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之歌诗意回响
2021-08-27王建兵
王建兵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让人有阅读之思,还能让人发现文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文学与文化的交织辉映,成为自己的人生启示录。
法国作家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选入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展示了特殊背景下的西方文化视域,也是对现今世界的一种反思,对当代读者的一种精神引导。牧羊人的植树之路,是一条艰辛之路,一条孤独坚守之路,一条救赎与自我救赎之路,一条和解之路,一条启示之路,一条向往之路。孤独的牧羊人恰如泰戈尔所言: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样的处境与困境,也许在不同的时空中,经历过不同的故事,读者会有相似的感觉,与牧羊人产生共鸣。也能在牧羊人身上汲取力量,进行自我拯救,走向旷达。对本文的学习,教师可扎根文本,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交流,提取关键词、围绕主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主题探究,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一、勾勒牧羊人
师生一起带着好奇与敬佩来认识文学史上的这个名人,先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请学生用“这是一个的牧羊人”的句式,谈谈对牧羊人的初步了解。学生很容易读出牧羊人不爱说话、平和、孤独、热爱生活等特质,教师可以趁机追问“安静”“孤独”的牧羊人为何要植树,因为“没有树就没有生命”,树与生命的关系就涉及到文章的深层内核。学生从认识人到了解事情,再到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经过不断挖掘,可以发现:牧羊人心无旁骛、坚持不懈地种树,历经半个多世纪,种树是他唯一生存的方式,也是他回报世界的方式。学生探寻他人意义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那么,种树给高原带来怎样的变化?教师可以用补充句子的方式,让学生想象当地居民的困境。种树之前,“这里一眼望去,到处都是、的山,的薰衣草,的村庄,的房屋,的泉眼,的钟楼。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这里”学生对“荒漠”的再现,能感受到牧羊人及当地居民的恶劣处境。
种树之后,很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植树给高原景物带来了变化:出现了干净的农舍、泉水、薄荷;原来猛烈干燥的风成了带有香气的微风。教师适时追问:“改变的仅仅是自然景物吗?”不仅仅如此,住在这里的人们从逃离到回归,让当地重现了希望。对比会发现教堂、钟楼的坍塌意味着彼时人们精神家园的缺失。而此时,人们的幸福与舒适,诉说着家园的重建、美好的再现、信仰的回归。因此,牧羊人改变的不仅仅是自然,还改变了人的精神和对世界的看法,受到世界温柔以待的人们必然以温柔回赠世界。牧羊人种的不仅仅是树,他种的是对生命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与世界的和善相处。这样的引导提问、对比思考,让课堂丰富有趣而有深度。
二、发现牧羊人
今昔对比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此情此景之下,“如果你是村庄的一员,你想对牧羊人说什么?”以“牧羊人,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引导学生对牧羊人的行为进行深思,对牧羊人的高尚品质产生认同。学生的回答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表达了他们对“真善美”的认同与追求。文中的作者借“我”之口,对牧羊人的评价是:奇迹!牧羊人像上天一样创造奇迹,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那么:牧羊人创造了奇迹,用的仅仅是自己的双手,平凡的人用哪些不平凡的品质创造了奇迹?无私专注。文中植树前和植树中的一系列动词,可以看出他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毅力和自律是牧羊人给我们的精神启示。
三、走近牧羊人
一个人孤独地种了三十多年树,拯救了一个村落,拯救了很多流离失所的人,现在的甜或许可以部分消解牧羊人内心的苦吧。小组合作探究:“牧羊人”除了拯救荒芜的村落还拯救了谁?深度解读之后,可以发现,拯救的还有牧羊人自己!种树是失去独子和妻子的一种自救,牧羊人种的不仅仅是树,更是对废墟的重建,对家人的思念,是对荒芜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在他的努力下,荒芜变成了葱茏。牧羊人面对挫折的态度,对当下的学生来说,具有示范与教育意义。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可重建的不仅是外在世界,还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育人平和,学生求知精进,像牧羊人一样耕耘,并最终成为自己的牧羊人。
四、挖掘牧羊人
1牧羊人与牧童的比较阅读
王云峰指出,语文深度学习具有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展语文素养、以有挑战性的任务驱动语文学习等特征。本文原是绘本《植树的男人》的配图文字,选入课本时改为《植树的牧羊人》,牧羊人,顾名思义,是放羊的人,但全文未着笔墨于牧羊,而是写了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老人慷慨无私植树的故事,不得不让人思考“牧羊人”背后的隐喻和启示意义。“牧羊人”(TheGoodShepherd)一詞在西方文化里,有特殊的含义和象征。在基督教教义中,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好牧人是个比喻,不独指上帝,基督、使徒以及神职人员都是,羊意味着信靠主的人,也就是基督徒。耶稣爱世人,如同牧羊人爱自己的羊群。牧羊人就具有了心灵导师的宗教意义,还有文化上的隐喻:自由和蔼、博学智慧、精神引领、怜悯之心。植树的牧羊人成为西方文化里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再塑,他传递了作者倡导的普世意义:靠自己进行救赎与自我救赎,完善世界与成就自我。外部世界的废墟需要重建,精神世界的废墟也无需害怕,你只专注于你的事情,这世界终会因你而改变。老人在战争期间唯一痴迷的是种树,他的孤独背影也许不是对战争和废墟的抗议,却使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信仰的人看到了希望,摧毁一座城池容易,让心灵重觅栖息之地很难,但不是绝无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磨难与琐屑书写着十之八九的不如意,种树人默默无闻的精神,也许是这喧嚣世界的一剂良药。
