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分析
2021-08-27王向佩周峰闫磊等
王向佩 周峰 闫磊等
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副结核病流行情况,利用副结核分枝杆菌(MAP)间接ELISA抗体检测对2020年省内11个地市部分牧场送检的523份牛血液样品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4个送检牧场,阳性样品145份,场间阳性率92.86%,样品阳性率27.72%。对4个500头左右中小规模牧场进行批量检测,833份样品中阳性样品210份,场间阳性率100%,场内阳性率15.67%~36.06%,样品阳性率25.93%。2019年共计送检样品345份,其中MAP抗体阳性数104份,样品阳性率30.14%。2020年送检样品与2019年相比,送检量增加了51.59%,阳性率降低了2.42个百分点。
关键词:奶牛;副结核病;发病率;血清抗体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1)05-0008-02
牛副结核病(Bovine 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MAP)引起的牛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牛顽固性、慢性增生性肠道炎症以及进行性消瘦等为主要特征[1],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2]。
MAP以反刍动物为主要宿主,经粪口途径传播,排菌病牛是主要传染源[3]。此病多呈隐性感染,一般以4~6月龄的犊牛易感,但临床症状多在分娩后或泌乳高峰期才表现出来。MAP可以导致肠黏膜发生病变,肠道慢性炎症的发生导致肠道机能紊乱、肠壁的血浆蛋白渗出增加和肠管对氨基酸的吸收障碍,导致大量蛋白质的丢失,从而导致病牛消瘦,影响其生产性能,不仅对牛场收入造成影响,同时造成了大量的饲料、人工费用等浪费,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在我国黑龙江、辽宁、 内蒙古、贵州、河北、陕西等地区都有报道[4]。 近年来随着养牛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从国外引种等原因,导致牛只的流动范围愈来愈广,副结核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5]。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场近年来MAP流行情况,对河南省2020年送检样品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同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规模牧场进行批量检测,并进行了相关数据分析,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20 年河南省所辖范围内的郑州、新乡、南阳等11个地市14个牧场523份牛血液样品,涉及牧场总体饲养量为18 720头。
1.2 试验试剂
酶标仪(ELX800型)、全自动酶标洗板机(ELX508型)(美国BIOTEK公司),MAP 抗体 ELISA试剂盒(IDEXX 公司),5 mL 贮血管,96 孔空白孵育板,移液枪,枪头,去离子水。
1.3 试验方法
利用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 antibody test kit,IDEXX公司)检测血清中的MAP IgG。具体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送检样品检测结果
对河南省11个地市14家牧场送检的血清样品进行 MAP 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523 份血清样品中145 份样品MAP抗体为阳性,MAP 抗体总阳性率为27.72%;14家牧场中13家检测出MAP抗体阳性,场间阳性率为92.86% (表1)。
2.2 不同规模牧场MAP抗体检测结果
将以上14个牧场按存栏量划分为小规模(0~500头)、中规模(500~1 000头)、大规模(1 000头以上)3个区间。其中中小规模牧场7家,大规模牧场7家。不同规模牧场普遍MAP抗体阳性(表2)。
随机对不同地区4个牧场进行副结核病批量检测,检测样品共计1 431份,其中阳性样品371份,整体阳性率25.93%。场间阳性率100%,场内阳性率15.67%~36.06%,与省内样品送检阳性率27.72%基本一致(表3)。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2020年河南省14家牧场送检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样品检测发现,送检的怀疑副结核症状的14家牧场,场间阳性率92.86%(13/14)。全年共送检样品523份,送检MAP抗体阳性率27.72%(145/523)。同时为进一步了解河南省2020年牧场副结核病普遍流行情况,对4个中小型牧场进行批量检测,检测样品1 431份,阳性率25.93%(371/1 431),与送检阳性率27.72%基本持平。
结合牧场规模分析发现,送检的大型牧场与中小型牧场数量相同。但送检样品数量却是中小型牧场的1/3左右,且阳性率比中小型牧场高。说明大型牧场在生产管理上相对更为规范,有疑似症状的牛只相对较少,但送检阳性率更高,也说明大型牧场管理人员相对可能更为专业,对牛只的临床症状判断更为准确,与实验室检测吻合度更高。也证明了大型规模牛场(1 000头以上)的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等方面比中小型规模场更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MAP的感染和传播[6]。
牛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除了与牧场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因素有关外,还与引种有一定关系。不少地区为了获得高产稳产的奶牛遗传基因,大量從国外引进奶牛,这样有可能带进一些奶牛疫病[7]。本实验室对一新建牧场从国外引进的全部牛只进行牛副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77份送检血清中检出可疑样品4份,阳性样品2份,阳性率0.72%。这无疑给我国副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牛副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肠道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及治疗药物,较难做到早期诊断和防控,国内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因此,及时发现并淘汰感染牛是目前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方法。即对牛群进行定期监测,加强牧场生物安全防控,隔离淘汰感染牛只,做好环境消毒工作,避免该病的大范围传播。
参考文献:
[1] FECTEAU M E. Paratuberculosis in Cattle[J]. The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food animal practice, 2018, 34(1):209-2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EB/CD]. http://www.moa.gov.cn/ gk/tzgg_1/gg/201006/t20100606_1535636.htm,2008-12-22.
[3] 吴建勇,杨学云,王登峰,等.奶牛副结核病流行牛场的处置方案分析[J]. 中国奶牛,2020(1):28-32.
[4] 孙 雨,马世春,时建忠,等.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35(2):44-47.
[5] STABEL J R,BANNANTINE J P. Development of a nested PCR method targeting a unique multicopy element,ISMap02, for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 in fecal sampl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5, 43(9):4744-4750.
[6] 张 振,彭 永,丁家波. 牛副结核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J]. 中国兽药杂志,2016(10):65-69.
[7] 邱昌庆.从国外引进奶牛应注意预防的几种传染病[J]. 中国动物保健,2009, 11(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