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形对我国村落格局、形态等特征影响研究综述

2021-08-27李欢欢李红光

重庆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格局村落规模

李欢欢,李红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8)

0 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地势起伏大,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我国拥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不同地貌类型[1]。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村庄具有各异的特征。国内学者金其铭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农村聚落地理》一书中,探讨了不同地理环境对村落房屋型式、村落选址、聚落型式、聚落规模以及聚落分类等五个方面的影响,系统地阐述了聚落地理研究内容[2]。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深入研究地形因素对村落选址、布局、规模以及民居等特征的影响,对分区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归纳既往研究,总结地形与村落关系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地形对村落特征的影响,以期为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地形与村落关系研究现状

1.1 文献发表年份数据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来源,在高级搜索中选择句子搜索,选择同一段,输入地形、村落,文献类型选择为学术期刊,从中国知网设定的最早起始时间1915年1月1日起,截至2021年4月20日,通过阅读摘要和正文,去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最后得到1135篇文献。

根据图1,可将整个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13年之前):20世纪80年代起,金其铭等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农村聚落,探讨地理环境对聚落规模、选址、形态以及民居的影响[3]。该阶段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借助GIS、遥感、田野调查等不同的方法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地形环境下村落民居点的分布和演化特征[4]。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至2018年):地形与村落关系的研究发展迅速,包括地形对民居建筑、村落空间分布、村落公共空间、村落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旨在阐明地形对村落特征影响的内在机制,为村落的保护和活化更新提供理论参考。该阶段的研究方法也更为多样,增加了Voronoi图等[5]。提升阶段(2019年至2020年):2018年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地形与村落的相关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在以往基础上,增加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和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研究更为细致深入。

图1 地形与村落关系相关研究论文逐年发文量

1.2 发表期刊及研究对象所属地域分析

通过统计纳入1135篇文献的所属期刊,发现涉及地形对村落特征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在5篇以上的期刊共57家,论文数量为699篇,主要可分为地理学、建筑以及园林三类,在这三类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共571篇,占比81.7%,其余128篇分布于农业、室内设计等14家刊物上(图2),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特点。

图2 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发表期刊所属类别占比

对文献中研究村落所属省份进行总结分析,可发现目前地形对村落特征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貌类型丰富的省份,比如排在前三位的湖南省、山西省以及贵州省(图3)。此外,对研究对象所属行政区域进行具体分析,可发现研究对象包含省(湖南、山西等)、市(信阳、绵阳等)、县(泰安、东辽等)、镇(海棠、白沙等)、以及乡(珠溪、澄湖等),层次分明,涵盖丰富。

图3 研究对象所属省份分析

2 地形与村落关系研究主题分析

将所选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了地形影响村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分别是地形影响村落选址、村落格局、村落形态、村落规模、村落民居以及村落公共空间6个方向(图4)。从图中可见,地形对村落各个特征影响的研究并非独立开展,6个研究方向之间存在相互交叉。

图4 研究主题所包含文献韦恩图

2.1 村落选址

地形地貌是构成农村聚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农村聚落建设用地选择与内部活动组织的重要因素。农村聚落的面积相对较小,对其选址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形[6]。目前对地形因素与村落选址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从某一区域和具体地形两个视角展开,都表明了村落的选址具有低海拔、小坡度、向阳的特点(表1)。

2.2 村落格局

从既往研究可以看出,地形对村落格局影响的研究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某种地形下特定村落的格局特征,另一种则是研究某一区域内分布于不同地形下村落的格局差异(表1),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中国传统建造思想:在最平坦的区域开垦农田,次平坦区域营造房屋,地势起伏大的区域种植树木,从而形成最适合该区域的村落空间格局。

2.3 村落形态

在村落形态方面,学者主要探讨了位于高原、山地、丘陵及平原等不同地形区域下村落的形态特征(表1)。平原村落的形态多表现为团状或带状,丘陵地形的乡村聚落多表现为集聚型、松散团聚型和散居型三类,山地村落的形态主要以散点分布、线性分布、集合组团为主,高原村落形态随地形变化种类丰富,呈“一”字、“之”字、“井”字等。

2.4 村落规模

地形对村落规模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不同海拔、坡度、坡向下村落规模的大小及其时空演变(表1)。总体来看,海拔低、坡度小、起伏小的村落规模相对较大。村民趋于生活在适宜的坡度、坡向以及海拔高程上。

