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 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1-08-27陈英歌薛海龙黄文斌井艳丽李敏昌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87医院神经内科陕西宝鸡721000
陈英歌 薛海龙 黄文斌 井艳丽 李敏昌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87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宝鸡 721000)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程较长,病患可出现眩晕、视物模糊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临床有研究指出,针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1-3]。但是对于该选择何种中西医药物临床研究不足。为提升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实验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以及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报告如下。
1 基线资料以及研究措施
1.1基线资料 选择本院接收的20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103例)以及实验组(103例)。常规组与实验组男性例数依次是56:58;女性例数依次是47:45;年龄平均值依次是(59.67±2.59)岁、(60.22±2.68)岁;病程平均值依次是(7.06±1.21)个月、(7.22±1.36)个月。将每组基线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可实施分组探讨研究。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研究措施 全部病患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予以常规组病患疏血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10100,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 mL/支)治疗,将6 mL疏血通注射液与250 mL0.9%氯化钠溶液充分融合后予以病患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予以实验组病患疏血通注射液以及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其中疏血通注射液生产厂家以及使用方法均与常规组相同,将10ug前列地尔注射液(国药准字H10980024,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ug/2 mL)与100 mL0.9%氯化钠溶液充分融合后予以病患静脉滴注治疗,每天一次。每组病患均持续用药14 d。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6]。
2 结 果
2.1比较每组病患治疗效果 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P<0.05)。见表1。
表1 每组病患治疗效果对比(%)
2.2比较用药前后每组病患血液流变学指标 用药后常规组病患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水平均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2。
表2 用药前后每组病患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n=103)
2.3比较用药前后每组病患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以及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 用药后常规组病患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以及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实验组(P<0.05)。见表3。
表3 用药前后每组病患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以及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对比(cm/s)
2.4比较每组病患不良反应总出现率 常规组与实验组病患不良反应总出现率依次是3.88%、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每组病患不良反应总出现率对比(%)
3 讨 论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临床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中老年人群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堵塞以及小动脉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有关,上述因素使得病患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量降低,出现脑组织受损表现,若不及时加以有效干预,会使病患脑组织受损程度逐渐加重,最终造成神经功能损伤[7-8]。因此,针对其发病机制采用相应干预措施,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患,治疗措施需注重抗血小板以及改善微循环等。在李维根[9]的研究中,其对4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患采用前列地尔以及疏血通治疗,经治疗后病患总有效率是92.00%。因此其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患进行前列地尔以及疏血通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依次是97.09%、85.44%;用药后实验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以及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用药后实验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以及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常规组。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较少,且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效果。
综上,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病患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以及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可改善病患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血液正常循环,提升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