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雍县骔岭煤矿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规划研究

2021-08-27林德洪

地下水 2021年4期
关键词:纳雍县规划区石漠化

林德洪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4地质大队/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贵州 遵义 563000)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内容,治理难度较大[1-3]。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影响范围较广,前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是十分必要的[4-5]。通过充分收集当地的发展规划,以及矿区的实际情况等资料,可指导后期生态修复工程的具体实施方向。结合骔岭煤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对生态修复规划进行研究。

项目规划区范围确定是根据16家煤矿矿界、采空影响区、矸石堆场,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地表水系河网特征等综合划定,一般规划区范围114 km2、重点规划区42 km2。矿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无序化开采、集散式开采和规模化开采。

1 矿区重点问题调查

为查明区内煤矿开采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采空区、老窑及小窑现状问题,地质灾害、景观破坏、石漠化、水体污染、水源枯竭、河沟淤积、植被损毁与退化、土地压占、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十大类生态环境问题。

1.1 地质灾害

1.2 景观破坏

面(点)状景观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表土体、岩体由于各种原因被剥离、崩塌造成岩石呈面(点)状祼露和现象,与周边的环境造成强烈视觉反差。带(线)状景观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表土体、岩体由于各种原因被剥离、崩塌造成岩石呈带(线)状祼露和现象,与周边环境造成强烈视觉反差。

1.3 石漠化现象

规划区内以碎屑岩为主,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有限。区内整体石漠化现状良好,无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规划区内以非石漠化土地和潜在石漠化土地为主,石漠化土地也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为主,零星分布于骔岭镇北部区域。

1.4 水体污染

1.4.1 生活污水

规划区涉及到的集镇有骔岭集镇、勺窝集镇,据调查,骔岭集镇原址产生的生活污水汇集于集镇以东的地表溪沟后直接排放进入苦里河支流中,踏勘时发现水体物理性质较差;骔岭镇现在的政府所在地河坝村一带的生活污水汇集于河坝村白坟脚的洼地,通过地表落水洞注入地下含水空间内,其水质呈黑色、微臭。据访,勺该窝镇集的常驻居民较少,产生的生活污水大多泼洒在地表慢慢下渗进入土壤中,一部分通过浅层管网收集后排放于集镇东南角的地表溪沟内,调查时水体微臭。

1.4.2 矿区污水

根据踏勘,区内关停或永久性关停的煤矿较多,存在矿坑废矿渣堆场,这些堆场在有降雨时均有滤液排出,形成矿山排水,无明显的排污现象;正常生产的煤矿大多经过污水处理站(厂)处理后再排放,少数几处存在废矿堆场渗滤液渗漏而产生的较为明显的排污现象。

1.5 水土流失

根据现场踏勘及收集资料分析,规划区内绝大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为轻微,少部分为轻度至中等,极少部分为水土流失重度及以上。重度以上的水土流失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分布集中的情况。规划区南部的小屯村附近河沟北岸;沿左家营—茅草山—雷打坡—大河沟一线;北部吊水岩水库西侧与南侧河流两岸的坡地处;规划区东北处河尾巴村河沟西侧的山坡处集中分布。其余地区仅零星分布少量中度-重度水土流失。

企业的经济管理是生产活动的模式,只有进行了管理,才能确保生产的顺利完成,部门企业由于内部管理者认识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导致企业的发展止步不前。要理解管理概念的含义,与时代的需求保持一致,确保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就目前来看,市场中比较流行的管理理念有两种,分别是战略管理模式和危机管理形式。战略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保证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全面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切实可行的;危机管理主要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实施创新管理,确保企业发展的平稳可靠。

2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规划

2.1 规划区城乡建设规划

2.1.1 骔岭镇城乡建设规划概况

骔岭镇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合理布局,把握特色化、产业化、城市化发展趋势,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工农业,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村镇结构体系(图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速形成以S307省道乡镇走廊和支柱产业带为主轴的战略布局,突出抓好培植“大走廊”,构筑“产业带”两大重点。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为原则,以创造文明、清新、优美、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宗旨,逐步把骔岭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功能突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乡村。

图1 骔岭镇城乡规划图

2.1.2 勺窝镇城乡建设规划概况

勺窝镇城乡建设规划以穿青民俗文化为内涵,打造“中国穿青文化第一乡”、“奇特勺窝、穿青之乡”的主题旅游形象,推进勺窝镇村联动建设为主线,构建以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村镇结构体系,以示范小城镇建设、景区建设及农业园区建设为支撑,以绿色生态为出发点,构建农业规模化、农业立体化、农业精品化、农旅一体化产业。将勺窝建设成为集生态、穿青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风格独特的生态绿色宜居小城镇,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空间布局(图2),打造成为合格的会展旅游型示范小城镇。