在西方世界中,宗教与文化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浸淫其中的西方人又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最终,植树的牧羊人不仅改变了世界,还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认为:这个故事,是比那些耀眼的神话还要神话得耀眼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生命诗意属于世界,属于任何的年代。呈现这个故事的让·乔诺23年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仅七页文字打印,其余均手写。同名绘本、动画片作者弗瑞德里克·拜克,用五年时间完成,绘制20000张图片,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戛纳金棕榈奖,他们身上也有牧羊人的影子。世间总有种树人,你我皆为种树人。
同样是放牧,相较于牧羊人的苦难与负重,牧童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存在。我国描写牧童的诗词很多,摘录几则,可一窥牧童的可爱与灵动。
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是一幅动人的牧童晚归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共同映照了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自由自在,表达了作者对安然自乐生活的一种向往。
牧童(宋·周敦颐)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
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诗人借“乐趣”之多,假读者之想象,抒童心之无限;又借“歌声”之嘹亮,扬内心之喜悦,写生活之自由。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两首更是集牧童的纯真与自然的野趣,描绘了牧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袁行霈先生认为,鉴赏中国古典诗歌,“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古代文人赋予“牧童”丰富的意蕴,牧童形象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定的文学意象,有短笛、老牛相伴的牧童诗意的生活,正是文人雅士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是他们在现实的苦难中唱出的田园式挽歌,对自由的向往、对无忧的召唤、对归家的期待、对安宁的追求,这既是中国儒释道多重文化的熏陶,也内化成了千百年来文人的集体寄托与追寻。中国历代文人对牧童的美好描绘,寄托了他们对生命美、自然美、人性美的理解,野趣横生的牧童世界是文人倾情打造的诗意世界。
如果说牧羊人是看见苦难,牧童则是走出苦难;牧羊人放眼地下,牧童抬眼天空;牧羊人负重前行,牧童释放天性;牧羊人一把胡子一把灰地勤恳耕耘成就自我,牧童则是眼神明亮天真烂漫地回归自我。也许,我们在磨礪自我的同时,不要忘了回归本真。叶嘉莹先生谈她的老师顾随先生说:“我们要以无生的顿悟,来做有生的事业,这样才能不被这些利害、物质的欲望所迷乱。要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牧羊人以树耕耘,叶嘉莹等文人以笔耕耘,都同样书写了改变与奇迹。有些人盲目悲观或乐观,而有的人虽然认识了人生的悲苦,但依然能看见人世间的欢喜。这样的人本身岂不是人世间的美好?而中国文人身上特有的“牧童情结”,也许是文人从古至今对圆融、达观的一种传承。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文化寻源,是对学生品格的诗意塑造,更是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一种自信。
2牧羊人的隐逸与中国文人的隐逸比较
牧羊人本身并未有意地隐逸,他在荒漠面前选择了不屈服,但是他沉默不语地无声耕耘,以及功成之后的无声消退,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隐逸。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然、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他人。而中国的文人则是有意识地隐逸,他们感慨于世道之艰辛,理想之覆灭,然后“善其身”,退守山林,呵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与理想,为后世积攒精神养分和智慧。大自然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陶冶了他们,在追寻的路上,每个人发现的自然都不一样,成就的自我也不一样。同样是隐逸,牧羊人的忘我种树,改变自然;中国隐逸者的无我,在自然中融入自我,重新发现自然,在自然中疗伤,并重新对自我定义,在宇宙中找到大智慧并完成自我。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从这个角度看,中西方探求智慧的方式不一样,但都有大成就。
解读牧羊人的意义与文化比较,带领学生打开视野,获得更丰厚的人格成长,是本文带给师生的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