栖息地。爹早上打量的时候,已经看好了搭绷绳的地方,就在阳台上,钉上钉子,展脱地拉开一条绳子,孙子的尿布晒在那里,风吹着除臊,太阳晒着杀毒,尿布的轮换就有了着落。

爹笑了。爹嘴巴里有一个掉过牙的豁口,这个豁口跟着爹一起笑了。

2012,玉碎

爹心里很不好过,因为儿失恋了。

失恋是烧不尽的春草,带着厚重的嘈杂声蔓延过来。春草里有两只蚂蚱,绳子绑了矫健的大腿,两只蚂蚱连在一起,它们被命运纠葛到了一条线上——俩蚂蚱是父子俩。

爹坐在正房,儿睡在偏房,隔着一道门,能听见彼此的情绪在如何乱七八糟地发酵,散布出颓然的气息。儿从县城回来,就躺在了炕上。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六点,阳光把近窗的花卉枝叶雕琢成了墙上的剪影。如果没有这场糟糕的失恋,儿应该坐在凳子上,和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失恋无疑是很糟糕的,更糟糕的是失恋的“打开方式”。儿没有细说,但爹已经知道,儿被无情地踢了——他在这场擦枪走火的丛林冒险游戏中完全是一个“客体”,是一名受害者,负责扮演被伤害的角色。

儿刚一进门,就无精打采地爬上了炕。鞋子落地之后,呈八字形扔在炕下,像是一对充满嘲弄意味的撇胡子。

已经到了饭点,儿怕是没有一点吃饭的心情。在这样的逆境里吃饭是虚张声势,也是暴殄天物,但爹还是像往日一样开了灶。

灶台上铮亮的勺子、铲子、刀具,像是沙场秋点兵,纷纷剑拔弩张、飞扬跋扈。爹切了菜,割了点肉,“当当当”“笃笃笃”,这响声中辗转着欢快的韵味,快乐的声音在厨间流窜起来。

爹手艺是好的,爹手艺必须好。孩子的妈在孩子十五岁时就走了,一场大病,家里少了一个人,地里添了一座坟。爹只能把自己掰成两半,一半是爹的本尊,种地打工赚钱;一半成了孩子妈的影子,负责料理家务,照顾儿子。但作为影子的部分是“义肢”,是辅助,有些功能的发挥必然要打折扣,不能保质保量地实现。儿眼里却不能分辨出爹一分为二之术,他只知道原来家里是三口人,现在只剩下了两个人,妈的气息还在,但是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缺了位。爹总结了下自己裂变的创新经验,这完全是一个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小于一的失败典型。

爹怕孩子受委屈,宁可把自己一分为二地拆开来,父代母职,雌雄同体,也不愿意搬个“外援”回家。十多年过去,家里从1.5个男人变成了由两个成年男人组成的纯男户。

爹做饭的时候很带劲。炉中的火舌舔着锅底,铲子和勺子联合起来撩拨着锅里的绿菜和大肉,用喜洋洋的节奏制造出浮夸的情绪。铲子勺子忙碌着,菜也没闲着,它们舍生取义,把一身子的水分挤出来,把调料的内涵深缩进自己的质壁和细胞。

带着用喧闹祛除不顺利的意思,爹炒好了两道菜,喊儿,来来,吃饭!儿本不想吃,但受不了爹这一顿浮夸,表面张牙舞爪、狐假虎威,又充斥着两个单身男人心照不宣的难过。儿难以拒绝爹,爹心里这会儿也受了委屈——这完全是自己带回的不虞之灾。儿坐在爹对面的马扎上,没有看爹,一把抓起筷子,扎了下去。

那个姑娘来过家里几次,吃过几次饭,模样周正,说话得体,爹很喜欢。姑娘用胃口表达了对儿的满意,也表达了对爹的厨艺的肯定。

本地把结婚前的男女相处叫“瞅对象”,“瞅”显然不是重点,“瞅”是对事物基本形态的一个掌握,是“量”上的观察;重点是“对”字,就像对一组密码、对几句暗号、对纳米计量的口径值,榫头对榫舌、晴天对丽日,对上了就成了,但儿子没对上。