表1 地形对村落格局、形态、规模的影响归纳

地形对村落格局的影响具体地形同区域异地形位于四面环山的盆地中的东登村呈山林-梯田-村落-坝田-山林的格局[11];地势平坦的牌楼村呈山-水-田-居的整体格局[12];西南景迈山村落在山地的垂直方向形成了神山-神林-古茶林-传统村落-台地茶园-旱作耕地-水田-河流的村落布局[13]。黄土高原陕北清涧河流域河谷川地型村落呈山、林-村-水、田-山、林格局;坡麓台地型村落呈山、林、村-水、田-山、林格局;而梁顶坡地型村落呈水-山、林-村、田-山、林-水格局[14];青海河煌地区的川水区为“田-村-田-水-田”格局;浅山区为“山-草场/田-村-田-水”格局;脑山区为“山-草场-村-田-山”格局;高山地区为“山-草场-村-草场-山”格局[15]。地形对村落形态的影响高原村落山地村落丘陵村落平原村落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塬面型村落呈“井”字形态;梁塬型村落多呈现条形“树枝状”形态;沟坡型村落呈现“之”或者“Z”字形态;川道型村落呈现“一”字形态[16]。豫南大别山的西河村以西河为主线,以两侧山体为参考线,呈条带状分布[17]。镇江市丘陵村落与耕地相邻,边界模糊,呈现出小而稀疏的团聚或散点式形态[18]。村落形态呈团状分布的村落多选址于平原或盆地,其南北轴和东西轴纵横交错,围合居住建筑组团,呈现大致为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形态[19]。海拔彭水县保家镇村落规模具有强烈的海拔指向。海拔越低,村落数量越密集,规模越大;海拔越高,村落越分散,规模也相对变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小[20]。坡度山西省襄垣县大部分的村落都分布在坡度小于15°的区域内,坡度越小,村落分布越集中,规模越大[4]。坡向山东省村落的向阳性明显,阳坡的村落规模相对而言大于阴坡[8]。时空山地嵩县村落低地指向性随着时间变化趋于增强,南坡村落规模逐渐增大[21]。

2.5 村落建筑

村落建筑是当地居民与周围环境长时间磨合的成果,其建筑类型、朝向、平面形式、院落、入户空间等均依托山地、平原、丘陵等不同地形特征而修建。由表2可知,平原民居受地形影响相对较小,其民居相似度很高,多合院且院落格局相对方正和规整。山地、丘陵地区受地形的限制,民居平行或者垂直于等高线,多为“一”字形、“L”形,庭院开敞,形态不规则[7]。

2.6 村落公共空间

学者们把公共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地形对其选址、规模的影响,或者分析某一具体公共空间在不同地形下的形态等特征差异,其中街巷受地形影响较为明显,是研究的热点内容(表2)。平原村落的公共空间形状规整,面积和尺度较大,街巷肌理多为网格状,等级明显,交叉口呈“十”字型。山地丘陵村落的公共空间受到地形起伏的限制,形态不规则,面积和尺度较小,布局自由,但选址受限。其街巷多结合地形进行设置,采用坡道或者台阶来解决高差,等级不明显,交叉口常为“V”或“Y”型。

表2 地形对村落建筑、公共空间的影响归纳

3 地形与村落研究述评

通过对以上文献梳理、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地形对村落影响的研究在近些年来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研究成果数量迅猛增长。从研究内容上来来看,建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日趋明显,研究主题涵盖海拔、坡度、坡向、起伏度等不同地形评价指标对村落选址、规模、形态、民居、公共空间、布局等特征的影响,研究广度不断增加。研究对象涉及省、市、县、村以及流域,层次丰富。但当前研究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地形对村落特征影响的研究大多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但建筑学与地理学、数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相对较少,方法相对单一。应当加强多学科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技术和方法来分析、量化地形对村落特征的影响。此外,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相对缺乏,应当加强此类研究,让村民参与进来,发挥村民的地方知识优势,有助于探讨地形对村落选址、规模等特征时空演变的影响。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对村落选址、公共空间等特征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可为今后村落的改造规划提供针对性的宝贵意见。

(2)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缺乏土地资源、水环境等地形因素对村落选址的影响研究,以及山水等风水因素对村落布局的影响研究;缺乏对不同地形下村落形态、规模变化成因的探讨研究;缺乏不同地形下村落建筑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比较研究;缺乏不同地形下村落公共空间整体数量、形态等特征的系统研究。既应增加地形因素的丰富度研究,比如土地资源、坡度、起伏度等,又要加强地形对村落选址、规模、建筑等具体特征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深入挖掘其成因及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理论框架,这对今后不同地形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更新以及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3)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地形对村落选址、规模等特征影响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以某一区域或某个村落为研究对象,单纯分析该地形下村落的特征,而应当增加研究对象的种类,加强在山地、平原、丘陵等不同地形下村落之间特征的对比分析,以及相同地形下村落之间各种特征的对比分析,总结不同地形下村落选址、规模等特征的异同,以及相同地形下村落选址、规模等的最优方案,为今后各种地形下村落的规划与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格局村落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格局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小人物的大格局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