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处见实,微处见大
2021-08-27李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宏观视角下的教材分析与微观视角下的课文解读,往往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领略文中的虚、实、小、大等。这是课文解读的传统,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又有着一些新的内涵,如果教师能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虚处见实、微处见大,那不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史哲研究的辩证思想,也能够切实有效的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静女》一文,相对于其它的课文尤其是一些经典课文而言,这篇课文看起来不那么醒目,但是实际上如果仔细研究、认真解读,却可以发现作为课文的这一文本的价值。比如说查阅有关文献,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诗经》中的《邶风·静女》,古来争议峰起,莫衷一是,从训诂、考释和诗歌文本本身分析,《静女》属于一种地道的情诗。[1]认为《静女》是一首情诗,实际上是很多人的观点,尽管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分歧,但这种分歧如果呈现在高中学生面前,出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却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话题。与此同时,分歧本身也可以视作是一种课程资源,利用这个资源,可以在虚处见实、微处见大的思路之下,打开关于本文解读的一个新的空间。
一、虚处见实
《静女》的全文是: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阅读感觉是:文中的“静”不像其它的形容词那样一目了然,因此绝大多数时候,研究者的视角也就集中在“静”这个字上,比如有研究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之“静女”,有的人训作“美女”,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又可以认为,“静”通“靖”,“靖”含“善”“淑”义,因此,“静女”即“善女”“淑女”,而非“美女”。[2]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在于面向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迈出课文解读的第一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或者是先前经验,哪怕这些认知基础与先前经验有距离,课文解读的目标距离较远,也必须认识到这是真正的教学出发点。因此在解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思考的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他们会有着什么样的第一反应?
毫无疑问的是,对于《静女》这一文本而言,专家的解读尚且存在争议,那高中学生在初步接触的时候非但不能形成相对统一的观点,还有可能形成的是比较肤浅的认识。这是学生解读思路“虚”的一面,同时面向文本本身,学生对《静女》一文的理解有两个层次:一是只看标题,然后结合自己的认知会认为“静女”就是安静的女子,这容易让学生自然建构出静谧之美的表象,从而自然认为静女就是美女;二是阅读全文(这个过程会遇到一些工具性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在工具书的帮助之下自行解决),形成关于静女的新的认识。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由虚向实的过程,尊重学生的虚的经验,引导学生在对文本深入解读的过程当中,获得相对更加准确的认识,应当是本文解读的一个基本思路。
二、微处见大
毫无疑问,对本文的解读中遇到的工具性问题及其解决并不是那么纯粹的,无论是对全文的理解,还是对其中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都会受到整体意义建构的影响。面对这些矛盾,在课文解读的时候依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勇敢行走在课文解读的大道之上,哪怕这个大道崎岖不平,抑或一路坎坷。
教师可以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先给学生一个宏观的视角。比如说《礼记·乐记》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将“静”与“天之性”联系在一起,就自然获得了一个新的理解,正如研究者所说的,这“性之欲”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毫无疑问,与文本密切相关的“情”应当是“爱情”。而所谓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因两心相悦而相互爱慕的一种感情——这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
在古代的诗歌当中,爱情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描写爱情的时候,又或者是在感悟爱情的时候,无论是诗人还是阅读者,又会认识到爱情当中尤以青年男女之间最为缠绵而热烈,因为这是人类最高贵最美好最动人的情愫。绝大多数情况下,爱情都是以男女两性“貌美相悦”为起点,然后通过激起两颗心灵湖海的涟漪、碰撞出壮丽灿烂的浪花,归于两心相应相融,最终又以建筑婚姻爱巢生儿育女为归宿。当这种纯洁的情感流淌自两颗相爱的心灵时,即使是一颗柔嫩的香草,也同样能将爱情装饰得异样的美好,同时也能展示相爱者的风采和情韵——这就是“小”与“大”的关系。以这样的关系来看《诗经·静女》就能感受到诗歌中作者以极高的艺术手段,展示了人类情感中这最让人感动的一幕。[3]
由此,课文解读的另一个线索也就清晰了,这个线索就是“以微见大”,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诗歌中的一些重要词句,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这首诗歌。比如说,“静”的“嫡静”之义,“俟”的趣爱相偕,“贻”的爱不释手……通过对这些微小之处的解读,学生往往可以逐步建构起关于整首诗的认识。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有一些细节不得不提,比如传统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重复的方式记忆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时,学生常常会感觉到比较机械,不愿意去完成这个任务。而如果“淡化”(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淡化,而是从显性转向隐性)这一任务,让学生从整体意义建构的角度去研读这首诗歌,那学生反而会产生一种自主的动力,他们会去主动思考自己遇到的一些字词句的困难,主动寻求解释,而且会对自己的解释与他人的解释进行比较,看哪个更合理。这就使得对整首诗歌的解读提高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教学反思
《静女》这一诗歌来自于著名的《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鼻祖,《诗经》在语文学科体系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去解读《静女》这样的诗歌,不仅满足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当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需要,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如同本文一开始所提到的那样,关于《静女》的理解,尚存在一些争议之处,面对这些争议,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今天阅读《诗经》,应理性地对待《毛诗序》,既要合理地利用它,又要避免受其过度影响,以免对作品产生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理解。[4]
比如说,有人解“静”为“贞静”,实际上就是强化了其中的道德色彩,“静”与“德”形成了一种联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理解逐渐被人们所放弃,朱熹就认为“静”是“闲雅”的意思,到了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当中,又有了“悠闲”的含义……这样的演变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对“静女”的理解实际上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应当说这也是符合课文解读的需要的,任何一个选入语文教材的文本对它进行解读,其必然有着呼应当下现实的一面,认识到这一点也是经典文本的经典意义与时代意义相融合的一种体现。当然这个过程不能生搬硬套,不能扭曲原意,对于其中边界的把握,需要教师关注时代、关注文本,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良好的结合。在这个结合的过程当中,虚处见实、微处见大,依然是大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俐.《静女》主题辨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01-103.
[2]杨合鸣,赫琳.“静女”非“美女”——与熊焰先生商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6-98.
[3]吴振华.虚处显神采 微物见真情——《诗经·静女》艺术特点赏析[J].学语文,2007.
[4]张昌红.论毛,郑对《诗经》的强制阐释——以《邶风·静女》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62-65.
李皖,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教体局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