爹没问,只管夹菜。儿也不抬头,只管吃。儿吃得很紧,筷子在嘴巴和盘子间穿梭得猴急,节奏快而匀。这同样是一种浮夸的表演,爹的眉头皱了又皱。

爹说,去拿酒,喝两盅。

儿知道,爹在“被”变成单身男人的最初阶段是怎样依赖着酒精的。酒是廉价的二锅头,青绿的瓶子被绳子稳妥地扎成一捆,被爹拎回家。酒像是豢养的禽类或是地里的蔬菜,等着爹来享用。爹不负众望,他稳固地坐在自己惯常坐着的竹制圈椅上,完成了上千次的独酌,消灭了成捆的瓶子。爹不说话,只管喝,单人单杯,什么对影成三,不存在。爹是喝不醉的,酒在他的身上就像是久旱不雨的麦田接受了雨天的恩泽,只管咕咚着储存起来,有着海绵一样强大的吸附力。

有一次,儿从学校回来,正好看见爹喝酒。爹那次罕见地醉了。爹在说话,他不是跟死去的妈说话,也不是跟儿说话,他在和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孩子妈谈话。爹凭借着酒劲,凭空生造了一个世界和一个人。爹通过一扇摇摇晃晃的窗口和那个女人隔空喊话,他在孤绝至极的时候想到了过去,像是一个和忧伤藏猫猫的孩子。

当天,爹的样子让儿害怕,儿一鼓作气,摔了爹的酒杯。酒杯触地的瞬间,变成了支离飞溅的碎片。它们晶莹剔透,一块块都在“吱吱”地喊,摔我干嘛,又不关我的事!

从今天往前看,爹已经很久没喝酒了。爹喝酒很洒脱,头微仰,“嗞”一声,杯就见了底。爹和儿对饮,喝了几口就不喝了,突然用手捂住眼睛,喉头搐动了几下,说,我辣着了鼻子。

儿很合时宜地离开了饭桌,走到爹睡觉的地方。爹的床铺很整齐,这和一个中年农民的素养似乎不大合拍。爹是初中毕业生,当过村上的主任,认真起来让人敬佩。爹从不叫家里乱糟糟,怕当妈的不放心。

儿看见爹枕头边放着一个红色的饼干盒子,就顺手打开。这盒子曾欢快地承载了一肚子进口饼干,不过原来的内容已经被取走,填充了其他的意义:有鼓面损坏了的拨浪鼓,有玻璃奶瓶、缺了轱辘的小汽车,还有一个指肚大小的玻璃瓶——儿倒出里面的东西,是兩颗尖尖的牙齿。如果换了别人,未必能一眼认出这么幼小、精致的牙齿,但儿认识。

那年他六岁,头茬的门牙未掉,后面又出了新牙。爹和妈带他去县医院拔牙,两人按着儿,不让动。爹埋下头,只管用手把着儿的头。他不敢看儿子,他的眼里婆娑着和性别不相符的眼泪,忽闪着行将落下。

儿细看,两颗牙晶莹剔透,如同两颗小小的玉碎。

2015,炊烟

雨从三点开始落下,起初跌落的是冰雹,由疏到紧,小冰豆子掉在路上,乒乒乓乓,又滚又弹,热闹得很。

爹抱着孙女,坐在卧室窗边朝院子里瞅。爹不稀罕冰雹,但是才八个月大的孙女却没见过。因为这个,爹就觉得这场冰雹被赋予了另一种特殊的意义,变得不寻常起来。

十多分钟之后,冰雹停了,雨丝就像是拴着冰豆子的线,所有的豆子着了地,丝丝缕缕就剩了线,吊挂在天地之间。这线不是拽着玩的,它又纷乱又摇摆,一条线就是一串雨点,密匝匝的后脚赶前脚地紧走。只一小会儿,地下泄水的通道就被水封了,泄不出去。水被拥堵在小区的院子里,东边荡漾,西边荡漾,六神无主。

孙女被暴雨的情势吓着了,小手小脚一起乱晃。爹把孙女放在床上,站在窗边,点燃了一支烟,心底焦虑。雨灌进了他的心里,招摇的浪尖上有一艘小小的船,杂乱地摇晃着。

烟抽了一半,爹就掐灭了,悄悄从窗口扔了出去,又把地上的、窗台上的烟灰抹干净,有点毁尸灭迹的不安和彻底。

爹从孙女出生就来到了城里。爹五十七岁才有了孙女,自然值得欣慰,但爹更期待有一个孙子。爹心里还算敞亮,虽然他不懂科学技术,但也明白家里母牛生牛犊,都挑不得乳牛和犍牛,这事不能强求。何况现在还能生二胎,国家政策好,多给了一次机会。