图2 勺窝镇城乡规划图

2.1.3 雍熙街道城乡建设规划概况

雍熙街道处于纳雍县城规划范围内,雍熙街道城乡建设规划已纳入纳雍县城市建设规划(图3)。纳雍县城市建设规划以纳雍县城为作为全县的政治文化、生活服务和经济中心,为周围乡镇提供中心服务职能;以县城为中心,依托县城对外交通主要的县道和省道形成主要的三条发展轴;以县城为经济辐射中心,以主要交通动脉为经济辐射轴的空间构架,通过点、辐射轴和网络扩散的“一心三轴、网络扩散”的空间布局,采取“北改南拓、南下东进”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强化城市的发展轴-新径路、发展大道、经五路,带动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周边地区及沿线农村区域整体发展。构建“三心、四轴、四点、四片“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煤电产业为依托,构建旅游服务型小城市。

图3 纳雍县城总体规划图

2.2 区域生态功能及主体功能定位

规划区位于乌江上游,为乌江上游干流三岔河及主要支流六冲河的上游补给区,煤矿资源丰富,骔岭镇、勺窝镇为纳雍县主要的煤矿资源集中开采区,是规划区主要支柱产业,同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突出区,为总体流域生态脆弱性较重区,流域单元生态重要性较高。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15年修编)》,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中将毕节市纳雍县划分为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归属“I-03-10黔中喀斯特土壤保持功能区”,在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中处于“(13)大娄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总体来说规划区土壤保持功能极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较重要。

2.3 生态系统类型与空间格局规划

2.3.1 生态系统类型规划

规划区内生态系统可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溪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七大类。城镇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无明显界线,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又穿插有森林生态系统、溪流生态系统等。因此,在进行生态系统类型划分时,多数可归为人工生态系统类型中一个大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区生态系统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其次是水生生态系统和城镇生态系统。

2.3.2 生态系统空间格局规划

规划区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穿插、交错,总体上具有从自然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到人工生态系统的过度关系,其中自然生态系统中主要包括规划区主要的珙桐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复合生态系统中主要为森林生态系统及农业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中主要为农业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

从流域水生态的角度,规划区为六冲河流域和阳长至鸭池河两大四级流域分水岭地区,区域南部地表水及地下水直接补给乌江干流三岔河流域,北面及东北经后河补给乌江支流六冲河,最终对长江水系进行补给,此建立规划区流域水生态空间,区域上规划区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与乌江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图4)。

图4 规划区流域水生态空关系示意图

2.4 生态环境修复布局规划

2.4.1 生态服务功能类型

根据规划区特点和主要生态功能表现形式,本次在供给服务、供给能源、调节服务、支撑服务五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能源供应、水源供应、农业生产、人居保障、水源涵养、珍稀动植物保护、生物栖息、原材料供应、水土保持、休闲娱乐十大方面,见表1所示。

表1 规划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

2.4.2 生态功能分区

按照生态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定位,结合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及服务功能以及现在保护区及城镇规划等划分依据,将规划区生态功能区初步划分为六个生态功能区,分述如下(见图5)。

图5 规划区生态功能分区图

(1)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区分为两个生态服务功能区:香车河土壤保持生产区(Ⅰ1)、坪箐土壤保持区(Ⅰ2);

(2)人居保障-农产品生产区分为骔岭农村人居保障区(Ⅱ1)和勺窝村镇人居保障区(Ⅱ2);

(3)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分为两个生态服务功能区:吊水岩水源涵养区(Ⅲ1)和雍熙生物多样性保护区(Ⅲ2)。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1)煤矿区在多年开采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采空区、老窑及小窑现状问题,地质灾害、景观破坏、石漠化、水体污染、水源枯竭、河沟淤积、植被损毁与退化、土地压占、土壤污染、水土流失。

(2)结合工程所在地区城乡规划布局,规划区生态系统主要包含7大类,并承担10大主要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考虑,将规划区划分为6个生态功能区。

3.2 建议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已经主要受到了重视。生态环境系统较为脆弱,在多年的开采过程中,矿区生态面临严重的问题,骔岭煤矿区也不例外。为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需要充分结合矿区所在地区的发展规划,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制度、法律等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

纳雍县规划区石漠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塞罕坝林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探讨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城市规划区内涵的演进及其多元化解构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纳雍县委离退局开展“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