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新活泼,如沐春风

2021-08-27庄洁静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春雨小草文章

庄洁静

朱自清先生是近代散文大家,其散文作品清新自然,极富美感。《春》是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名篇,作品从头至尾充满诗情画意,不仅是一首春的赞歌,更是一篇精致的美文,如同一支活泼轻快的春之舞曲,令人读来倍感欢畅,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意盎然的春之画卷,讴歌颂赞春的美好,激励人们通过辛勤的劳动追求美好的生活。《春》的文章之美体现在景物、情感、修辞、结构和语言五个方面。

一、景物之美

《春》是朱自清先生倾情描绘的春之画卷。文章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起全文,从而展现冬去春来之时万物萌发的情态和其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而这种朦胧之美最宜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然后,作者又分别从色彩、形态、动态和静态等不同方面着手,对春天到来之时大自然的美景进行极力渲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以充满情感的语言,描写春草生长发芽时的动态,特别是“偷偷”和“钻”两个词语,充满了童趣,令人读来忍俊不禁。而“嫩嫩的、绿绿的”则是从颜色上体现春草之美,让人充分感受到春草初长时蓬勃的生命气息,让人可驻足远观却不忍近触。接着,作者再次以活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春天到来时百花争艳的美景图,“桃树,杏树,梨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作者以感觉上的动态来映衬百花尽放时的静态,让读者充分体会到百花旺盛的生命力。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这一句当中,作者再次从色彩上着手,描写春花争奇斗艳时的迷人美景,通过不同颜色的变幻与交织,形成强烈的美感,让人目不暇接。而蝶舞蜂旋的动态场景,以及春花竞相绽放的静态之美相映成趣,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记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春天里最为动人的景象,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绝美的春花图。再比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作者捕捉到春雨形态的特征,着意进行刻画,通过精准的观察及细腻的感受,恰如其分地写出春雨的形态之美。“像牛毛”体现出春雨之多,“像花针”体现出春雨之亮,“像细丝”体现出春雨之细,作者正是紧扣春雨形态之美并细作描绘,以如丝如缕、如烟如幕的春雨来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轻薄的烟雨使春雨显得更加淡雅朦胧,给文章平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秀美的景物是《春》的一大亮点,作者花费大量笔墨,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以及自身丰富的经验,对春到来之时秀美的自然景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从而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令读者为之倾心不已。

二、情感之美

《春》不仅对春天的美景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景物中所蕴含的情感更是真挚动人,深沉蕴藉,正所谓情由景生,景因情而美。在创作《春》这篇作品时,作者心中已没有初期创作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而是显得自然明朗,轻松活泼。作品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作者对于春天真切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于大自然的赞美。文章一开篇,便表现出十分急切而又极其纯真的盼春之情,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既妥帖又纯稚,将冬去春来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然的春天来了,人生的春天也来了,这种机会对任何人而言,都是那样的难得,无论是在嫩绿的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还是“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在地里工作的农民,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姿势和方式进行体验,和春天零距离的接触都让人感觉那样快慰,这种轻松自然的状态,无拘无束的感觉,早已令人超然物外。

在灼灼绽放的百花之间嬉游,尽情享受着柔和的春风,和沾衣欲湿杏花雨所给予的怡然自得,在这样的春日里,人们的心也开始变得活泛起来。而作者精心绘制而成的迎春图,更是令人倍感喜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生机勃发的春日里,孩子们大胆地放飞自己的梦想,大人们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着,种下一份希望,春天不仅让人们充满朝气,同时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亲近,这祥和的景象让作者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与激动。“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对自然而言,春天代表着希望,对在这片大地上努力生活的人们而言,青春则是一生的希望,青春少年就如同美好的春天一样,正处在如梦如幻的年纪,更应当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不可辜负生命里最好的时光。作为青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拼搏,这种奋发向上的情感不仅能够磨练意志,还可以促使人不断前进。

在文章的结尾之处,作者连续采用三个比喻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刚落地的娃娃”来体现春天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来体现春天的美,以“健壮的青年”来形容春天的强盛。作品的情感因此达到高潮,作品的境界也因此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正是这份真挚的、热烈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使作品一直传颂至今。

