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四下)教学设计
2021-08-27武凤霞
武凤霞
教学目标:
1.诵读,运用读词语注释、扩充词语等方法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品读,发现人物特点,以及作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路径。
3.背诵,围绕“刻苦学习”对内容适当延伸,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引出课题,读通文意
1.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二则》,首先学习第一则。(出示《囊萤夜读》)
2.谁来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这篇文章写的是谁?(车胤)
3.结合文中的注释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学生交流。
4.有没有不太理解的地方?
要点1:“家贫常不得油”和“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之间是什么关系?
( 过去没有电,人们夜晚照明一般是点油灯,没有油,灯就点不着,就没法读书。)
要点2:用上“因为……所以……”理清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 深入文字,读懂人物
1.同学们基本理解了这篇课文,如果让你从文章中挑选出一个字来形容车胤,你感觉哪个字最合适?生思考,交流。
学生可能提到:勤、贫。
2.围绕这两个字研究,如果让你去掉一个,你去掉哪一个?
学生估计会去掉 “贫”。
3.作者写车胤家贫了吗?
要点:“家贫常不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都写出了车胤家很贫穷。
4.写了为什么还要去掉?你的理由?
要点: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写车胤勤奋读书,写家贫是为了衬托车胤读书勤奋。
5.为什么写家贫就能衬托勤奋?
要点:因为家贫的人经常食不果腹、衣衫破旧,常常为衣食住行而发愁,就没有心思读书了,但是车胤不是,读书依然十分努力。
6.有没有直接写车胤刻苦学习?
要点:
勤不倦——勤奋学习,不知道疲倦。
博学多通——知识渊博,学识丰厚。
7.文中不仅写了车胤勤和贫,还写了另一个特点。你能发现吗?
理解:恭——谦逊有礼。
8.和刻苦学习有关吗?
既然“恭”这个字和本文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不吻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上?干脆写成“胤勤不倦”不就可以了吗?古文不是惜字如金?
要点:既勤奋,又好学,而且对人很有礼貌,可见车胤是一个优秀的人。
学习活动三 归纳全文,拓展阅读
1.这篇文章很短,只有两句话,33个字。但是文中起码藏着三个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成语。你能发现吗?
要点:勤学不倦,博学多才,夜以继日。
2.能不能用上“因為……所以……”把这三个成语联系起来说一句话?
要点:因为车胤夜以继日、勤学不倦,所以博学多才。
3. 看到车胤这样读书,你除了感动以外,还有什么担心?
4.拓展阅读。
补充1:
孙康映雪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淡,交游不杂。
5.学生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认识。
6.一个囊萤读书,一个映雪读书,表示两个人行为的词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新的表达刻苦读书的成语。你猜猜这个成语是什么?(囊萤映雪)
7.可是又有人说了,如果既没有萤火虫,又没有下雪,又该怎么读书呢?
补充2: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8.学生交流对文章的理解。
9. 这三个小故事都是在说一个字——“勤”。那么,《铁杵成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习活动四 梳理故事,明确主题
1.自由读《铁杵成针》。
2.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圈出来。知道他们两个是谁吗?
理解:老媪——老婆婆。
3.故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你看到了吗?
解释:铁杵。
4.李白和老婆婆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你能说明白吗?
要点:李白在象耳山中读书,还没有学成,就不想学了,想放弃。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老媪在磨铁杵,李白很奇怪,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在磨针。李白就明白了,就回到山里继续完成学业。
5.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李白,你选择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要点:变——前面李白放弃学习,遇到了老婆婆磨针,下决心完成学业。
6.看来老婆婆是关键,她在告诉李白什么?
要点:做事情要有耐心、有恒心。我这么大岁数了,都相信铁棒磨成针,你这么年轻,怎么能放弃学习呢?
学习活动五 联系阅读,发现哲理
1.李白回山后会怎样学习呢?能不能结合《囊萤夜读》中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太白感其义,回山_____,__________,终___________。
要点:勤学不倦,夜以继日,博学多才。
2.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学习秘诀,你发现了吗?
要点:恒心。坚持。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为什么编者把这两篇文章编到一课,你明白了吗?
要点:告诉我们学习应该勤奋,要有恒心。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