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近材料审题要做好“同、异”辨析

2021-08-27汤文贵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题意视野境界

近期,初三学生训练了几篇议论文,出题者有意选了一篇跟之前材料相近的作文,纵观学生的写作,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基本中了出卷老师的圈套。学生看到这些材料基本意思相近,无不暗喜,这个作文写过啊,结果,就出现了学生面对材料基本一致的作文题时,支撑更是几乎无差别。一方面,学生知道将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值得表扬;另一方面,却忽略了这些作文题材其实同中有异,让人担忧。为此,笔者选取几则相似作文材料,分析“异”在何处并给出应对策略。

一、同中有“异”,“异”于要素内涵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说:“世界都一样,风景各不同。”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客观世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同的人却能看出不同的风景呢?大概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境界吧!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科研人员以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来研究人们的自我认知与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由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的脸上做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从一面小镜子看到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化妆师又以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的名义,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此时,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结果志愿者都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显得粗鲁无礼,极不友好。

第一则材料的题意是:视野、境界决定着人对世界的认知,或者开阔视野、提升境界会对世界获得不一样的认识。这里有两个要素,第一个是“视野和境界”,内涵是,眼睛所看到的范围、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即这两个词语的本义;第二个“对世界认知”这个要素的内涵是,有表面认知和本质认知的差别。这两个要素的逻辑关系是视野、境界对认知起决定作用。

第二則材料的题意是: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决定了他所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这里有两个要素,第一个是“人们对自己的认知”,从材料中看,志愿者以为自己脸上有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这里可以概括为“积极的或消极的自我认知”;第二个要素是,“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材料中提到“志愿者都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显得粗鲁无礼,极不友好”,这里其实用的是这个短语的本义。这两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人对自己的认知影响、决定着他所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换句话说外界对自己的态度随着自我认知的改变而改变。

由此可见,第一、二则材料题意是境界或自我认知决定认知,两则题意中都出现要素“认知”,但其内涵不同。第一则的“认知”侧重人对世界的认识程度,在支撑过程中,对世界的“认知”是结果;第二则的“认知”侧重自我认知的态度,或积极或消极,在支撑过程中,自我“认知”是前提。

二、同中有“异”,“异”于逻辑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条小鱼,一直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情,却因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无法实现,他与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叙了他的见闻。青蛙描叙了陆地上的各种事物,鱼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翅膀的鱼,牛是头上长角的鱼……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离不开已有的经验,又常受制于已有的经验。所以要想真正认识新事物,就必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经验。

第三则作文材料的题意是:要想真正认识新事物,就必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经验。这里面有两个要素,第一个是认识新事物,材料提到“有一条小鱼,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情”,这里的要素内涵是这个短语的本义;第二个是“拓宽视野、丰富经验”,材料中鱼对新事物的认识“都带有鱼的形状: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翅膀的鱼,牛是头上长角的鱼……”,是因为鱼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这里的要素内涵也是指本义。这两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认识新事物是前提、目的,拓宽视野、丰富经验是方法、途径。

由此可见,第一、三则材料题意相似,都是视野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其中核心要素“视野、境界”的要素内涵是一样的,“认知”的内涵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很大差别。第一则材料,视野、境界决定着人对世界的认知,视野、境界是前提,认知是在此基础上的结果。它的支撑过程是:事物→一种视野/境界→一种认知→另一种境界→另一种认知。第三则材料,认识新事物是目标、目的,扩展视野是方法,结果是能认识新事物。支撑过程是:新事物→扩展视野→认识了新事物。

三、对策或建议

(一)依据材料,概括要素内涵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爱迪生让助手测量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一会儿用标尺测量各项数据,一会儿又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计算,几个小时都没有结果。爱迪生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往往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谈写作时说:“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毫不可惜。”他的文字因此精炼而深刻。有人下载很多手机APP,结果不仅大多很少使用,反而占用内存,拖慢速度。