“强求”的事从心理上接受了,平复了,更多实际困难成了爹的心病。爹在老家用的是茅房,到了城里蹲马桶,不习惯。爹一坐上马桶,就像上了电椅,浑身不自在,所以屡屡失败。一次不适应,两次不适应,几次三番,就成了习惯性不适应,所以爹要上大厕,得去小区的公厕。如厕的事一天一遍,凑合着就过了,最麻烦的是抽烟。抽烟是爹半辈子的爱好,已经成癖了。爹不抽烟,胸腔里就燥得慌——烟气成了雨露,两扇肺叶像是干枯的树叶子,需要定时浸润一下。儿媳妇说孙女还小,不能被烟呛着——烟是杀手。爹明白,杀手是自己,不是烟;爹又不明白,自己抽了半辈子烟,没被烟杀死,不抽还不受活——现在烟成了杀手。

爹很无助,只好趁着上公厕、买菜、购置日常用品的时候抽,但回去依旧有味儿。儿媳妇鼻子尖,厌恶之情有所流露。爹没办法,只好出门抽了烟,回家就漱口,用过两杯水,听着烟味都顺马桶流干净了才踏实。白天小两口不在的时候,爹拿支烟用鼻子闻,还给孙女说,这是伤人的枪,但伤人的是人,枪有什么错?看看,没走火!

无论上厕所,还是抽烟,其实都是形式化的东西,爹心里不踏实,似乎到了城里,自己就落了什么东西。爹不知道落掉了什么东西,这个落掉的东西是无形的,但又毛毛糙糙、纷纷扰扰,分明在提醒和呼唤自己,你丢了东西!直到爹从电视上听到两个字,乡愁,爹明白了。要这么说未免矫情,像电视上歌星唱歌一样,不闭眼睛也出得了声,但人家矫情,必须闭眼,非但要闭上,还要将眼皮下拉的力道掌握到最巧、最性感。

当夜,爹做了梦。他看见老家烟囱里的炊烟,没有风的侵扰,直直地飘上天际。爹鼻子一酸,醒来就湿了眼眶。爹知道,自己是孤独了,他像是一只麻雀,失了群。

第二天阳光很好,爹抱着孩子出门去转。爹站在小区门口的河畔,隔着栏杆看河堤下散布着三三两两忙碌的人影。他们拿着铁锨、镢头,在忙碌什么呢?他们正在整理田地,一畦一畦,整齐得很。爹这才发现,城里人精明着呢,这些年城乡的河道越来越旱,河滩越来越阔,人们就在河滩开垦菜园。你听,叮当的铁器交鸣声、鼎沸的吆喝声,将河滩叫醒了,河水哗哗流动,这是回应着呢。

爹和儿子、儿媳妇谈,他想在河滩开垦一块菜园。儿笑了,菜市场那么大,费这劲干啥?儿媳妇没有说话,只顾逗女儿玩耍,但耳朵是张着的,听着爹说话,一个逗号都没落下。爹说,这不一样。儿媳妇突然一锤定音,爸,我支持你,但是不能耽误带孩子——绿色有机蔬菜,这个可不是几张票子能买到的。爹感激地朝儿媳妇点点头。

爹从小区门卫那儿借来镢头和铁锨,泡了一杯酽茶,趁着儿子、儿媳妇周末休假的机会,跑到河滩忙碌了两天。爹扒开地皮,捡出石头,把土壤翻疏松,又用大块石头摆了一圈,和别人家的菜园明确了界畔。

爹忙碌了一天,夕阳西下时才回了家。久疏劳动,出了一身大汗,四肢撂到床上就散架了。爹躺着笑了,他心里舒坦。

第二天爹就在菜园栽了菜苗。爹是农田里的老把式,精着呢。他在菜市场上选择了最好的菜种,一根根菜苗子腰肢挺直,颜色鲜亮,硬朗得很。爹坐在埂边喝水,美滋滋地抽上了烟,心里冒出一缕炊烟,比诗人笔下白云出岫的情景还美。

爹精心遴选的菜苗不负众望,一周之后就長出了一柞长的新鲜个子,到现在已经挂上了小小的果实。小西红柿、小辣椒、小黄瓜,一个个悬在茎上,咧着小嘴巴笑着呢。爹心里一阵欣慰,像是大户人家的老爷,看着膝下成群的孩子日渐茁壮,他脸上堆满笑容,心里充满喜悦。

