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人物品质

2021-08-27徐明杨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邓稼先品格文本

徐明杨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名人为写作对象的写人记事类文章。《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体记叙文,作者以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基因为载体,以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对朋友邓稼先的怀念为情感基调,介绍了一位“君视名利为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的爱国科学家。本篇文章的“形”,记录事迹是零散的,分别插叙了诗文、歌词、电报、书信等内容;但本篇文章的“神”是集中的。读懂人物品质,就是要在人物的品质当中去发现品质的源头、品质的发展、品质的动态生成。学生认识写作对象的品质过程,就是他们不断走近人物本身的过程,是与文本不断对话的过程,也是领会编者编写意图的过程。感受人物形象要回到文本当中,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角度去全面认知人物,进而以言语思维为核心,指向人物的内在品质,唤醒学生对人物的固有认知,让学生真正读懂人物品质。

一、人物品质具有“活”的特征

统编版初中写人记事类文本当中,有的是身边的普通人,有的是祖国的建设者,有的是历史留下浓笔重墨的革命形象,有的是具有优秀品质的外国人。无论古今中外,人物的精神品格是相通的,都具有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自我的品格特征。语文学习边界与学生自我认知的边界是相联系的。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得言语能力的发展、情感道德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养成。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是众多学科之母,也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学生在不断走进书中人物的过程当中,找到“活”的特征,有助于学生读懂人物品质。

首先,人物的品格是“活”的。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来的品格是不相同的。有的是投身沙场的英雄人物,有的是无私奉献的普通群众,也有的是像邓稼先一样投身祖国科学事业的科学家。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投身的事业不同,这些人的道德品格也是有所区别的。了解人物品格,要从源头上去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社会经历,了解人物品格发展当中的关键节点、关键事件的演变过程。《邓稼先》一文以时间为序,先后介绍了邓稼先的出生、学习、参加原子弹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爆炸、做切除直肠癌手术、因病逝世。在一连串的事件中,都指向了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格。

其次,人的认知是“活”的。同样一件事情,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认识是不同的,古代人与现代人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邓稼先》一文当中,奥本海默与邓稼先都是原子弹设计的领导者、设计者,但两个人的气质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气质,是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邓稼先是吸收、接纳了五千多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爱国使命,他也是忠诚的共产党员。因此,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生活当中,对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情感的表达也是不一样的,读者只有把人物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当中才能全面地了解其品格,也才能更准确地了解邓稼先的人物品质。

最后,读者是“活”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由于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同,对社会认知不同,因此,他们对人物的品德认知路径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伴对话的途径,让学生了解邓稼先,读懂人物品质。

二、读懂人物品质需要“活”的方法

对于人物品质的解读,有的教师是把人物品质直接出示给学生,让学生“一背了之”,这样学生获得的经验是浅显的,对人物品质处于“懂与不懂”之间,对人物品质的认识也是片面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懂人物品质,就是要走进作品当中,变成书中人物。可见,要想读懂人物的品质,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发现人物的个性品质。

首先是通过外貌描写认识人物。作者并没有通过直接的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格。但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邓稼先带给人们的朴实印象。从他一丝不乱的头发、深邃的目光、紧密严实的扣子当中,能够感受到邓稼先具有一丝不苟、平易近人的精神品格。

其次,通过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品格。这篇报道,很少有直接对邓稼先的语言描写,但其中有三处涉及语言的部分,都直指人物的品质。第一处是“1967年,邓稼先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在当时“两派”对吵对打中,邓稼先能够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除了他的语言魅力外,应该是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大家,“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第二处是“1971年,邓稼先说服了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在反革命集团的围攻下,邓稼先能够说服两个工作队的队员,一是他没有回避尖锐的矛盾,二是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再者是他受到了传统文化孕育的文化基因的熏陶感染。从这两处侧面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第三处语言描写是“查证寒春是否参与中国的原子弹工程”。从这部分语言描写中,除了他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外,还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再次,通过对比描写感受人物品质。《邓稼先》一文有很多对比。一是历史对比。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对比。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读出100年前的悲愤与屈辱,也能够读出“站起来了”后的光荣与自豪;二是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对比。这两个对比的背景是两国社会背景不同,人物性格特征不同,衬托邓稼先的品质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与文化背景。通过讲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崇尚自由的品格特征来对比邓稼先所具有的韬光养晦、克服困难,团结一切能够团结之人,创造工作的机会,突出邓稼先“没有私心”的品格特征。

最后是通过插叙内容衬托人物品质。《邓稼先》一文分别插叙了《吊古战场文》、“五四”时期的一首歌、作者给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女士的电报与书信。读懂这些插叙内容,对于了解人物的品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头引入《吊古战场文》,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点明邓稼先工作环境之艰苦,参与原子弹研究过程之悲壮,突出邓稼先舍身为国的精神品质;通过“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突出邓稼先作为“中国男儿”具有的顶天立地的“奇丈夫”的精神品格;通过书信与电报呈现作者的抒情与议论,将杨振宁与邓稼先50年的深厚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邓稼先的精神品质得到升華。

总之,读懂人物品质,就要通读课文,把握整篇文章的材料,理解文意,找到“活”的素材,“活”的方法,在反复阅读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读懂,需要联系人物的不同描写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去读懂人物;需要联系议论、抒情、白描、插叙等叙述方法去读懂人物;更需要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品质,让这些品质引领学生向真、向善、向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阳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邓稼先品格文本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