三、结构之美

从结构上看,《春》大致可分为盼春、绘春以及颂春三个部分,为充分体现春天之美,作者以时间为序,逐步展现春天精彩的画面,使文章结构显得疏密有致,详略得当。盼春是作品的第一部分,也是文章的开篇,作者以简短但是富含情感的语句轻轻带过,迅速进入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绘春是作品的主体,为展现春天独特的魅力,作者依次描绘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不同画面相互独立,但又相互统一,始终以“春”为主线,徐徐展开,如同一幅水墨长卷,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精心营造的意境之中,充分感受到春日独有的魅力,以及作者心中对于春天强烈的热爱之情,对于美好青春的赞颂之意。除此之外,不同图景之间既相互并列,同时又相互交融,花与草,风与雨,人与自然,共同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春天里最靓丽的风景线,让人顿生如徜徉美景,如品尝美酒的感受。最后,作者采用三个比喻句,对春天进行热烈的赞颂,充分展示春天独特魅力的同时,收束全文,留下无穷遗韵,令人回味不已。无论是开篇盼春,还是描绘春景,抑或是赞颂青春,都是以春作为主体,文章结构水到渠成,从而带给读者极其强烈的审美感受。

纵观整篇作品,虽然只有寥寥数百字,但作者却精心地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第二部分,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此外,三个部分看似相互独立,实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始终以“春”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使得整篇文章在结构上首尾照应,浑然天成。

四、修辞之美

《春》的篇幅短小精悍,全文仅有六百余字,但作者在创作时却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复、夸张、对偶等。比如“山润朗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采用排比的手法,以三个结构相同的分句,来描绘春天到来之时,自然界出现的一系列变化。排比手法不仅体现了作者心中的兴奋与喜悦,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语势,而“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来描写太阳,使自然界事物拟人化,使太阳的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三个分句反复三次使用“起来”这一词语,进一步突出主题,使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更为鲜明,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节奏感。再比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将前后的语句连接起来,采用循环往复的方式来展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中“你”和“我”在上下语句当中反复出现,但是语序有所变化,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更为丰富;就另一个角度分析,作者还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你”“我”来指代果树,让人倍感亲切。再比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在这句话当中,作者连续运用了拟人、夸张等手法,前后相互配合,交替运用,生动地体现出鸟儿在春天里的种种情态,写得栩栩如生,多姿多彩。

不同修辞手法的交替使用,既增强了文章语言的张力,同时也使得作品文采斐然,意蕴丰赡,充分体现出修辞之美。

五、语言之美

在用词造句方面,作者也十分考究。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作者采用“偷偷”“钻”等词语,使小草得以人格化,不仅展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十分形象地表现出小草刚刚萌发的情态,让人油然生出憐惜之意,亲近之情。再比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作者以一个“不”字,一个“让”字,便生动地表现出春日里繁花似锦的热闹景象,在作者笔下,无论是“桃树”“杏树”,还是“梨树”,都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成为拥有自主意识的鲜活生命,谁都不愿落下,谁都想趁这大好春光,呈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再比如“青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不仅充分展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使其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再比如“花里带着甜味儿”,作者同时综合了味觉、嗅觉等两方面的体验,采用最自然,最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加深读者感受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作品语言的巨大魅力。

再比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在这句话当中,作者不仅使用了儿化韵,同时还使用了常见的口语,不仅描绘出野花遍地绽放的独特景象,而且使文章的语句显得格外鲜活,充分体现了散文清新自然的特色。再比如“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成天”原本是“整天”的意思,但作者并没有采用“整天”,而是运用更接近于方言的“成天”,既展现了春天里牧童们的活跃,又使得文章内容更富有生活气息;“嘹亮”一词既展现了笛声之清脆,也与鸟儿们“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相呼应,使得牧童的笛声与鸟儿的鸣声相互交织,给春日美景平添数分热闹,让原本静态的画面显得生气勃勃,引人入胜。

整篇作品虽然短小,但每一字每一句,都经过作者精心的锤炼,充分显示出作者在语言驾驭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是作品至今魅力不衰的重要原因。

总之,《春》是一篇精致的现代美文,文中处处都洋溢着美的情愫,精美的结构是整篇文章的骨架,而优美的语言则如同文章的血肉,秀美的景物如同文章的外衣,而纯美的感情则是文章的灵魂,典美的修辞如同点缀其间的珠玉,这五美相得益彰,是作品艺术审美价值的源泉。在学习作品的同时,认真品味文章之美,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作品,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有益于增强自己的语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

猜你喜欢

春雨小草文章
小草的烦恼
小草受伤了
牛小草的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春雨
小草也会疼
放屁文章
春雨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