昨天爹刚刚看过菜园子,今天这雨下得真不是时候。

爹看院子里的情势,恨不得赶紧迈开双腿去河畔看看,自己的园子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被水冲垮了?已经搭起的西红柿架子和黄瓜架子肯定是保不住了,不过即便是菜茎断了,根子要能扎在地里也不错,再用细绳子拉一拉,助一把力,兴许还长得起来。这样的担心和退一步讲的豁达,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样,充满爱怜,也充满理解。

爹恨不得把孙女放在床上,自己出去看一眼,眼见为实。菜园不管是在呢,或是不在,自己知道了底细,看一眼心里就踏实了。这世界还有什么比心悬着更难受呢?

等到下班时,天很快暗了下来。待儿子和儿媳一回家,爹就抢着出了门,一步紧撵一步,朝河畔小跑而去。他甚至没有绕过小区门口的水洼,直接踩着就跑了过去。

果不其然,河川已经被大水覆盖得严严实实,河畔也没有了界畔,水直接漫到了脚下的堤坝边上。暴涨的河水在缓缓涌动,显得深不可测,所有的菜园子都被大水抹平了。

爹倒抽一口凉气,心里的炊烟被这口气刮散了。

爹听见路边广播里正在播报“橙色预警”,他脚下越来越软,一屁股坐在了泥水中,眼泪流了下来。

2019,清明

爹在清明前就开始翻黄历,这年是己亥年,清明是农历三月初一日。

爹习惯在早晨去烧纸。早晨旷野里无人,天地肃静,所有的庄稼都在沉睡,地下的亲人容易听见地上的声音。

天刚亮,爹就拍了儿的被角。儿不是小孩子了,也算灵醒,马上起身穿衣裳。爹看儿穿衣裳,想起了儿小时候上学的样子。鸡叫开了,路上成群的自行车骑过,三五成群的学生娃走过门口,一路嘈杂。但儿的脑勺却还落在枕头上,像是庄稼在土壤上生了根。爹和妈把儿从床上扶起来,儿的肚腹间像是安装了弹簧,扑通一声,腰背又折回到床铺上去了。

儿起了床又折了被,爹心里感慨,妻活着的时候,院中的快乐和烦愁带了烟火气;妻走了之后,院中充盈了秋水浸泡之后的潮腐意味,久久不散,至今没有活络过来。

天上晨光熹微,野地里微带寒气。爹问儿,可记得你爷和你奶的坟头?儿不答,茫然地脸红。

儿独自回家,并未带自己的妻和女儿回来。他昨日一下车,就看见爹站在路边。爹站在春天的浮尘中,看见他,还朝他的身后探看。没有看到什么,爹的脸色就无情无绪起来。爹的孙女已经上了大班,日托的那种,一天一送一接。爹那时完成了自己阶段性的使命,在儿子儿媳最没有时间带孩子的时候顶了上来。即便带得不够仔细,马马虎虎总算熬了下来,孩子靠着生命力的有序推进,自然长了个,说了话,生了小心思。孩子上了幼儿园,爹待着多余,自己要求回了农村,住进了老宅。

爹想孙女。明白了这点,儿的心里有点敏感,有点小心翼翼。爹想不想儿,未知;爹想孙女,一定的。爹突然问到爷和奶的坟头,儿慌了一下。他年年跟着爹上坟,但具体的位置却不记得。偌大的田间就是把蒲扇,条条地埂和小道成了扇面上的纹路。地里坟多,没有墓碑,几百年来埋了多少人,没数,只知道坟起了,十年塌了,二十年平了,年岁把坟头忘记了。具体是哪个坐标?没有仪器标注,祖祖辈辈清明烧纸都依赖他们过于依赖的感觉。一个农民,不会走丢了自己的地面。

好在爹没有再多问。此时太阳已经出来,旷野被太阳烙热了。爹扛着铁锨走在前,儿拎着一包纸物走在后面。麦苗比其他草木醒来得更早。地气从地下勃发,热乎乎、湿润润地腾升、挥发,麦苗最先感知到了融融春光。桃花红、梨花白、柳丝如烟,都落在了后面。

爷俩沿着地埂走进去。到了爷和奶的坟前,儿看见坟头已经添了新土,十多年前栽的松树已经粗壮了起来。爹喊儿烧纸,说,坟前栽松树好,给子孙积福,你记得这树多大年岁了?儿不说话,只烧纸。爹用手摸树干,心有戚戚,这树长得艰难,让我想起你爷和奶的艰难。儿记得那年树栽上后,树干只比爹的大拇指粗一点,如今也只有锨把粗细,十多年不知道咋耐着性子长的,树不着急?