有用的东西也不是越多越好,无论创造还是生活,删繁就简都是一种智慧。

第一则材料的题意是,生活中要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或生活中要善于化繁为简。这里有两个关键的要素,第一个是复杂的事情,第二个是简单化。依据材料中,助手一会用标尺测量各项数据,一会儿又用复杂的数字公式计算,几个小时都没有结果。可以概括复杂的事情的要素内涵为杂而多的事情;简单化,对应文中爱迪生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水,吩咐助手,把水倒入量杯即可。因此,可以概括简单化的要素内涵为,使复杂的事情成为简单的事情,或使处理问题的方式由复杂变为简单。

第二则材料的题意是,无论创造还是生活,删繁就简都是一种智慧。这个题意中删繁就简,是一个关键要素。其中“删繁”,材料中提到“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手机中下了很多APP,以及有用的东西不是越多越好”。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删繁”的要素内涵为删掉事物中本来是有用的,但因为多、杂而影响了事物本身使其变得多余的部分。“就简”对应材料中,“文字因此而精炼深刻,反面的,很少使用,反而占用内存,拖慢速度”。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就简”的要素内涵是精简过后,使事物趋于简明、高效。

对比这两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两则材料都谈“繁与简”之间的关系。第一则是化繁为简,第二则是删繁就简。根据材料,化繁为简就事情而言,换句话说,就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言,由繁杂的方式变为简单的方式;而删繁就简,根据材料,就事物而言,删繁就减,就是删除、去掉、放弃本来有用的但因太多、太杂影响事物整体而变成多余的部分,进而使整个事物趋于简化、高效。如此,根据材料,我们就辨别这两个看似相似的题意中,要素的内涵有很大差异,理清要素内涵,才能保证我们在具体写作时支撑正确。

(二)析事件脉络,梳理逻辑线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巨树将一身的葱茏抖落,才得以在风刀霜剑的严冬坚挺它的傲骨;溪流将一路的沙石沉积在河床上,才得以在壮阔的入海口将自己的汪汪一碧汇入自己蓝色的梦。

人生匆匆,有限的行囊装不下生活的一切,轻装才能远行。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师父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你该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师父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世事總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第一则的材料的题意是,轻装才能远行。这里有两个关键要素,轻装和远行。材料中,“将一生的葱茏抖落,将一路的沙石沉积在河床上”,我们可以概括出“轻装”的要素内涵是割舍美好或放下负担。材料中提到“在风刀霜剑的严冬坚挺他的傲骨,在壮阔的入海口,将自己的汪汪一碧汇入自己蓝色的梦”,我们可以概括出“远行”的要素内涵是实现更好的追求。

第二则材料的题意是,有舍才有得。这有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个,材料中提到,“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舍”的要素内涵是舍弃部分。第二个要素“得”材料中提到“烧开水”,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它的要素内涵为实现最初的追求。

这两则材料的题意相似,都谈放下舍弃才能够有所收获。但其逻辑线有很大的差别。材料一中,巨树抖落葱茏,最后才能在严冬坚挺他的傲骨;溪流将沙石沉积,最后才能汇入大海,这里我们可以梳理一条逻辑线或支撑过程就是:事物先有负重→负重影响他自身的发展→轻装(要丢掉美好的或沉痛的负重)→轻装后继续轻松地去追求→实现更好的追求。

材料二中,烧一壶水,是刚开始要做的事情,柴不够之于烧水是外在条件,也就是外在条件、资源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把壶里的水倒掉,即降低刚开始的目标、要求,最终才能实现烧开水的目标。据此,我们可以梳理整个事件的逻辑线:最初的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条件、能力不够→要降低目标→用有限的条件和资源去追求→实现最初的目标。

综上所述,学生在拿到相似题意时,切莫暗喜,要根据具体的材料提炼出要素的内涵,同时,要分析、把握作文材料中事件的发展脉络,进而梳理出支撑的逻辑线。

汤文贵,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题意视野境界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居· 视野
真相
“人师”的境界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