儿又抬眼看看旷野,黄土地里种了庄稼,出产了粮食,也出产了磨人的活计。农民在大地上翻地、犁地、平地、播种、收割,把土壤翻来覆去地折腾,最后把自己埋了进去,把磨人的活计交给不能从黄土地逃走的后人手里,但土地值钱的东西或者深埋地下,或者附着在地上,农民守着土地,一辈子给土地看了场子。地里没有什么土地神,只有把肉身和土地焊接在一起的农民。

爷和奶的音容被庄稼掩埋了十多年,在爹的心里可能还有些记忆,在儿的心里却已经没有了任何遗存。爷和奶是彻底走了。地里躺着的先人,身体被泥土分解了,说过的话被风吹散了。爷和奶辛苦一辈子,留下了爹。爹一辈子没吃喝什么好的,唯吃苦多。吃喝长肉,吃苦却勒紧了肉身。爹蹴在那里,脸上苍茫茫的,裤子有点短了,露出了细细的脚腕。儿心里一阵悲苦。

日头升了,爹起了身,与儿一前一后下了塄坎,到了妻的坟头。

妻的坟头没有添土。儿明白,给妈添土,是自己今天的要紧事。妈的坟头该他来添土,添得厚,后辈的福气也厚。儿不说话,一锨一锨铲土。今春还没有见雨点,地里干,儿有些吃力,锨头入地,如木刀削铁。儿扎了弓箭步,双臂和双腿都使力,还是吃不进土里去。爹上了手,到底是干庄稼的老把式,一锨扎进土里,锨斗里满了土,轻轻撒在坟头上。

八点半不到,爷俩烧完了纸。爹对着坟包子说,买纸票的时候,有几沓子没拿好,丢在哪里,不知道了。给爷和奶没有短烧,给孩儿的妈短下了,他当面道个歉,明年多烧点,今年呢,就这样支应着吧。

儿想起小时候,娘去了之后,爹不喜欢出门说话,天天只和酒瓶对话的场面,心里不由得一紧,说,爸,明天咱们一起去城里吧。

爹没说话,起身扛了锨,把地上装了纸物的塑料袋团了团,塞进兜里。他边走边用锨在脚的两边拨拉,恰好拨出了一块土黄色的石头。爹把石头捡起来,一直捏到路畔,扔进了地沟里。

回了家,儿在水龙头下洗手,爹坐在房檐下拿着瓦片擦锨上的土。爹擦得很认真,土末子落到皴了皮的地面上。

爹进了偏房。偏房是爹放置农具的地方。

爹把镢头立了一块,铁锨立了一塊,木锨扎了一捆,木槌放在一边,耙地的、耧地的、打土块的……这里几乎是一个小小的农具博物馆。现在地少了,农具也显得多余,儿曾经给爹说,把能卖的物什便宜处理掉。爹不同意,说农民活着就不能丢了工具,你瞧,多趁手!

爹又开始摆弄农具了。他拿起一个,摸摸,放下,又换了一个,摸摸,再放下,看样子要把这里的东西挨个摸一遍。儿说,爸,跟我去城里,你一个人不方便。

爹还是没答话。

爹进了灶房,泡了一杯茶,茶杯的杯口布满了咖啡色的茶垢。爹喝的是砖茶,味道重。爹喝了几口,问儿,你要不要?儿也不说话。

爹说,你记得你大伯吗?

大伯五年前去了宁夏,好几年春节没回来。大伯已经七十岁,因他家儿子在外打工,他被迫辗转出村庄,撵了儿的影子过去。大伯走的时候,家里的地流转给了苹果商,所有的农具家什全部卖给了乡人。大伯走之前,到地畔去转,在自家院落四周转,眼睛里写满了茫然。

爹说,你大伯走后,隔三岔五给我打电话,无非是问玉米怕要灌浆了,高粱高了几柞,村头的刘麻子中风好转之后走路打摆子不,车站的刘师傅羊肉泡馍还开着门没,我都给他一一回答。

爹说,你大伯说人离了院子,就提前殁了。旁人看不出来,只有咱自己知道,自己是殁了。

爹说,你大伯说他走的时候提前殁了。

责任编辑 刘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